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编号:13395766
林兰: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开拓者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52期
     她把一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内分泌科的发展上,首创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

    林兰在出门诊(左)。

    林兰,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务院具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中医内分泌学领域,林兰从医50年余,临床经验丰富,造诣深厚。先后研制了“降糖甲片”“渴乐宁胶囊”“芪蛭降糖胶囊”“渴络欣胶囊”等中药新药制剂,均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其中“渴乐宁胶囊”与“芪蛭降糖胶囊”入选国家医保目录,均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糖心平胶囊”“甲亢宁胶囊”“芪蛭降糖胶囊”“渴络欣胶囊”等四项均获得国家专利。“糖心平胶囊”“甲亢宁胶囊”“降糖通脉宁胶囊”等作为院内制剂在临床应用数十年,受到海内外患者的欢迎和信赖。
, 百拇医药
    先后担任国家“九五”、“十五”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多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部级)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等5项。创建了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最早被纳入原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组织编写的《糖尿病(消渴病)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沿用至今。

    医者仁心,忘我工作,做患者健康守护者

    1963年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后,林兰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先后从事心血管科、糖尿病科(内分泌科前身)诊疗工作。上世纪70-80年代初,在医护人员紧缺的现实情况下,林兰几乎每天都待在病房,细心询问患者病情、收集四诊信息,仔细查看患者的每一份检验报告。家和医院两点一线,几乎就是林兰工作和生活的全部,甚至周末也不休息,坚持到病房巡视、查看病人。

, 百拇医药     1976年,广安门医院因培养人才需要,林兰被派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心血管科进修。初到心血管科,林兰就卯足了一股劲,一定要学好、学深、学透。为此,林兰主动要求多管病人、管重病人,遇到疑难问题就请教、碰到不懂的就翻书。经过勤奋学习和临床实践,其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大提升。其进步之快,赢得带教老师和科室领导的肯定和赞许。

    应学科发展之需,肩担重任,赴协和进修

    上世纪70年代末,广安门医院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面对患者需求,迫切需要专业医师。为适应新的形势、也为未来成立新学科储备人才,林兰于1978年被派到北京协和医院内分科进修学习。林兰深知自己内分泌知识薄弱,暗下决心要以百倍的努力好好学习,决不辜负党的培养和医院的信任。

    进修期间,她每天早起晚归,勤奋刻苦,虚心向科里同事、老师们学习。并有幸得到时任科主任池芝盛教授的指导。不仅系统学习了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同时见到许多疑难病种如垂体瘤、柯兴氏病、巨人症、侏儒症、胰岛细胞瘤等等,使自己在理论知识、临床业务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提高。还有幸加入池芝盛的教学研究小组,参与了《糖尿病防治知识100问》书籍的编写。
, 百拇医药
    因学习和工作表现突出,池芝盛破例安排林兰到内分泌实验室学习。从洗刷实验器皿开始,到跟随实验室老师学习胰岛功能、甲状腺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等专科检查项目的操作流程和原理,收获颇多。

    得益于这次进修学习,无论在临床业务、理论知识,还是科研思维和能力提升等方面,林兰都有了较大进步,这对她后来养成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学术风格产生了极大影响。并第一次在心底里萌生了要创建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及糖尿病实验室的想法。

    坚守初心,开拓实践,创建国内首家中医糖尿病专科

    1980年,林兰从协和医院进修结束回到广安门医院,在当时科主任张鸿恩教授带领下,紧锣密鼓筹建中医糖尿病科。这也是当时国内第一家中医糖尿病专科。为更好地对糖尿病新发人群、疑似人群进行诊断和分型,林兰利用在协和医院所学首次开展胰岛功能、胰高血糖素等项目检测,为糖尿病临床诊疗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撑。
, 百拇医药
    由于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极其匮乏,林兰在为患者测定胰岛功能的同时,还择时为患者及家属举办糖尿病健康教育课堂,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每次患者多达100余人、每次讲3个多小时,如此状态一直坚持22年,从未间断。

    林兰首建中医糖尿病科、首次在中医院开展胰岛功能等专科检查、开展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课堂。在当时条件下,在全国范围内是开了先河、绝无仅有。原卫生部有关领导对此也表示极大关注和重视,鼓励广安门医院继续发展好中医糖尿病专科,努力发掘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并决定给予资金支持以筹建中医糖尿病实验室。该实验室后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糖尿病三级实验室,也是当时中医界唯一的糖尿病重点实验室。这为后来全国的中医院开设糖尿病专科,提供了可借鉴的成熟样板和示范。

    历经40年来的不断发展、壮大,当时的中医糖尿病科目前已成长为国家中医内分泌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国家中医内分泌区域(华北区)诊疗中心。内分泌科还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内分泌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分会以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与代谢病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历经多年的发展,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的学术影响力一直处在全国领先地位。
, 百拇医药
    林兰的学生、广安门医院科研处处长魏军平说:“林老师把一身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内分泌科的发展上,如同哺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可见林兰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执着,以及对糖尿病及内分泌学科发展的关注。

    传承创新,创立中医治疗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

    林兰将所学全部投入到糖尿病防治临床实践中,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创立了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并制定了有关诊疗方案及辨证论治规范。基于宏观辨证和微观检测相结合,她归纳出糖尿病分为3个阶段:糖尿病早期,证型多属于“阴虚热盛型”,表现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年龄较轻,病程较短、并发症少而轻;糖尿病中期,证型多属于“气阴两虚型”,表现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年龄对较大,病程较长、并发症多而轻;糖尿病后期,证型多属“阴阳两虚型”,表现为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年龄大,病程长、并发症多而重。三型演变符合现代医学将糖尿病分为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β细胞功能衰竭的规律。1986年,“三型辨证”理论被国家卫生部药品监督局写入《新药(中药)糖尿病(消渴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沿用至今,得到行业专家认可。
, 百拇医药
    她倡导益气养阴为防治糖尿病的基本法则,据此研制了国内第一个防治糖尿病中药新药“降糖甲片”。提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主要方法,先后研制了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降糖通脉宁”“糖心平”“糖微康”。通过对糖尿病肾、心、眼、脑、下肢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进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中医药能逆转早期微血管病变,延缓各种血管并发症发生和发展。

    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倪青也是林兰的学生,他说:“林兰老师是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其首创的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从创立之初到现在,一直是广大中医内分泌医师从事临床和科研的基本理论遵循。”

    一生辛勤耕耘,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

    林兰是广安门医院最早开始培养研究生的导师之一。至今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1名、硕士研究生20名(含2名韩国留学生)、博士后8名。很多学生已成长为中坚和骨干力量,活跃在中医药临床和科研一线。有的已走上医疗管理和领导岗位,继续为中医内分泌防治事业、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做贡献。

    笔耕不辍,著作等身。70岁以后,林兰仍坚持著书立作,亲力亲为,一丝不苟,亲自在电脑上完成对著作的润色、修改。主编《糖尿病中西医结合论治》《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现代中医糖尿病学》《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进展》等专著,编著《临床中药学》《糖尿病证治研究》等6部。在核心杂志发表医学论文计80余篇。

    如今,林兰已80高龄,依然心系中医药糖尿病防治事业。她始终把为患者诊病作为工作的最大动力和乐趣,用实际行动坚守为百姓健康服务的初心,践行一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天职。(陈计智 倪青 魏军平 陈世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