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第一届国医大师
编号:13395924
世代业医誉杏林 与时俱进拓新域 ——深切缅怀首届国医大师王绵之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60期
     首届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绵之(1923—2009),创建和发展了方剂学科,组方防治太空病的中药太空养心丸,为中医走向世界,助力航天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年是王绵之逝世10周年,谨以此文表达怀念。

    幼承庭训 深耕方剂

    王绵之1923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一个中医世家,父亲王蕴宽是南通地区家喻户晓的名医,从小耳濡目染使王绵之酷爱中医,有志继承家学。他15岁开始随父识药辨病,背诵汤头本草,研读中医典籍,积累了丰富扎实的中医药基础。1942年,王绵之正式悬壶乡里;195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后留校任教并筹建方剂教研组;1957年受卫生部中医司奉调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担任方剂教研室主任。

    1956年,王绵之将盛誉国内外的中成药“王氏保赤丸”秘方献给政府,并向药厂亲授工艺,担任监制,对药材选用、加工炮制等严格把关,使“王氏保赤丸”的社会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成为国内外甚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传统中药名牌产品。
, http://www.100md.com
    王绵之在长期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形成系统的中医方剂学理论体系,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方剂学科的建立,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沟通中医和中药,为中医院校教育培养人才开创了新途径。北京中医药大学对于他的评语是:“对于中医方剂学科的构建和发展居功至伟,成为现代中医药学科体系的重要支柱;在教学上,浸淫历朝经典,融会当代新知,纵横捭阖,通达古今,精思明辨,自成一家。”

    教书育人 提携后学

    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方剂学教材的编写、修订和审阅,到方剂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建立和建设,为全国方剂师资高硏班的授课,无不倾注了王绵之的大量心血,他集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中医方剂教学法。他治学严谨,在教学中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传统知识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既注重教育的规律,又突出中医教育的特色。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先后指导培养36名中医药博士、硕士,60余名大学方剂讲师、教授及高级医师,可谓桃李满天下,皆是栋梁才。“上承先哲医粹,下启后学津梁”,耐得清贫,耐得寂寞,一门心思搞研究做学问的王绵之受到学生们的敬重和爱戴。
, http://www.100md.com
    1981年,我有幸参加北京中医学院举办的、由王绵之担任班主任的全国方剂高师研究班。温文尔雅的王绵之,身上散发着浓厚的文人气质,说话不紧不慢,总是露出微笑,显得平易近人。他声音洪亮,讲起课来精神十足,讲到尽情处总要联系一些相关病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王绵之不仅治学认真,做人做事更是严谨。记得在1981年国庆节后,王绵之特邀江西万友生教授、成都凌一揆教授为我们做专题学术报告。那天,王绵之一改旧装,身着墨黑色中山装,正襟端坐在讲台右侧,聚精会神地听两位先生的演讲。后来王绵之和我们谈及此亊,他说这样做是对他人的尊重。王绵之对同仁是这样,对患者也是这样。2001年,我带一位轻微脑瘫患儿去找王绵之诊治,带了些家乡土特产,结果挨了他的批评。他说,患者因病致贫已经很痛苦,不应该再给他添负担。

    王绵之对学生们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记得1982年元旦,他兴高采烈地到我们宿舍说:“今晚我请客,咱们欢度新年,共享京城名食涮羊肉。”他拿来羊肉和火锅,师生以茶代酒,谈笑风生,辞旧迎新,如今回忆起来仍觉是一件难得的幸事。
, http://www.100md.com
    技誉神州 助力航天

    王绵之出生于中医世家,敏悟好学,从医七十载,医术精湛,对历代各家学派的学术经验融会贯通,在长期临床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

    王绵之临证主张“中医为体,西医为用”,擅长于方剂的灵活变通,古方新用,治疗急性传染病及内、妇、儿科疑难重症的验案很多。

    王绵之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赴海外进行学术交流的我国中医界代表之一,他先后应邀岀访日本、新加坡、泰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为元首和重症患者诊治,或进行医学考察,或作学术演讲,其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医名远播异域,为传播中医药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2005年起,王绵之应邀参加了航天员的医监医保工作,为神五、神六航天员把脉开方,疗效很好。到神七时,王绵之已研制出中成药“太空养心丸”。“太空养心丸”含数十种中药材,专门用于太空中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遇到的不适,对宇航员有很好的调治、保健作用。
, http://www.100md.com
    王绵之将中医药首次运用于太空宇航员的保健,经医学检验,中国宇航员的健康状态最佳,证明中医药确实起到了为宇航员的健康保驾护航的作用。正如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给王绵之的信中所言:“多年来,您一直默默地支持我们的工作,为我国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员医监医保作出了重要贡献,您将中医应用于载人航天,为中国传统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回首王绵之半个多世纪的从医之路,恰如他挥毫而就的《八十抒怀》诗所言:“幼承家学读岐黄,天生傲骨气不狂,禅参三指终有得,风雨十年幸无伤,辨证论治融新说,圆机活法有奇方,悬壶济世乃天职,但愿人人寿而康。”王绵之老师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患者所传诵,为中医学子所敬重,诚为“大医”。

    我要牢记王绵之老师的教导,以“对待中医要钻进去,跳出来,不断临证,始终在悟字上下功夫”为座右铭,锐意求新,在医学的道路上攀登不息。(韩仲成), 百拇医药(韩仲成 山西省保德县中医院)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第一届国医大师 > 王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