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783504
斤斤计较反而失去更多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29日 生命时报 2019.10.29
     源于精神匮乏 价值遭受质疑

    斤斤计较反而失去更多

    受访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胡 梅

    本报记者 李 爽

    关于“吃亏是福”的典故很多,其中有一个是讲郑板桥在潍县(今山东潍坊)任知县时,其堂弟为了祖传的一段墙基与邻里发生争执,写信与郑板桥,要他帮忙打赢这个官司。他当即引用诗句回复堂弟:“两家相争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其后,他又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字。

    郑板桥还为“吃亏是福”做了注释: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即盈满则亏,而亏损的时候,也是盈利的机会渐渐积聚的时候。如果不患得患失,就能看到福祸和盈亏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事物的负面都有正面的意义,心情安定平和,那幸福和平静也就在眼前了。
, 百拇医药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胡梅介绍,真正能感受和认同“吃亏是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通常,人们并不愿意吃亏。“公平理论”认为,人在群体中会不自觉地衡量自己的产出和收入,避免长期收入减少。但偶尔的、小量的“失去”,有时可能换来人际关系和安心,人们会做一些平衡。但有些人时时都担心自己吃亏,不允许别人占自己一点便宜,甚至会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胡梅分析,这类过度自私、惧怕吃亏的心理有四种原因:

    1.“贫穷情结”,即曾经的物质缺乏导致精神匮乏而斤斤计较,比如到一些展会上去拿所有能得到的免费赠品 。“贫穷情结”是一种内心体验,与外在物质的丰富度没有关系。许多一夜暴富的人,内在的贫穷感并没有随着金钱的增加而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依然是所有便宜都想占。

    2.有些没经历过物质贫穷的人,由于在童年缺乏爱或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安全感等,在心理层面受了“穷”,会想抓住更多的外物来填补,这是典型的代偿心理防御机制。

    3.还有一类人是“有样学样”,因为父母总是用各种方式贪小便宜、爱计较,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逐渐养成了不愿吃亏甚至总贪便宜的习惯。
, http://www.100md.com
    4.不合理认知也是怕吃亏的常见原因。“理性情绪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和情绪都来源于对事件的认知,不合理的认知会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如果一个人认为“吃亏一定是坏事”,那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和态度就会是想尽办法不吃亏;相反,如果认为“吃亏不一定是坏事”时,人们的行为和态度就会变得积极和宽容。

    斤斤计较、锱铢必究可能会让人失去更多。许多人因为怕吃亏,只看到眼前利益,错过了更大的机会和发展。而不怕吃亏,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有句话叫做“吃小亏占大便宜”,就是你在当下吃了点亏,周围的人会产生两种想法:一是认为你在这件事情上做了让步,肯稍微损失自己的利益,欣赏你识大体便更愿意与你交往;二是认为你善于思考和做事,因此更愿意将其他的事情交给你。无论是哪种想法,都是在肯定你的价值。比如你在生活中帮朋友去做些有挑战的事,不仅提升自己,也能让周围的人看到你的能力,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赞赏,以后他们也更愿意帮助你。

    在吃亏后,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情,郑板桥也提醒了世人,即“难得糊涂”,其注释为“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