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更多评论
编号:13783500
在线教育需要拉回正轨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日 生命时报 2019.11.01
     在线教育,又立规矩。不久前,教育部、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意见,引导和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APP)有序健康发展。意见提出将建立健全教育APP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形成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初步建成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这是国家层面发布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覆盖了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APP。

    随着在线教育的不断发展,各类教育APP纷纷走进中小学校园。然而,部分教育APP在资质、内容和收费等方面缺乏监管,甚至一些不正规的教辅工具改头换面在线上“重出江湖”,让传播知识信息、激发学习兴趣的应用体验变了味。总结来看,教育APP的问题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内容不过关。有的教学内容跟进不够快,网络课堂千篇一律没特点,习题答案常出错;有的掺杂游戏广告和低俗内容,甚至推送文章公然涉黄。优质内容缺乏,将直接导致家长对线上智能化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仅会影响孩子接触新型学习方式,还会对其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二是收费不合理。部分教育APP打着“知识付费”的旗号,公然在收费项目上玩猫腻。此前就出现过有的APP签到和学习卡要充值,内购项目太多,改错题要用体力值,体力值用完得充会员或买体力卡才能继续改错。这种不合理的“暗箱收费”,已经涉嫌侵害用户的经济利益。三是安装靠强制。原本更应突出个性化的教育APP,在某些学校却成了课堂的“必备套餐”,甚至与教师职称考评挂上钩。这些强制使用的APP并不一定适合不同学生的情况,也就难以优化学习过程、保证学校效果。

    变味儿的教育APP困扰学生、家长甚至老师,已经成了学与教两条路上的绊脚石。此次八部门拿出意见,正是瞄准病灶靶向治疗,把教育APP拉回发展正轨。

    首先,明确定位,优化内容。意见界定了教育APP要以教育、学习为主要应用场景,服务于学校教学与管理、学生学习与生活以及家校互动。在内容上,既要恪守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的底线,又要体现素质教育导向。这意味着,教育APP要“吸粉”还是重在内容,只有靠信息优良、形式新颖,才能切实提升学习效果,最终留住用户口碑。

    再有,规范收费,并强调安装的自愿性。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APP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这就给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了醒,在选用教育APP时要充分征求师生、家长意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自行决定是否使用。只有提升针对性,才能确保个性化,让每个孩子都能从“订制学习”中受益。

    各地在落实意见过程中,要强化监管,对学习类APP可采用省级审查的形式,一次审查、全省通用。同时,可建立教育APP黑白名单查询、政策发布、产品申报、投诉举报的方式和渠道,便利学生监督、学校选用。▲, http://www.100md.com(商 \u65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