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784350
抗疫持久战,心态不能松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3日 生命时报 2020.03.13
     v负面信息接受太多 内心麻木焦虑下降

    抗疫持久战,心态不能松

    受访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郑 莉 麦舜翩

    本报记者 李 爽

    新冠疫情使武汉这个重灾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武汉人民是否会出现情绪问题如严重的焦虑、恐慌,是人们很关心的话题。但之前一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显示,在1月25日至1月29日期间,虽然确诊病例数一直上升,民众的恐慌情绪却在下降,平静情绪在上升。国外的韩国、意大利、日本也有类似现象,在确诊病例数持续增加的时候,全世界都为他们担忧、着急,但当地民众或领导人却出奇“淡定”。2003年SARS亦曾有研究发现,北京市民众对非典的焦虑远低于重庆民众的水平。

    为什么疫情越严重人们却越淡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郑莉介绍,这可能是出现了“台风眼效应”。在气象学中,由于台风眼外围的空气旋转剧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外面的空气不易进入台风的中心区内,因此台风眼区域的空气几乎是不旋转的,风力很微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纾研究组在汶川地震的研究中曾发现,在时间维度上,灾难发生初期人们的情绪更为焦虑,而在灾难高峰期人们心理趋于平静;在空间维度上,越接近高风险地点的人们心理越平静。心理学家将此现象称为“台风眼效应”。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麦舜翩认为,台风眼效应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认知失衡。身处于重灾区的人们,如果认为疫情很严重,就意味着要承认自己受到了生存危险,这会带来强烈的焦虑。出于自我保护,人们有可能降低对危险的认知,避免心理失衡。所以疫情严重地区的人有可能“被迫乐观”,既然暂时无法逃离现状,那就以良好的心态去接纳并面对。而疫情没那么严重的地区,由于生命危险并不“真正在眼前”,所以他们不必自欺欺人,而会更关注负面、威胁性的消息,导致出现过度焦虑或恐慌的情况。

    心理适应。身处重灾区的人们有更多机会直接目睹新闻事件的发生,也会接收更多真实的一线信息。当一个事情反复出现,人们就会慢慢适应,焦虑水平下降甚至放松警惕。与“台风眼”地区人民相对的是“边缘地带”效应,即处于台风边缘的人们,看不清灾难的全貌,就更急迫地想去了解更多信息和知识,以便做好准备来防范。

    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影响有利有弊。好的方面是让灾难中心区域的人们更淡定,避免恐慌带来的不理智行为;坏的方面是有可能催生麻痹大意,让人们不够重视眼下的风险。郑莉提到,通过台风眼效应,我们可以推测出哪些地区的民众更容易受到影响,从而采取重点粉碎谣言等措施;这个效应也能帮助一些机构更好地应对危机事件,如疫情中心的人们亟需的可能不仅是心理疏导,更重要的是不断强调防控措施的重要性;而周边地区的人们可能更需要心理疏导来缓解焦虑和恐慌。▲,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