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更多评论
编号:13784145
诱骗学生钱财,必须严打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27日 生命时报 2020.03.27
     浙江一名学生在上网课时开了小差,被骗走17万多元;福建一名学生不仅被骗光了压岁钱,还刷掉父亲16万多元;河北一名学生被骗子诱导多次转账,共计被骗8900元……据媒体报道,近日全国多地频发中小学生在家上网课时被骗钱财的情况,涉案金额少则几百元,多则十几万,造成不良影响。

    疫情期间,各地出于教育实际需要,开展“停课不停学”的网课教学工作。这本是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一种选择,也便利了教师和学生。但网课教学的确让学生有了更多时间和机会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这也让一些骗子有了可乘之机。

    细看多个案例,不法分子骗取学生钱财的套路基本都是充值能返利、扫码领红包、得免费手机、刷单有奖励等,而诈骗过程也基本是骗取信任、设置诱饵、实施诈骗三步走。除了被骗以外,也有一些中小学生通过打赏直播平台主播、购买游戏虚拟装备等行为,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花掉大量钱财。

    这也着实给我们提了个醒。学生,尤其是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年龄尚小、社会经验缺乏、自控力相对较弱,难以鉴别骗局,较易上当受骗。各地应及早重视起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保护。学网课很重要,因为学的是科学文化知识,但除此之外,防骗意识的常识课也要学,还要时时学、用心学。

    一方面,我们要有针对性地严厉查处诱骗中小学生钱财的行为。事后追责需尽力,学生和家长如发现被骗,应及时报警,警方也要从快从严调查,依法严厉查处此类违法行为,真抓严打,让不法分子“不敢骗”;如果有可能,还应利用好技术手段,加强前期的管控和预防,堵住漏洞,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进一步围堵他们的侥幸心理,让他们“不好施骗”。

    另一方面,学校和家长也要做好相关教育工作。学校可以经常开展预防网络诈骗等相关知识的教学,疫情期间也可通过网课或其他新媒体形式进行宣传,及时把疫情期间网络诈骗的新案例梳理、汇总,警示学生增强警惕,做到科学上网上课。

    家长作为监护人,还要做好手机支付安全措施,比如对支付密码保密、及时检查账户资金是否有异常变动等,以防孩子不慎操作导致钱财损失。更重要的是,需要学会跟孩子沟通:当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必须使用电子设备学习时,家长要尽可能抽时间陪同、监督;而年纪相对较大的孩子,除了简单灌输其不给陌生人转账、不点击不明来历的链接外,家长也要“授之以渔”,比如当上网课时遇到一些可疑的信息和链接时,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甄别、怎么处理,逐步提高他们的网络防范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此外,如何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如何让他们有节制地上网,这些都应该思考并体现在平时教育中。▲, 百拇医药(燕 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