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专题 > 热点 > 新冠肺炎
编号:13467117
中医抗疫要注意:宁神气,慎起居,良好睡眠保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242期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国人民团结协作、积极配合下已经得到有效控制。COVID-19疫情发生后,不少人产生应激反应,出现心理、睡眠等问题。一方面,作为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公安民警等一线人员,持续作战,长期加班导致人的睡眠质量明显下降,甚至不得不依靠安定药物维持;而居家隔离的普通民众频繁地使用手机,出现疑病情绪;又或者因为担心患病亲属紧张焦虑,夜不能眠;又或过度放纵,昼夜颠倒,导致睡眠时间过长,节律紊乱。中医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的说法,《黄帝内经》也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睡眠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免疫力,也帮助我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内外刺激的能动反应,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有益身心健康。但七情太过,可伤神,伤脏,伤气,伤形,导致气机失常,脏腑紊乱,引起失眠、健忘等疾病。而失眠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也可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导致。据不完全统计,新冠肺炎患者失眠发生率高达71.2%。现针对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提出一些自我调摄的建议,旨在帮助大家平稳度过这个时期。
, 百拇医药
    处变不惊,婉然从物

    《素问·举痛论》言:“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疫情期间最常见的情志异常表现是恐惧、悲伤、忧虑。肾在志为恐,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这些不良情绪长期无法宣泄会导致肝气上逆,肾气下陷,脾气不运。心、肝、肾三脏相生相克,最终会导致心肝火旺,心肾不交,出现失眠、烦躁、易怒的表现;脾虚不运进一步加重可导致心脾两虚,出现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表现。面对不良情绪的干扰,我们需要积极地自我干预。《灵枢·通天》言:“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婉然从物要求我们面对疫情应当心安意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应外物,沉着应对。

    通过中医心理治疗干预,包括情志相胜法、移情易性法、顺情从欲法等,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不良情绪。当情绪低落时,通过听欢快音乐,观看喜剧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以喜胜悲;或者进行精神转移,积极调整认知,与家人朋友聊天,或者选择阅读、书法、游戏等活动放松;或者从他人得到理解和鼓励,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满足心理需求,获得肯定和认同,建立面对生活的自信。当出现持续性心理应激障碍时,应该在心理医生帮助下进行专业治疗。
, 百拇医药
    胃不和则卧不安

    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健康饮食。当人在进食中,会让情绪放松,并产生欣快感。而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失眠,即中医所言“胃不和则卧不安”。近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就发现一种3型先天淋巴样细胞(ILC3),负责保持肠道健康。而负责调节昼夜节律的时钟基因在这些细胞中非常活跃。他们还指出,针对生物钟的基因可以影响免疫细胞,并有助于抵消与肠道疾病相关的睡眠不规律的负面影响。

    维持健康饮食需要做到全面均衡,饮食规律。《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日常饮食应当保证瓜果蔬菜、肉蛋米面均衡摄入,不偏食偏嗜。同时,要饮食规律,定时就餐,避免饥饱失调。当前惊蛰已过,“春三月,此谓发陈”,饮食中可以顺应春季肝升发之特性,吃春菜,蒸春饼。李时珍曾言“韭乃肝之菜”,韭菜能温肾助阳,健脾养胃,适当食用,大有裨益。最后,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食用大枣、龙眼肉、枸杞、茯苓、小麦、核桃、莲子、山药等有助眠的作用。推荐几款常用食疗方如下:①百合粥,干百合30g、粳米60g、红枣10个,煮粥食用,可润肺止咳,养心安神。②枸杞山药粥,枸杞20g,山药20g,粳米100g,煮粥食用,可补脾益肾,养心安神。③莲子桂花汤,莲子120g,桂花20g,冰糖100g,煎汤,早晚服用,能够补益心脾,养心安神。
, 百拇医药
    无失天信,无逆气宜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言:“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即告诉我们不要违背气候常识,六气变化,要顺势而为,这也体现了中医“因时制宜”的思想。人与天气相应,顺应自然、作息规律是健康的前提。其中,三因制宜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告诉我们针对身体出现的异常反应,应当根据个人体质、当地气候特点等进行个性化治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如春季多风,夏季多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治疗方法截然不同。清代医家张志聪云:“治病之法,各有异同。五方之民,居处衣食,受病治疗,各有所宜。”不同地区、不同饮食习惯的人,采用的药物、针灸、推拿、导引等方法也有差异。非药物疗法易于操作,便捷有效,适合疫情期间使用,现推荐部分以供参考。

    按摩疗法:头部穴位可采用一指禅推法、揉法、抹法、按法、扫散法、拿法;腹部多采用摩法、按法、揉法;背部可沿脊柱两侧滚、揉或直擦、横擦,重点揉按背俞穴;四肢穴位多用按、揉手法。可以自己或是他人按摩印堂、攒竹、太阳、安眠、率谷、内关、神门、三阴交、申脉等穴位,以舒通经脉、缓急止痛,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睡眠。按摩时力量适度,以痛为标准,有压痛点可以增加按压时间,平均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
, http://www.100md.com
    芳香疗法:助眠香囊选用薰衣草120g,小茉莉花100g,柏子仁100g,远志100g,晒干捣碎后,分装放入香囊中,随身佩戴。助眠药枕选用夜交藤200g,合欢花60g,玫瑰花60g,研末装袋,放置枕内;或取粉碎成砂的磁石1000g装袋,置于枕内,可以镇静催眠。助眠精油选择3滴薰衣草加3滴佛手柑,或3滴广藿香加3滴檀香,或3滴薰衣草加3滴岩兰草,加入水中,沐浴泡澡,或熏蒸。

    敷贴疗法:①交芷膏:夜交藤15g,白芷12g,败酱草10g,调制后贴敷于太阳穴、神门、涌泉穴,次日清晨取下。②灵脂参归膏:五灵脂10g,川芎、当归、丹参各15g,冰片1g,凡士林适量,调制后敷于双侧涌泉穴,次日清晨取下。③六味安神膏:丹参、白芍、夜交藤各15g,朱砂8g,酸枣仁、远志各10g。调制后贴敷于神阙穴,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足浴疗法:①吴茱萸40g,米醋适量。吴茱萸煎汁,加入温水,再加米醋,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1次。②磁石60g,菊花20g,黄芩15g,夜交藤30g,纱布裹好水煮50分钟,待水温合适后泡脚。③丹参20g,远志20g,石菖蒲20g,珍珠母30g,酸枣仁(打碎)20g,黄连10g,白芍20g,纱布包裹煎煮待水温合适浸泡30分钟。泡脚要避免过饱或过饥,防止出现头晕不适等情况。以感觉微微出汗为宜,防止水分丢失过多。
, http://www.100md.com
    静以养神,动以养形

    《庄子·刻意》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己矣。”运动养生一直被认为是健身、防病的重要方式,古人创造的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六字诀等传统养生功法一直沿用至今。《吕氏春秋》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更进一步强调适度锻炼,可使气血流通,百脉流畅,形神兼养,阴平阳秘。现推荐部分养生功法参考。

    太极拳:作为传统功法代表,借助太极图“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互为其根,此消彼长”之义,动作连绵起伏,圆活连贯,运以周身,变幻无穷,内可流通气血、调和营卫,外可活动筋骨,舒展四肢。推荐初学者学习24式太极拳,动作简单,招式易学。锻炼循序渐进,每次半小时为宜,每周3~5次。

    八段锦:松紧结合,张弛有度。此功法分为立功、坐功两部分,行动不便者推荐坐式八段锦,其余推荐站式八段锦。经常锻炼可以调和阴阳,通理三焦,和畅气血,充实五脏。由于此法动作简单,因此男、女、老、少皆宜。运动强度自行掌握,建议每次以微微出汗为宜,每次半小时,每周3~5次。

    五禽戏:由华佗编创,包括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五种仿生导引术,动作柔和。功法包括起势、收功共12个动作。虽然动作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掌握。锻炼时要因人而异,中老年人根据自身状态量力而行,包括动作的速度、幅度、时间、次数等都要严格把握。以练功后感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肌肉略酸胀,不妨碍正常生活为原则。

    综上所述,在疫情防控期间,保持平稳情绪,重视饮食起居,适度体育锻炼,维持良好睡眠对于健康至关重要。此刻,春天已至,莺飞草长,疫情终将过去,生活一定更加美好。(王平), 百拇医药(王平 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