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走进医学
编号:13467894
人类与人畜共患病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日 科普时报
    

    美洲犰狳是麻风病菌的携带者,十分危险。彭霄鹏 摄

    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

    在自然界,很多野生动物都携带多种人畜共患病毒,这些病毒一般不会影响宿主自身的生长发育,也不会引起疾病,但传播到人类就可能形成重大疾病,从而带来灾难。

    哪些常见的动物可携带病毒

    1. 野猪。野猪由于生活在大自然,环境复杂,造成自身携带的病毒很多,例如可引起人畜共患病的多种蜱虫种类,可传播回归热、Q热和出血热的病毒。野猪体内还携带众多寄生虫,包括蛔虫、线虫、人体旋毛虫等。曾经部分国家和区域发生的猪瘟疫,就是野猪经常携带的病毒传染到家猪,引发的大规模疾病。这种病毒性的传染,又是很危险的人畜共患病,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警惕。
, http://www.100md.com
    2. 蛇类。很多蛇携带病菌,如沙门氏菌,有的能引起胃肠炎。当蛇类被人们吃下后,沙门氏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再通过淋巴进入血中。随后机体开始反抗,肠道和血中的沙门氏菌被机体的免疫卫士破坏,释放出大量内毒素,使人体出现中毒症状。

    3. 刺猬。野生刺猬携带众多寄生虫,包括裂头蚴、芽囊原虫等,传染到人类,可引起疾病,严重损伤人的眼睛、皮下组织、大脑等器官。

    4. 浣熊。浣熊是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宿主,体内常常携带众多寄生虫,包括钩虫、浣熊贝蛔虫等,传染到人类,可造成人体肠胃等脏器官严重损伤。

    5. 果子狸。目前我们都知道,SARS的源头是中华菊头蝠。SARS最终传染到人类身上,是因为它在中华菊头蝠之后,找到了新的中间宿主,并且很可能在中间宿主身上发生变异,成为可以传染给人类,并且传染能力和致死能力都非常强的"超级病毒"。这个中间宿主,就是果子狸。
, 百拇医药
    其他动物,如老鼠、豪猪及其他灵长类如猩猩和猴子等动物也可携带不同的病毒和病菌。

    人畜共患病的传播

    潜居大山深处、野外环境、山河湖泊的野生动物,如何将它们身上携带的病原菌带给城市中的人群?人畜共患病如何传播和发展的?

    一般说来,人畜共患病是一种可以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疾病,这些疾病大多由病毒、细菌、寄生虫和真菌引起。人类可以通过接触动物体液、受感染的废弃物或生活环境;接触受感染动物粪便污染的水或土壤;吃受感染动物的肉或吃被感染动物粪便污染的水果和蔬菜等食物;或从被感染的动物通过蚊子、跳蚤或蜱传染等渠道。尽管人类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微生物的存在,但它们潜藏在野生动物身体中,对人类的威胁很严重。

    人畜共患病的危害
, 百拇医药
    尤为可怕的是,人畜共患病毒随着时间还有变异的可能,各种物理、化学诱变剂可提高病毒的突变率,如温度、射线等的作用均可诱发突变。突变株与原先的野生型病毒特性不同,表现为病毒毒力、抗原组成、温度和宿主范围等方面的改变。由于病毒在一次感染中,一个病毒粒子要增殖几百万次,存在产生突变的机会。因此人们并不能由于经历过一次疫情而对新的病毒掉以轻心。

    但凡历史上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如鼠疫、天花、麻疹、霍乱、狂犬病、阿米巴痢疾以及现代人更熟悉的口蹄疫、埃博拉病毒、登革热病毒、禽流感和SARS,这些都是典型的人畜共患病,人们无不谈之色变。(见附文《追溯马尔堡病毒》)

    人类为何会得人畜共患病

    随着人类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也在不断蚕食。一些野生动物们不得不到人类城市边缘寻找食物,而有一些野生动物的生境被高速公路等破碎化,在穿行公路时常会被飞驰的车辆撞死,在美国路旁也常会见到这些动物们的尸体,如麻风病菌的携带者美洲犰狳。在自然界,这些动物是一些人畜共患病的天然宿主携带者,它们自身不会发病,但人类一旦由于好奇等原因接触到它们,就有染病的风险。
, 百拇医药
    而一些人由于对“吃野味”有着迷一样的追捧,由此催生了野味市场。从营养学角度看,野生动物并不具备更高营养价值。原始时代人们万物皆食,吃遍所有动植物后,也就逐渐知道了哪些动植物口感及营养不错且适合长期食用。当今,吃野味的人想着家畜以外的野生动物作为食材,甚至不惜高价来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事实上野生动物多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它含有潜在的、未知的病原体或有毒病菌,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同时捕杀野生动物也会给整个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引起整个生物链的崩溃,引发更多自然灾害。

    总之,杜绝人畜共患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敬畏并远离野生动物,更不要随意捕杀、猎获、贩卖、食用野生动物,轻易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境。加大动物保护力度,是阻断人畜共患病传播的渠道。同时组织深入研究人畜共患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研发必要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作为技术储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百拇医药(作者分别供职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海南省林业局)


    参见:100md首页 > 专题 > 热点 > 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