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皮肤科杂志》 > 1998年第6期
编号:10499927
皮肤腭口线虫病10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8年第6期
     作者:方栩 王侠生 方丽 周武军

    单位:200040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方栩 王侠生 方丽);江苏省淮阴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周武军)

    关键词:

    中华皮肤科杂志980628 皮肤腭口线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蠕虫之一腭口线虫的幼虫侵入人体后,在皮肤中移行所产生的症状,又被称之为:深部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profundus)、结节性移行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脂膜炎(nodular migratory eosinophilic panniculitis)[1]。腭口线虫病流行于东南亚,我国少见,但近年来有增多趋势。现将病史完整的10例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10例中9例来自本科门诊,1例系在外地义诊时所见;男8例,女2例;年龄24~58岁,其中7例30~40岁。9例有生鱼食用史,1例曾食用未熟的狗肉及仅腌3小时的蟹。
, 百拇医药
    临床表现:7例首次发疹,其中6例病程7~18天,1例皮疹移行此起彼伏3个月;3例皮疹间歇发作,持续5~15天,间隔2周至数月不等。皮损分布于躯干7例(其中2例还分别累及面颈部、股部),单侧上肢2例,单侧股部1例。表现为移行性水肿性线形红斑4例(图1);移行性红肿斑块3例;同时具有两种皮疹的3例。结节见于红斑块发生前及消退后期。皮疹伴不同程度瘙痒的有5例,伴胀痛或痒痛的5例。

    图1 腭口线虫病胸部移行性水肿性线形红斑

    实验室检查:除1例外,受检者均有外周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的增高(440~1540×109/L)。经治疗好转后嗜酸粒细胞计数逐渐下降至正常。7例活检,1例病理中见有虫体;1例术后第2天切口旁又出现线状红斑,顶端为丘疱疹,指甲轻易刮出一针头大小的黑点,镜下见一褐色蠕虫。经寄生虫研究所鉴定,2例均为腭口线虫三期幼虫。病理均有真皮内血管周围、皮下脂肪小叶间隔内嗜酸粒细胞浸润。
, 百拇医药
    治疗:15例行切除术,3例随访1~11个月无复发;1例失访;1例曾2次切除,仍反复发疹,后经药物治愈。2阿苯达唑治疗6例,每日或隔日2片顿服,连续7天或7次,1例治愈;3例分别于10~30天后出现小皮损,再次服药仍有效,随访2~6个月无复发;1例因出现反应改用L-咪唑治愈;1例其他杀虫药无效,发疹时隔日服用0.4g,因不良反应只能连续服用3次,皮疹虽消退,但仍间歇性复发,后经中医辩证施治痊愈。阿苯达唑不良反应计3例,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头昏、乏力。1例改用隔天服药反应减轻,完成治疗。

    二、讨论

    1993年Rusnak等[2]复习1889~1990年的英文文献报道的138例,其中泰国最多73例,后依次为印度、孟加拉国、日本、老挝、中国等。80年代后随旅游和移民的增加,一些原非流行区,如美国、德国也有发生[2,3]。我们查阅到的国内(1949~1996)怀疑腭口线虫病的报道有14篇,其中12例发生于1981年以后,这可能是近年来人们时尚食用生鱼片的缘故。
, http://www.100md.com
    国内报告的14例中累及眼、面部肌肉各2例,十二指肠、乳房各1例;皮肤受累有10例(包括伴有其他组织受累者)。皮损的表现与本组病例相似,分布于躯干的占16/20,其他位于近躯干的面部、四肢。皮损主要有2种:较多的先表现为水肿性丘疹,然后蜿蜒向前移行,成线状水肿性红斑,每天延伸3cm左右,被称为“深部幼虫移行症”。部分为移行性的红色斑块,水肿坚实,持续1~2周,间隙性复发,局限于某一部位,伴有瘙痒,胀痛,被称为“结节移行性嗜酸细胞增多性脂膜炎”。两者常同时存在。少见的皮疹为结节、脓肿,常于红肿皮疹之前或于红肿斑块消退后期,出现皮表无炎症的结节;脓肿继发于斑块结节。瘙痒、疼痛程度不一。与Rusnak综述的不同,此20例中以深部幼虫移行症为多。多发性皮疹者有高热不适等全身症状。本组1例胸部发疹前曾有轻微胸痛。嗜酸粒细胞不增高的2例皮损都较小。

    诊断:皮肤腭口线虫病的病原体检获率很低,大多数根据临床表现、食用史及血清学作出诊断。本组和国内报道的病例中虫体检获率为8/19人次,但是病理中均有真皮及皮下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本组分别在2种典型的皮疹中证实了病原体。未食生肉的患儿在典型的皮疹中发现了虫体。我们认为皮疹对诊断有很大的意义。
, 百拇医药
    防治:虽然切除、冷冻有效,但是不可能在弥漫性水肿的皮损上进行,而且还因为幼虫移行皮下速度可达1cm/h,手术时常不在受累部位;入侵的幼虫常不止1条,故而手术或冷冻难以治愈。本组治疗0.4/d或隔日,连续用药7次有效,但3/4的病例皮疹复发,再次服药仍有效,随访2~6个月未见复发。阿苯达唑的不良反应隔日用药可以减轻,停药后消失。

    参考文献

    1 Crowley JJ, Kim YH. Cutaneous gnathostomiasis. J Am Acad Dermatol, 1995,33∶825.

    2 Rusnak JM. Lucey DR. Clinial gnathostomiasis: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English-language literature. Clin Infect Dis, 1993,16∶33-50.

    3 Jelinek T, Ziegler M, Loscher T. Gnathostomiasis after a stay in Thailand. Dtsch Med Wochenschr, 1994,119∶1618.

    (收稿:1997-10-15 修回:1998-04-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