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宁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498004
小儿细菌性痢疾253例的诊治观察
http://www.100md.com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李 红 张 丽 石 琳

    单位:李 红 石 琳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750004; 张 丽 宁夏中宁县人民医院儿科 751200

    关键词:

    宁夏医学院学报990127 急性细菌性痢疾(以下称菌痢)是常见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率属法定甲、乙类21种传染病的首位[1],儿童发病明显高于成人。本文对我科于1993年7月至1998年6月收治的253例菌痢住院患儿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3例中男146例,女107例。~6月21例,~12月37例,~3岁139例,~7岁44例,~13岁12例。年龄最小2d,最大13岁。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表现及合并症。见表1。

    表1 253例菌痢患儿临床表现及合并症

    发热

    腹痛

    便次

    增多

    呕吐

    里急后重

    或脱肛

    粘液

    脓血便

    高热

    惊厥
, http://www.100md.com
    营养

    不良

    水电介质

    紊乱

    酸中毒

    贫血

    中毒痢

    例数

    247

    181

    249

    81

    180

, http://www.100md.com     251

    78

    38

    117

    37

    15

    百分比(%)

    97.6

    71.5

    98.8

    32

    71.1

    99.2
, 百拇医药
    30.8

    15

    46.2

    14.6

    6

    1.3 实验室检查 粪常规:脓球、红血球显见者253例。粪培养结果详见表2,总阳性率71.2%。表2 253例大便培养结果分析

    例数

    未生长致病菌

    痢疾杆菌类型

    福氏

    志贺氏

    宋内氏
, 百拇医药
    鲍氏

    72

    143

    34

    4

    0

    百分比(%)

    28.5

    56.5

    13.4

    1.6

    0

    2 结果
, http://www.100md.com
    本组病例经临床拟诊即给予适当抗菌治疗,参考同期粪培养结果,根据药敏再做相应调整,同时给予肠道粘膜保护剂思密达口服或灌肠。急症缓解、便次减少后,加用微生态疗法。253例患儿平均住院日4.65d,治愈好转241例,好转率95.2%,7例病变迁延,4例放弃治疗(未愈),1例死亡(放弃治疗及死亡者均为中毒型痢疾)。

    3 讨论

    3.1 诊断依据[2] 流行季节(夏秋季),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及排泄含有粘液、脓血的稀粪便为主要症状,须靠粪培养结果确诊。

    3.2 流行病学 菌痢呈全年散发,但以每年第3季度(夏秋季)发病集中。本组253例住院患儿中,7、8、9月份分别为62、90、36例,占总例数的74.3%。发病人群以1~3岁年龄组最多,其次为3~7岁组。致病菌群以福氏痢疾杆菌居多,占阳性粪培养结果的79%,与文献报道中小城市的菌群分布情况相符[4]
, 百拇医药
    3.3 治疗

    3.3.1 抗生素的应用 抗菌治疗是急性菌痢关键的一环。对于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的住院患儿,我们主张早期足量应用敏感抗生素,静脉给药。我院1993年至1995年多选用丁胺卡那、头孢唑啉等,1996年以来头孢哌酮应用渐多。从治疗结果看,二者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但病程比较,前者平均7.01d,后者3.13d,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于口服抗生素,主张首选喹诺酮类药物,特别是口服氟哌酸治疗感染性腹泻的报道较多,并对其在儿童应用的安全性进行了客观的评价[3,5]。我院门诊同期治疗菌痢患儿1108人,多给予口服氟哌酸(10~15mg/kg.d),疗程5~7d,疗效肯定,未发现严重副反应。从我院近5年抗生素的应用情况看,口服药物先后用过SMZco、PPA、GM、FPA等,静脉用药有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丁胺卡那、头孢派酮等。治疗中同一种药物针对同一种菌群,治疗发病初期病人的疗效要优于后期发病者。为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应合理交替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6],既不宜滥用,也不宜长期固定使用某一种抗菌素。
, 百拇医药
    3.3.2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在治疗中的作用。目前研究认为,恢复并维护肠道粘膜屏障的生理功能在腹泻病的治疗措施中将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今后小儿腹泻病领域的最新趋势之一[7]。思密达这种天然的双八面体蒙脱石,对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有极强的吸附力和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并通过与粘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在我们治疗菌痢时,自95年起做为常规用药,口服或保留灌肠,取得满意效果,病程明显缩短。

    3.3.3 微生态疗法 维护和调整微生态平衡是防治小儿腹泻病的根本[8]。治疗急性菌痢,多在急症缓解,使次减少后加用微生态制剂。几年中我们先后应用乳酸生、丽珠肠乐、肠复康、妈咪 等配合临床治疗,综合疗效满意。

    3.3.4 合并症防治 菌痢患儿常见的合并症有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高热惊厥;营养不良等。积极防治合并症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手段。临床上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正确补液,纠正脱水,维持体液酸碱平衡;调整饮食,鼓励进食易消化食物,有助于消化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注意各种维生态、微量元素的补充,如脂溶性维生素类经肠道不易吸收,应及时予以肌注;必要时可输血或血浆以增强免疫力,促进病情好转,又能纠正贫血症状;针对高热,亚冬眠疗法,冷盐水+思密达灌肠均是有效的降温方法。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孙克武,齐家仪.临床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205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46

    3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关于喹诺酮类药在儿童的应用.中华儿科杂志,1996,34(5):358

    4 吴 实,段恕诚.近年来小儿腹泻病病原学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8(4):195

    5 虞爱华,方鹤松.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抗生素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8(4):202

    6 张美丽,杨俊文.93例小儿细菌性痢疾菌群及药物敏感性变化.临床儿科杂志,1996,14(4):227

    7 王俊侠,郭东文,刘庆伟.维护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对小儿腹泻病的治疗作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8(4):197

    8 蒋寒青,康白.小儿腹泻病的微生态疗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8(4):198

    收稿日期:1998—07—09,闫昱编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