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497782
慢性乙醇中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9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黄碧波 李晴菲 刘丽 王杰

    单位:黄碧波 李晴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复兴医院神经内科;刘丽 王杰:内蒙古赤峰市医院

    关键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990128 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慢性乙醇中毒。乙醇具有亲神经性,主要侵犯神经系统。本资料对19例慢性乙醇中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995年2月至1998年6月我院收治的1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0~54岁,平均37岁。饮酒年限为10~20年,平均12.4年。饮酒量约250~750 mL/d,均为高度白酒,初饮酒年龄16~39岁,平均26.4岁。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癫痫、脑炎和外伤等病史。

, 百拇医药     临床表现:四肢震颤13例,其中1例伴肌张力增高;幻觉9例,其中幻视8例,幻听1例;记忆力、定向障碍5例;癫痫6例,其中3例小发作,1例精神运动性发作,2例大发作;意识障碍3例,其中醒状昏迷1例,昏睡1例,意识模糊1例;构音不清4例;强哭强笑1例;四肢瘫伴肌肉萎缩1例;偏瘫2例;同向偏盲1例;眼动障碍2例;步基宽、小脑性共济失调2例;锥体束征阳性4例。

    CT检查:全部患者均在入院后查头部CT,3例广泛脑萎缩,1例枕叶低密度灶,2例多发性低密度灶,13例无明显异常。

    临床诊断:脑梗塞3例;Wernicke脑病2例;Korsakoff综合征5例;癫痫5例;1例慢性进行性发展的智能减退,强哭强笑,四肢震颤,四肢瘫,四肢肌张力高,双侧锥体束征阳性,符合胼胝体变性临床表现,但CT未见异常;1例先有精神症状,后出现醒状昏迷,癫痫大发作及2例单纯出现四肢震颤无法归类。

    治疗:全部病人入院后均戒酒,肌注大量维生素B1、B12、B6,危重病人给予抗感染、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16例患者有所好转,2例略有好转,1例治疗10 d无变化。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慢性乙醇中毒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大脑、脑干、小脑、脊髓及周围神经,国内无统一分型。有学者将神经系统损害分为4型[1],但很难包括乙醇中毒对神经系统的广泛损害。主要是因为慢性乙醇中毒造成的神经系统损害,一是营养代谢障碍,二是乙醇中毒及其代谢产物对神经系统的直接毒害作用,故临床表现常以多组症状或单一症状出现,若拘泥于分型诊断则易导致误诊。本资料中1例患者先有精神障碍,后出现醒状昏迷和癫痫大发作,曾误诊为病毒性脑炎;2例幻视病人曾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目前慢性乙醇中毒神经系统损害多采用分类描述[2]:(A)脑血管病,(B)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C)癫痫,(D)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E)小脑变性,(F)胼胝体变性,(G)乙醇中毒性肌病,(H)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I)烟酸缺乏症。以上分类比较适合临床分型和诊断,但也不可机械地按分类进行诊断。因为许多病人临床表现出以上分类的重叠及交叉。本资料符合上述分类诊断者16例,3例无法用上述方法归类。故慢性乙醇中毒诊断不能机械地套用分型及分类诊断。
, 百拇医药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慢性乙醇中毒的重要手段,常表现为广泛或局部脑萎缩。文献报道,CT扫描80%以上乙醇中毒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脑萎缩[3],但本资料CT阳性率仅占31.6%,脑萎缩阳性率15.8%,这可能是因为某些病例局部脑萎缩或广泛脑萎缩程度较轻,未超过CT诊断正常值。目前脑萎缩与脑功能缺陷程度的关系仍未明确,本资料也未显示出两者有平行关系。

    关于慢性乙醇中毒神经系统损害的严重程度与饮酒史的关系,文献报道不一。有文献认为两者无正相关系[4]。本资料认为神经系统损害程度与饮酒量大小及饮酒时间有关,本组患者饮酒15年以上4例,饮酒750 mL/d以上2例,临床症状均较重。

    慢性乙醇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预后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本资料中震颤及幻觉症状均于治疗1个月以内消失,而认知障碍及肢体瘫痪改善不明显。1例醒状昏迷患者治疗10 d病情无改善。总之,慢性乙醇中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神经系统损害广泛者预后差。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姜长斌,尹琳,苏文华,等.CAND诊断标准和分型.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5:297

    2 孟家眉.神经内科临床新进展.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545~554

    3 程方敏,孙淑花,李爱云.长期饮酒致Wernicke-Korsakoff脑病临床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5,21(5):302

    4 张杰.慢性酒精中毒性神经病.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3,10(2):101

    收稿日期:1998-12-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