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497656
赤毒性的初步流行病学调查
http://www.100md.com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
     作者:孙衍增 刘晓萍 张克凌 于业军

    单位:青岛医学院(青岛 266021) 孙衍增 张克凌 化学教研室;刘晓萍 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于业军 附属医院皮肤科

    关键词:赤;蜇伤;流行病学调查;毒理学

    青岛医学院学报990324赤毒性的初步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 Q-9

    被棘毒鱼蜇伤轻者局部剧烈肿胀、疼痛,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心慌、胸闷、血压下降,甚至死亡。山东省地处黄、渤海之滨,全省约1/2的边界濒临大海。沿海渔业工作人员,时有被棘毒鱼蜇伤的可能。国外有关棘毒鱼类的研究报道,均只涉及本国沿海常见的类型〔1,2〕。而我国有关棘毒鱼的种类及致病机制未见系统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 http://www.100md.com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山东沿海的渔民、钓鱼者、渔业经销者、潜水员等。调查地点主要有面临渤海湾的东风港、羊角沟、虎头崖、龙口、蓬莱、长山列岛、烟台、威海以及黄海岸边的石岛、乳山口、鳌山卫、崂山、青岛市区、红岛、河套、薛家岛、灵山卫、石臼港和岚山港。

    1.2 方法

    1.2.1 流行病学方法 通过被直接调查的人员,了解到其所在船队、渔村下海捕鱼的人数,以及受毒鱼蜇伤情况,计算出发病率。

    1.2.2 组织学方法 收集活赤,削下尾棘,置40g/L多聚甲醛液中固定后,切取两侧纵沟区域的组织,经稀硝酸脱钙,常规石蜡包埋,纵横连续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毒腺组织的结构。
, 百拇医药
    1.2.3 毒理学方法 用活赤的尾刺刺入大白鼠腿部,观察大白鼠受伤的情况。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黄、渤海中能蜇伤人的类鱼主要为赤,赤数量最大,危害最重。本次直接调查渔民584名,间接调查计4万余名。1980年以前,发病率约为7%.1980年以后发病率下降至5‰~8‰.

    2.2 赤的毒腺组织学观察

    HE染色可见毒腺组织为复层上皮样结构。其内的细胞多达10余层,基部3~5层细胞嗜弱碱性,细胞呈多边形,核扁圆,位于细胞中央或一侧。顶部数层上皮内有许多大而圆形或多边形的、胞质呈均质状嗜酸性的细胞。上皮的基膜明显,基膜外结缔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及色素细胞,尤其在靠近腺上皮处色素细胞明显增多。其内无毒腺细胞,毒腺上皮内无导管,在尾刺两侧锯齿状小棘之间的上皮组织内也含有腺组织。
, 百拇医药
    2.3 毒理学观察结果

    将腿部脱毛的大白鼠固定,用棍棒按压赤背部,使其棘戳进大白鼠的大腿,大白鼠立刻出现呼吸急促,患肢麻痹,阵挛性惊厥,但几个小时后逐渐恢复。创口周围皮肤红肿。

    2.4 临床特点

    赤常在浅海的沙地生活,把身体埋入沙中,所以当人们下水捕捉鱼虾贝类、收割海藻、潜水、游泳时,一旦触到或脚踩到鱼,赤的尾巴就会闪电般击中人的手臂或腿部。若不慎被刺,病人立即感到剧烈刺痛,患处有烧灼感,继而全身阵痛、痉挛。创口很快变成灰色,苍白,然后周围皮肤红肿,伴有全身症状,如血压下降、呕吐、腹泻、发热畏寒、心跳加快、肌肉麻痹甚至死亡〔3〕

    3 讨论

    被棘毒鱼类蜇伤是山东沿海渔民中常遇到的问题,其中造成蜇伤的类鱼中最常见的为赤。1980年以后其发病率比以前大幅度下降,可能是由于近年来渔类资源的减少及防护措施的加强如海水浴场的鲨鱼网、海上作业时戴防护手套等所致。赤的尾刺两侧有倒生锯齿状的棘突,刺入皮肉再拔出时,可使周围组织产生严重裂伤。被蜇伤的程度主要取决于蜇伤的深浅、周围损伤的程度以及毒鱼毒腺组织的碎屑残留于损伤组织中的量的多少。
, 百拇医药
    赤毒腺上皮与哺乳类的复层扁平上皮结构相似,其基部可能为幼稚的干细胞,其中嗜酸性细胞可能为含有毒液成分的细胞。基底部细胞在分裂增生及向表面迁移的过程中,致毒成分逐渐形成。腺上皮借富含黑色素细胞的结缔组织与周围的骨组织相连,结缔组织内无毒腺细胞。有文献报道,蜇伤的原因是棘突刺入皮肤后,毒液通过导管排泄至损伤组织所致〔4〕。本文结果显示,蜇伤是棘突刺入皮肤后造成毒腺上皮组织脱落入受伤部位而引起的。赤毒腺的毒性成分尚待进一步研究。

    为避免被蜇伤,首先应以预防为主,让人们了解赤鱼的生活习性及其危害性,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若不慎被蜇伤,治疗主要是减轻疼痛和防止继发感染。毒液不仅能造成严重的局部症状,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症状。伤口涂碘酒既可破坏毒素且可预防感染。

    本文为山东省教委资助课题(批准号:J91K01)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 Hiemenz JM, Kennedy B, Kwon Chung KJ. Invasive fusariosis associated with an injury by a stingray barb. J Med Vet Mycol,1990,28(3):209

    2 Chhatwa II, Dreyer F.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racotoxin from the venom of the greater weever fish trachinus draco. Toxicon,1992,30(1):87

    3 伍汉霖,金鑫波,倪勇.中国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29

    4 Mullanney PJ. Treatment of stingray wounds. Clin Toxicol,1970,3:613

    (1999-01-06收稿 1999-05-11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