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宁夏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498060
平板运动试验QT离散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
     作者:栾 红 杜 贤

    单位:栾 红 宁夏区人民医院心内科 750021; 杜 贤 宁夏银川中策橡胶厂职工医院 750021

    关键词:

    宁夏医学院学报990422 自1990年Day[1]等首先证实QT离散度(QT dispersion, QTd)的临床实用价值后,QTd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观察了30例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前后QTd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冠心病组30例,具有冠心病易患因素,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出现典型心绞痛临床表现及心电图ST段下移≥0.05mV,或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ST段下移≥0.1mV的患者,经心脏超声学、心脏X光片、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等有关检查,除外其它心脏疾患;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14±5.02。正常对照组28例,根据临床表现,心脏超声学、心脏X光片、心电图运动试验等排除心脏疾患;其中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3.33±7.3。上述病例均无电解质紊乱、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亦未应用影响QT间期药物。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仪器采用美国产Q4500型平板运动仪,检查前未服用或1周前停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影响心电变化的药物,采用Bruce方案,要求①心率达到最大预计心率的90%,②出现心绞痛;③心电图出现阳性结果;④严重心律失常;⑤血压剧升≥210mmHg或较运动前收缩压下降≥20mmHg;⑥极度疲乏终止运动。运动过程中监测血压、心律变化。使用12导同步记录12个导联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即刻2、4、6、8min的心电图,走纸速度50mm/s,定准电压,1mm=10mv,测量各导联运动前、后4min的QT间期。QT间期测量QRS波起始最早,到T波回至TP基线处,有u波存在测量T波为u波最低点;每例心电图至少有10个以上导联可清晰测量其QT间期,其中胸前导联不少于3个;均为窦性心律,无传导阻滞,否则弃用。QTd=QTmax-QTmin。

    1.3 统计学处理 结果用±s表示,采用t检验。
, 百拇医药
    2 结果 见表1。

    2.1 冠心病组运动后QTd增大,正常对照组QTd减少,运动前两组QTd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后两组呈显著性差异。

    表1 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运动前后QTd值如表所示

    冠心病组

    正常对照组

    P

    运动前

    32±10.95

    28.21±7.72

    >0.05

    运动后
, 百拇医药
    70.67±12.58

    23.21±6.12

    <0.01

    2.2 冠心病组在运动过程中有1例出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其QTd为100ms,对照组无。

    3 讨论

    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QT间期延长主要见于能引起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等病理性改变的心肌疾患。心肌复极过程比除极过程更容易受心肌损害的影响,故QT间期主要反映了复极状态。局部心肌受损的程度不同,会导致心肌复极明显的不同步性即离散性。QT离散度是以常规12号联体表心电图上QT间期的最大值与其最小值之差来表示的。

    本文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运动后QTd明显增大,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心肌缺血影响心肌复极,使复极时间延长,未缺血区心肌复极时间改变不明显,导致心肌复极不均匀性增大,即QTd增大;并且反映了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性和不稳定的程度。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运动前QTd值无显著性差异与静息时冠心病患者未出现心肌缺血有关。正常对照组运动后QTd较运动前有所减少,机制不明,可能与运动后交感神经张力及儿茶酚胺水平增高,pH值、电解质变化有关。冠心病组在运动中有1例出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与心肌缺血使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性和心电不稳定性增加,导致QTd增大,从而易于发生折返激动而出现心律失常。
, 百拇医药
    有报道,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心病患者QTd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大[2];冠状动脉三支病变较二支病变QTd显著增大[3];急性心肌梗塞后QTd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4];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成功后可使QTd显著降低,并减少了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性[2~5]

    总之,QTd作为一种反映心室肌复极变化的指标具有无创、简便、易行之优点,平板运动试验QTd增大对判断心肌缺血具有重要价值及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Day CP, et al. QT dispersion: an indication of amhythrnia risk in patients with long QT intervals. Br Heart J, 1990,63:342

    2 张景昱,贺继平,等.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探讨.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8,14:19

    3 臧红云,佟 铭,等.不稳定性心绞痛QT离散度的对比分析.中国循环杂志,1998,13:281

    4 李为民,富 路,等.健康人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255

    5 徐志红,沈卫峰,等.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中国心血管杂志,1997,2:238

    1999-01-27收稿,路锦绣编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