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499639
素体“脾阳虚”人论治规律初探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向茂然

    单位:向茂然(四川省宣汉县第二人民医院 宣汉 636164)

    关键词:脾阳虚;辨质论治

    摘 要 疾病的发生 摘 要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个体素质有着密切关系,因而治疗法则也有着一定规律。本文以素体脾阳虚人为例,揭示其易感病邪性质、发病、病机、病性及其治则都具有一致性和对应性。中医临床学若在确定病名的基础上进行辨质论治,将辨质论治和辨证论治有机结合在一起,便能更准确地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诊疗水平。同时,在未发病前,辨质防治,也将赋予中医预防学以新的内容。

    从大量的临床实践中证实:某种特定素质(或称素体)的人,无论所患何病,都有着与其相对应、相一致的特定证候和施治法则。本文仅以素体脾阳虚人为例,揭示其患病证型及论治规律。

    1 素体“脾阳虚”型人定义
, 百拇医药
    中医学中所称素体或素质,是指常态下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是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在形态、生理功能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固定的个体特性,可称为“生理体质”。

    体质的差异性,在正常人中,往往被更多的机体个性所掩盖。只有当六淫、七情等病源作用于人体时,才会显露得比较明显。此时机体特性已不是单纯的体质变化,其中已渗入了病理因素,可称为“病理体质”。《伤寒论》中,判别体质,则以病理现象——症状为依据。事实上,症状是致病因素和体质共同作用的表现,亦属“病理体质”的范畴。

    按照中医学传统理论,素质是指人体脏腑在常态下阴阳、寒热、燥湿、虚实之属性。

    素体脾阳虚人,因阳虚而生寒,故又可称素体脾胃虚寒人。在常态下具备:喜热饮、畏冷食;口淡不渴;食减不化,大便或溏或秘;四肢不温,不耐寒冷;舌淡质嫩、苔白滑,脉右关沉细或迟弱。
, 百拇医药
    脾阳虚人,因其阳虚,故畏冷食而喜热饮;中焦虚寒,故口淡不渴;脾阳虚则运化力不足,故食减不化,大便或溏或秘;阳虚无以温煦,故四肢不温,不耐寒冷;舌质淡嫩、苔白滑,脉右关沉细或迟弱,均为阳虚内寒之象。

    2 疾病举例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主统血。脾的运化、升清功能,是以脾的阳气为主;脾之统血功能,实际上是脾的阳气固摄作用的体现。所以,脾阳虚损,在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辨证论治的主要理论根据。素体脾阳虚人,在患某种疾病时,都有着特有的病机和相对应的证型及治疗法则。例如:

    2.1 患感冒,必为阳虚感冒。阳气不足之人,卫外力不足。既不耐寒,亦不耐热,易感风寒。发病后有两种趋势:一为阳虚不能作汗,证见恶寒重,虽厚衣被而其寒不解,头身疼痛等表证,并伴面白,脉沉无力等阳虚本象;二为阳虚卫外不固,表虚自汗,证见汗出恶风,尤以背部为重。柯韵伯指出:“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玄府不闭故也。”(《伤寒来苏集》)前者治以助阳解表,参附再造丸加减治之;后者治以调和营卫,宗仲景桂枝汤法,或合玉屏风散治之。
, 百拇医药
    2.2 患肺痿,当是虚寒肺痿。“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素体脾阳虚,脾不散精,阳虚生寒,异致肺气虚冷,气不化精,肺失濡养而成虚寒肺痿。如《金匮要略心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所谓:“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喝,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甘草干姜汤治之。取干姜温脾,与倍量甘草同用,一补脾肺之虚,一复中焦之阳,使中阳得远,气能化津,肺复濡养。临床中可加益气健脾之参、苓、术、枣,则效力更佳。

    2.3 患胃脘痛,定为脾胃虚寒证型。素体脾阳虚者,一因脾阳不足,寒邪内生,脉络失于温养,易致虚寒胃病;二因极易感受外寒、内外合邪,则成寒积胃痛;三因劳倦过度,饮食生冷,极易导致胃中寒凝而痛发,其脾胃阳虚诸证更为显露。如《素问.举痛论》谓:“寒邪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治宜温中散寒,佐以理气止痛,厚朴温中汤、黄芪建中汤、良附丸、理中汤可临症随机加减选用。

, 百拇医药     2.4 患黄疸,定属阴黄。黄胆的发生,从六淫来看,以湿邪为主。从脏腑来看,不外脾胃肝胆。如平素胃火偏旺,湿多从热化而致湿热为患,发为阳黄;平素脾阳不足,湿多从寒化而致寒湿为患,发为阴黄。阴黄者,皆因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湿留滞于中焦,肝胆气机不畅,胆液外溢而成。故《类证治裁.黄疸》篇指出:“阴黄多为脾脏寒湿不运,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肉,则发为黄。”治宜温中健脾化湿,茵陈术附汤、茵陈五苓散加味治之。

    2.5 患惊悸、怔忡,当为饮邪上犯型。脾阳虚损之人,多由脾气虚损发展而来,亦可由于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临床上往往脾肾阳虚共存。由于脾肾阳虚,不能蒸发水液,停聚而为饮,饮邪上患,心阳被抑,因而引起心悸、怔忡。正如《伤寒明理论.悸》篇所言:“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恶水,水既内停,心不自安,则为悸也。”治宜温阳化气行水,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加减治之。

    2.6 患慢性肾小球肾炎,当属脾阳虚弱、水湿逗留型。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外邪浸袭,脾肾亏损”。根据临床辨证,素体脾肾气虚或阳虚者,比较容易患肾炎。正如《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说:“水病无不由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妄行,盈溢皮肤而令身体肿满。”素体脾阳虚者,由于脾阳不足,使湿困中焦,则表现为水湿逗留的症状。肾阳虚是脾阳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临床中往往同时存在,只不过有偏重不同。治疗原则当采用温补。脾阳虚者,治以益气健脾利水,黄芪补中汤加减主之。脾肾阳虚者,治以温阳利水,实脾饮加减治之。
, http://www.100md.com
    3 结语

    3.1 以上数例提示我们,素体脾阳虚人,易感病邪性质、发病、病机、病性及治则都具有一致性和对应性。易感寒邪,外伤于生冷,外寒内寒,同类相召,内外交感而发病。病机上速寒化,或因脾阳虚衰而损及它脏之阳,呈现一派以中焦虚寒为轴心的虚寒证型。治疗大法当以温运中阳为主。因此看来,某种特定素质人,无论所患何病,都有着与其相对应、相一致的特定证候和施治法则。如此分质论治,比起辨证论治,似乎扼要明朗一些。其实,所谓辨证(除辨病因、病位外),主要是辨别不同素质在病理状态中的应变规律。素质是产生证候的基础,证候是病邪作用于素体的表现。体质为本,证候为标。故“当以因人为先,因证次之”(《景岳全书》)。笔者认为,中医临床学若在确定病名的基础上进行辨质论治,将辨质论治与辨证论治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此双管齐下,便能准确地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诊疗水平。作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深有体会。

    3.2 中医的证,其实是以不同素质人的发病、病机、病性为基础,综合疾病的外在表现等内容构成的。如今以证量质,在开展对证的实质研究中,揭示了证的实质,同时也揭开了个体素质的实质。那么,个体素质学说也就能客观化、科学化了。

    3.3 如能准确掌握常态下机体素质,建立每个人的素质档案,不仅能在患病时,即时明确诊断 ,对证下药;而且,在未发病前,辨质防治,以期“阴平阳秘”,把疾病防患于未然,这无疑将赋予中医预防学说以新的内容。,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