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497196
局部注射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湿疹40例
http://www.100md.com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5期
     作者:刘耘 刘新 王永强

    单位:刘耘、刘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医院威海264209;王永强:邯郸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关键词:湿疹,慢性/药物治疗;注射;局部;穴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990523 中图号 R758.23

    1995年1月~1997年7月应用局部注射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湿疹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治疗组40例,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19~47岁,平均32岁;病程2月~10年。皮损分布于手足部7例,四肢25例,腹部8例。皮损多为淡红色浸润性斑片,肥厚,呈苔藓样。常伴阵发性剧烈瘙痒。对照组31例,一般情况与治疗组相似。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视皮损大小,1/1剂量抽取2 %普鲁卡因与强的松龙(每ml含强的松龙25 mg)1~3 ml,最多抽取4 ml,皮下注射于皮损处,7 d 1次,一般注射1~3次;皮下注射后20 d,取大锥穴皮下注射苯海拉明注射液1 ml(20 mg),取曲池、血海、足三里穴每穴注射维生素B1 0.5 ml(25 mg)。2 d 1次,5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3疗程。对照组口服特非那丁60 mg,维生素B1 10mg,维生素C 0.2 g均为3次/d。皮炎平软膏涂患处,3次/d。10 d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瘙痒消失;②显效,皮损消退70 %以上,瘙痒明显减轻;③有效,皮损消退30 %~70 %,痒感减轻;④无效,皮损消退不足30 %,瘙痒无改善。

    1.4 结果:治疗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痊愈13例(32.50 %),显效16例(40.00 %),好转8例(20.00 %),无效3例(7.50 %),总有效率72.50 %;对照组痊愈3例(9.68 %),显效5例(16.13 %),好转17例(54.84 %),无效6例(19.35 %),总有效率25.81 %。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χ2=13.445,P<0.005)。

    1.5 副作用:局部注射处皮肤有轻度萎缩,停止治疗后逐渐恢复。大锥穴处个别患者注射苯海拉明针后出现局部红肿,数天后消失。

    2 讨论

    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强的松龙加普鲁卡因局部注射具有抗炎阻断恶性刺激之功,皮损处皮下注射后,皮损瘙痒减轻或消失,皮损逐渐变软、变薄、消退。现代医学的理论是[1]湿疹的发病原因很复杂,从发病机制来看,湿疹主要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内在因子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均可产生或加重湿疹的病情。苯海拉明、维生素B1具有抗组胺、抗五羟色胺、止痒,维持神经、消化系统正常功能,减轻皮炎症状等作用。祖国医学的理论是[2]慢性湿疹系脾胃湿困,血虚风燥所致。大椎、血海、足三里、曲池穴位注射,具有健脾去湿,养血去风之功。因此局部注射加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湿疹具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赵辨主编.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12

    2.刘辅仁主编.实用皮肤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44

    收稿日期:1999-03-1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