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1999年第9期
编号:10498303
经直肠修补女婴直肠舟状窝瘘
http://www.100md.com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年第9期
     作者:孙庆林 陈民 张锡庆 汪健 顾志成

    单位: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外科,苏州,215003

    关键词:肛瘘;女婴;经直肠修补术

    苏州医学院学报990949 摘要 89例经直肠修补小儿直肠舟状窝瘘中82例一期愈合,7例复发,其中3例术后自愈,4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此术简单,疗效可靠。并对此术要点与失败的原因进行讨论。

    中图法分类 R726.1

    直肠舟状窝瘘国内手术方法已基本上从会阴进路(“H”成形术、瘘管后移术、瘘管单纯切除修补术等)统一到经直肠手术。我院自1985~1998年共作经直肠修补女婴直肠舟状瘘手术89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1.1 病例:发病年龄1个月16例,~3个月58例,~3岁15例。发病前有腹泻58例,局部红肿流脓71例,以舟状窝处漏粪首次就诊10例。手术年龄6个月~11岁。2例曾经会阴瘘管修补术后复发,其中1例经二次会阴修补术后复发。

    1.2 手术方法:按文献[1]手术方法,略加改进。扩肛后,在瘘管内口上方0.5cm处向两侧作弧形切口至齿状线,两交点距离约占肛周1/3,将此范围内的粘膜剥离至瘘口,分离瘘管至近外口处,瘘管内径小于0.5cm者,结扎加缝扎瘘管,瘘管内径大于0.5cm者,切除瘘管,横向缝合瘘管。分离切口上方直肠粘膜,使其无张力达到齿状线,缝合瘘口上下方肌层,将粘膜与齿状皮肤缝合。本组最初12例术后留置导尿约1周,并补液、静脉用抗生素1周,卧床并控制饮食7~10天;以后病例均不留导尿管,仅卧床、补液、静脉用抗生素、控制饮食3天,口服抗生素1周,加局部清洗处理。

    1.3 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82例一期愈合,7例术后10~14天复发,其中3例术后1月左右自愈,4例二次手术治愈。复发病例中,1例伴先天性肛门狭窄,同时行肛门后切术,1例伴先天性巨结肠同时作巨结肠根治术,这2例伴肛门直肠畸形的病例同时作瘘管修补均告失败,在肛门直肠畸形疾矫治后再次修补治愈。另2例复发原因为瘘管上下肌层未缝,直肠粘膜游离不够,切口缝合张力过高,以至术后直肠粘膜回缩而复发。
, 百拇医药
    2 讨论

    非锁肛的直肠舟状窝瘘在我国较常见,多数学者认为是后天性的[2,3],可能为肛门隐窝处感染,形成脓肿破溃至前庭,外阴与直肠粘膜迅速对接愈合而形成瘘管。本组大多数病例有腹泻及前庭红肿流脓史,支持这一观点。但尚有10例第一次即以舟状窝处漏粪就诊。女婴其他部位的肛瘘甚少,是否有先天性原因或与局部某些解剖结构异常或与机体雄激素水平[4]等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经直肠修补女婴直肠舟状窝瘘比会阴“H”成形术的手术简单,损伤小。使瘘管切除缝合部位与切口错位,成功率高。会阴无切口疤痕。术后无需特殊体位,无需留置导尿管,减少了病儿的痛苦,并减少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可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恢复饮食,减少抗生素的应用。

    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笔者认为:①术前常规口服灭滴灵3日,术前结肠灌洗,静注抗生素以防感染、防止复发有明显疗效。本组早期22例术前未静脉用抗生素,结果4例复发,而后期67例术前静注抗生素,结果仅3例复发(其中2例伴肛门直肠畸形)。②充分游离切口上方直肠粘膜,无张力情况下与齿状线皮肤吻合,并一定要缝合瘘管上下方肌层,以免粘膜回缩,从而避免复发。③年龄不是手术时机的主要指标,只要过了急性期3~6个月后,瘘管形成便可手术。避免在局部急性炎症时手术,否则出血多,组织脆,手术操作难度大。④应先矫治伴有的肛门直肠畸形,特别是肛门出口有梗阻疾患,方可作瘘管修补。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郭思齐.手术治疗小儿后天性肛前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4,5(4)∶227

    2 张金哲.女婴后天性直肠外阴瘘的临床研究.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4,5(1)∶35

    3 孙琳,等.女婴肛瘘的组织病理学研究.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5,16(3)∶136

    4 牛虹.婴幼儿肛瘘27例的保守治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1,12(6)∶348

    (1999年4月23日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