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儿科杂志》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498961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陷致高氨血症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儿科杂志》 1999年第10期
     作者:杨艳玲 张致祥 戚豫 山口昭弘 田上泰子 顾强 米春兰

    单位:杨艳玲、张致祥、戚豫、顾强、米春兰 100034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山口昭弘、田上泰子 日本札幌市卫生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91029 先证者 男,1岁5个月,因智力倒退5个月,发热、咳嗽、呕吐6天,加重1天来院。入院前5天在外院就医,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经抗感染治疗2天后热退,呕吐一度好转。3天后病情反复,呕吐加重。患儿为第4胎,足月顺产出生,4个月时出现无热惊厥,当地医院诊为“癫痫”,给予硝基安定口服,发作控制。1岁以后逐渐出现智力发育倒退,1岁4个月时Gessell法测定DQ为56.0。

    家族史:父母健康,非近亲结婚,患儿曾有同胞3人,均为男婴,正常分娩出生。第1、2胎分别于生后11天、5天出现嗜睡、惊厥、呕吐及呼吸困难,次日呕血死亡。第3胎于5个月时出现惊厥、智力发育落后,经抗癫痫等治疗无效,1岁7个月时出现呕吐、嗜睡,次日昏迷,2天后死亡。
, 百拇医药
    体检:营养发育稍差,轻度脱水貌,烦躁不安,皮肤、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脑电图正常,CT显示轻度脑萎缩,血气分析结果为轻度代谢性酸中毒,血氨253 μmol/L(正常值:<50 μmol/L),尿乳清酸1 040 μmol/mmol肌酐(正常值:<10 μmol/mmol肌酐),尿嘧啶 1.1 μmol/mmol肌酐(正常值:<0.1 μmol/mmol肌酐),血、尿中瓜氨酸浓度均为0 mmol/L,血谷氨酸、丙氨酸浓度增高。

    诊断考虑为先天性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OTC)所致高氨血症,给予抗感染及静脉补液治疗。来院后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并出现惊厥,半日后昏迷,家长要求放弃抢救,未进行血液透析等特殊治疗,次日死亡。

    讨论:OTC缺陷是先天性尿素循环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其遗传方式为X连锁显性遗传,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OTC是参与氨甲酰基、鸟氨酸合成瓜氨酸的重要活性物质,仅在肝脏和小肠粘膜表达[1]。OTC缺陷将导致瓜氨酸合成障碍,尿素循环中断,引起血氨增高、低瓜氨酸血症、高谷氨酸血症、尿乳清酸排泄增加等一系列生化异常,出现惊厥、智力损害、呕吐、意识障碍,婴幼儿期死亡率极高。
, 百拇医药
    OTC基因位于Xp21.1,迄今已发现了80种以上OTC基因突变。新生儿期发病的患儿常为点突变,其肝脏OTC活性极低,死亡率极高。新生儿期以后起病的迟发型患者多为错义突变,肝脏OTC残存活性不等,个体差异较大,多于婴幼儿期起病,也有少数成年后发病,甚至终身不发病[1-3]。患者临床表现与血氨浓度密切相关,发热、饥饿、感染、手术等应激状态时,由于肌肉蛋白分解增加,可能导致高氨血症的急性发作。

    本家系有明显家族史,根据临床表现及生化特点,OTC缺陷诊断成立。4例同胞均为患儿,均为男性,其母应为携带者,但表型健康,血尿氨基酸分析正常,似不符合一般X连锁显性遗传方式。其原因可能为:(1) 男性患儿症状严重,大多数病例酶完全缺如;(2) 女性杂合子可见Lyon现象,即一个正常XX女性的每一个细胞中有一条X失活,而女性携带者是否发病及其轻重取决于携带突变基因的X*染色体的残存活性[1-3],因此,个体差异显著,诊断也更为困难。本家系可能是Lyon现象的又一证据:携带突变基因的X*染色体在母亲体内处于失活状态,在世代传递中发生转换,成为男性患儿体内唯一的一条X*染色体而再活化,其基因缺陷完全表现出来。
, 百拇医药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挽救患儿的关键,对于可疑患儿,应及早进行血氨测定、血、尿氨基酸分析及尿乳清酸测定等有关检查,确诊后给予合理饮食治疗,预防高氨血症的急性发作,改善预后。有条件时,应争取肝活检,明确OTC活性水平,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为进行产前诊断,日本等国尚开展了胎盘绒毛及羊水细胞的基因分析,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参考文献

    1 Brusilow SW, Horwich A. The metabolic and molecular bases of inherited disease. 7th ed. New York: Mc Graw-Hill Inc, 1995. 1187-1232.

    2 杜传书,刘祖洞. 医学遗传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468-471.

    3 松田一郎. ォルニチントランスカルバミラ-ゼ欠损症.见:垂井清一郎,多田启也,主编.Molecular Medicine, Vol.32.东京: 中山医院,1995. 62-63.

    (收稿:1998-10-30 修回:1999-07-1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