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498339
胃癌根治术后CT随诊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年第12期
     作者:王兆平 周晓春

    单位: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CT室,江苏张家港,215600

    关键词:胃癌;外科手术;CT;B超;GI;胃镜

    苏州医学院学报991252 摘要 复习34例胃癌术后转移或复发的CT扫描所见,发现淋巴结转移19例,肝脏转移8例,其它器官转移10例,腹水征8例,局部肿块5例,其中残胃癌2例。32例同期B超发现转移或复发19例,13例未见异常。15例同期曾做GI及胃镜,发现吻合口复发1例,残胃癌2例。表明胃癌术后复发主要表现为淋巴结和脏器转移;CT扫描对转移征象检出较敏感。

    中图法分类 R735.2

    影响胃癌术后的预后因素主要为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的彻底性等[1]。传统的GI及胃镜对淋巴结和脏器转移不敏感;腹部超声由于受肠道积气等因素影响,对脏器受侵、腹水、后腹腔淋巴结等转移征象检出率有限。为此,笔者复习34例胃癌术后转移或复发的CT所见并与部分同期B超、GI及胃镜所见对比。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1996年6月~1999年2月因胃癌术后在我科行CT扫描检出转移或复发者34例。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38~72岁,平均55岁。原为胃窦部癌11例,胃体部癌4例,贲门胃底癌5例,胃窦胃体同时受累2例,均为中晚期癌,行根治术后常规化疗。12例外院手术资料不详。出现症状行CT者28例(82.4%),其中上腹隐痛、腹胀纳差、消瘦21例,消化道出血、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胸闷胸痛、腰痛、头痛、神情淡漠各1例。腹块2例;无明显症状6例(17.6%)。术后至发现复发时间为2~60个月,平均14个月。

    1.2 检查方法及结果

    1.2.1 CT扫描:34例共38次(最多3次),检查前30min和上台前分别口服2%泛影葡胺500ml、300ml。静脉造影注射总量100ml,速率1.5~2ml/s。取仰卧位,作10mm层厚常规扫描,注入50ml后作增强扫描,局部5mm加扫或延期扫描,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肝下缘及可疑病变部位。结果发现,淋巴结转移19例,其中纵隔及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后腹腔淋巴结转移13例,肝门及腹腔淋巴结转移5例;腹腔并后腹腔淋巴结转移3例,淋巴结大小1~5.5cm,肝脏转移8例,合并淋巴结转移5例;胰腺转移3例,合并淋巴结转移2例;网膜转移3例,合并淋巴结转移1例;局部肿块5例,3例合并淋巴结转移,2例为残胃癌复发;腹水征8例,5例合并脏器或淋巴结转移,3例仅表现腹水征;肺部转移并淋巴结转移、脑、盆腔、腰椎转移各1例。
, 百拇医药
    1.2.2 B超检查:32例同期行腹部及盆腔B超,发现后腹腔淋巴结转移8例,肝门及腹腔淋巴结转移2例,肝转移7例合并淋巴结转移4例,胰腺并淋巴结转移1例,腹腔肿块3例(合并淋巴结转移1例)。腹水征6例,其中3例合并腹腔脏器及(或)淋巴结转移,1例并盆腔转移。余13例阴性。

    1.2.3 GI、胃镜:15例同期GI或胃镜检查发现吻合口复发1例,残胃癌2例,残胃炎2例,余均未见异常。

    2 讨论

    胃癌术后随诊,过去主要采用胃镜或GI。这两种方法对残胃及吻合口粘膜病变较为优越,对淋巴结和脏器转移不敏感,而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以淋巴结和脏器为主,本组CT扫描阳性而GI及胃镜阳性仅3例,可见CT对胃癌复发或转移的检出率远高于GI或胃镜[2]。B超检查由于受肠道气体、超声手法等影响,对肝内结节、腹水、后腹腔淋巴结等转移征象的检出不及CT敏感。本组32例B超有13例未见异常,假阴性率43.75%。CT对肝内结节、腹水、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等征象的检出不但敏感且难以取代,肝胃韧带内、腹腔动脉旁、腹主动脉旁等淋巴结,CT最易显示且可靠[3]
, http://www.100md.com
    腹腔种植是胃癌术后复发和死亡的常见原因,本组8例腹水征患者中,3例仅有腹水表现而无其它转移征象。据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临床研究证明,只要在腹腔中找到癌细胞,不论施行D2、D3手术,均于2年内死亡[4]。因此应当重视胃癌术后病人腹水征的早期发现。

    胃癌术后CT随诊有助于鉴别诊断。淋巴结转移主要与后腹腔淋巴瘤、淋巴结结核鉴别。后腹腔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大多较局限,以肠系膜上动脉水平最多见,轻至中度增大,边缘不规整,常合并脏器或腹腔淋巴结转移,并表现出与淋巴引流的密切关系。后腹腔淋巴瘤则表现为淋巴结中至重度肿大,范围广且合并纵隔及浅表淋巴结肿大,且对放疗非常敏感。结核性淋巴结肿大位于腹腔、肠系膜内、脏器周围或后腹膜,可有钙化或干酪样变,CT对此敏感且可靠,故易鉴别。脏器转移主要与弥漫性原发性肝癌鉴别,前者表现为病灶多发、散在、大小相仿、明显边缘强化和“牛眼征”,常合并其它转移征象,极少发生门脉癌栓。后者表现为速升速降强化特征及门脉癌栓形成。两者不难鉴别。
, 百拇医药
    本组结果表明,CT对胃癌术后转移或复发的检出较敏感,并有助于鉴别诊断。故笔者认为,CT扫描可作为胃癌术后随诊的一种主要方法,结合胃镜、GI、B超,可及时检出复发,指导治疗。

    参考文献

    1 戴自英,等.主编.实用内科学(下册).第9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326

    2 周康荣,主编.腹部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38

    3 彭卫军,等.CT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临床放射学杂志,1997,16(6)∶352

    4 胡元龙.临床胃癌外科进展.临床外科学杂志,1998,6(1)∶5

    (1999年6月14日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