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蚌埠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498694
Meige综合征3例
http://www.100md.com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
     作者:蒋纯新 汤荟冬 王增

    单位:蒋纯新(安徽省六安市立医院内科,237006);汤荟冬 王增(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200025)

    关键词:眼睑痉挛;Meige综合征

    蚌埠医学院学报000133

    分类号:R 7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00(2000)01-0057-01▲

    例1 男,60岁。5年前出现左下口角不自主抽动,左眼不自主眨眼,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曾予安坦、左旋多巴治疗无效。2年前左面部抽动,颈后仰。经氟哌啶醇、氯硝安定治疗效果不佳。近1年症状加重入院。体检:面部不自主挤眉、眨眼、噘嘴,颈后仰,余神经系统(-)。头颅CT及MRI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给予千金藤啶碱,每天3次,每次2片,辅以氟哌啶醇1 mg,每天3次,口服,症状明显改善。
, 百拇医药
    例2 女,66岁。口面部不自主动作2年余,以口及下颌动作为主,噘嘴、卷舌,口齿不清。曾予泰必利、氯硝安定治疗好转;但同时出现上肢震颤、行走困难等,以诊断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而停药,症状复初。体检:口齿不清,口、下颌不自主动作。给予氟哌啶醇2 mg,每天3次;氯硝安定0.5 mg,每天3次;千金藤啶碱2片,每天3次,均口服,症状明显缓解。

    例3 女,56岁。7个月前出现间歇性睁眼困难,每次持续数秒,每周1~2次,以后发作频率进行性增加至每天2~3次。2个月前出现下颌抖动,口部出现不自主动作,继而出现平卧时颈向右摇动,睁眼困难加重,1个月前扩展到右上肢,出现右手搓丸样等动作,口唇、下颌动作及睁眼困难持续存在。体检:可见睁眼困难,口及下颌抖动,右手搓丸样动作,余体检正常。头颅CT(-)。给予氟哌啶醇2 mg,每天3次口服,氯硝安定0.5 mg,每天3次口服,症状得以改善。

    讨论 Meige综合征于1910年由Meige首先报道,好发于老年妇女,平均发病年龄60岁左右。眼睑痉挛多为首发症状,约占58%~77%,病变可局限在初发部位,亦可以不同速度和不同程度扩散至其他部位,表现为奇特多样的症状。完全型者除眼睑痉挛外,还有口、下颌等肌张力障碍;非完全型者则只有原发性睑痉挛,或只有单独的下颌肌、口面肌、舌肌、咽肌的肌张力障碍;有的甚至累及躯干与四肢。紧张时加重,放松时可好转或消失。本文2例以睑痉挛起病,半年或两年后扩展至颈及躯体,1例以口及下颌不自主动作起病。初期表现单纯睑痉挛,需与功能性睑痉挛、神经官能症鉴别;眼裂变小时,需与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鉴别;另外还要注意与口舌运动障碍、半侧面肌痉挛、干燥性眼炎等相鉴别。病因迄今不明,脑生化检查提示单胺系异常,但尚无明确结论。电生理研究认为,是中脑及基底核过度活化,使参与眼轮匝肌反射的脑桥髓内中间神经元过度活动所致;这一点已被上部脑干病变时,基底核及间脑梗死时可见到眼睑痉挛所证实[1]。药理学研究认为,纹状体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处于优势地位,胆碱系机能亢进或纹状体黑质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功能低下,使多巴胺受体超敏可能是其病理基础[1~3]。最新的毒理学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外广泛用于治疗Meige综合征的A型肉毒毒素能抑制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和cGRP、5-羟色胺、谷氨酸这些神经递质的释放,亦进一步提示该病可能与乙酰胆碱、多巴胺等增高有关[4,5]。虽发病机制不清,但治疗上却取得一定的成效。药物方面可单用多巴受体拮抗(如哌迷青、氟哌啶醇、泰必利、奋乃静、硫苯酰胺等)及多巴受体调节剂(如千金藤啶碱)、抗胆碱药(如安坦、苯甲托品等)、γ-氨基丁酸增强药(如氯硝安定、丙戊酸等);但这几类药合用效果更好。本文中有2例用千金藤啶碱疗效显著,亦有用氟哌啶醇、氯硝安定、泰必利治疗好转者。药物治疗无效者可应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法,国内外报道86.3%~98.9%有效,且复发少,是目前被公认最好、首选的治疗方法。■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蒋纯新(1962-),男,安徽六安人,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王慕一,杨玉华,高旭光,等.Meige综合征10例报告[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4,27(1)∶31.

    [2]史彩珍.Meige综合征3例报告[J].实用内科杂志,1993,13(2)∶125.

    [3]王元业.Meige综合征1例[J].临床内科杂志,1997,14(4)∶188.

    [4]郑锦志,程源深.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眼睑痉挛及Meige综合征124例临床观察[J].浙江医学,1997,19(3)∶143.

    [5]Pearce LB,First ER,MacCallum RD,et al.Pharmacologic characterization of botulinum toxin for basic science and medicine[J].Toxicon,1997,35(9)∶1373.

    收稿日期:1999-05-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