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发表园地
编号:10505760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北京中医 1999年第1期
     广西柳州市卫校附属医院(545005)

    林小武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综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粘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属中医“胃痞”范畴。1978年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胃癌前病变。积极治疗CAG,是阻断其向癌发展以减少胃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十多年来国内对CAG的中医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则方药、基础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试就近五年中医药对CAG的治疗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一、辨证论治

    1.辨证分型治疗 目前由于CAG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各地地域与气候相差较大、临床收集的病例数以及分型依据不同、证型规范化标准缺乏等原因,各家报道中对CAG辨证分型有较大差异。作者对近期20篇计1774例CAG辨证分型的论文进行统计,发现有18种证型,其中以脾胃虚弱(含虚寒)、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胃阴不足四型为多,占所有证型的68.6%,与过去的报道[1]分型情况相似。杨锋[2]采用辨证分型方法治疗CAG,胃阴缺乏用养阴和胃汤(含沙参、石斛、玉竹、山楂、丹参、玄参等);肝胃不和用舒肝养胃汤(含丹参、柴胡、茯苓、香附、黄芩、白术、佛手等);脾胃虚寒用温胃汤(含炒白术、炙黄芪、党参、茯苓、香附、山楂、良姜等);脾胃湿热用开郁化湿汤(含丹参、香附、白芍、神曲、扁豆、薏苡仁等);86例总有效率88.38%。张子理[3]把CAG合并中度以上异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68例辨证分为脾胃虚寒、肝胃不和、脾虚气郁三型,分别以黄芪建中汤、四逆散、香橼枳术汤加减治疗,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久病入络、虚久则瘀”的理论及胃癌前病变的病理特点,加入活血化瘀、解毒抗癌药,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达94.12%,异型增生逆转总有效率58.14%,肠化生逆转总有效率64%,HP阴转率88.8%。陈瑜等[4]将本病按脾胃虚弱(香砂六君子汤)、肝胃不和(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胃湿热(藿朴夏苓汤加减)、胃络瘀血(丹参饮加味)、胃阴不足(一贯煎加减)五型论治,治疗时间平均3.5个月。45例临床总有效率91.2%,胃镜改变总有效率77.78%。顾庆华[5]分湿热阻中、胃失和降(连朴饮加减),脾气虚弱、中焦气滞(香砂异功散加减),胃阴不足、濡降失司(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柴胡疏肝散加减)四种证型治疗CAG100例,近期临床治愈32例,显效56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100%。杨炳奎等[6]治疗80例CAG胃癌前病变,脾胃虚寒型以理中汤加味,肝气犯胃型以芍药甘草汤加味,结果临床有效率88.7%,胃镜有效率82.5%,病理有效率68.7%,同时使胃酸分泌增高。
, 百拇医药
    2.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 近几年根据健脾益气、滋阴养液和活血化瘀等法则为主分别拟定基础方,结合辨证、兼症及胃镜下微观辨证加减用药治疗CAG的报道颇多,具体有以下三种类型的基础方的治疗。

    (1)健脾益气为主的基础方治疗:此类方剂多以健脾益气药为主,辅以活血化瘀之品。朱士伏[7]用党参、丹参、黄芪、女贞子、薏苡仁、菝葜组方随症加减,治疗40例CAG,疗程3~6个月,治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单文龙等[8]以温润建中汤(含黄芪、丹参、党参、仙茅、百合、莪术、蒲公英等)加减治疗CAG124例,疗程3个月,结果显效105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16%。高寒等[9]自拟萎胃汤(黄芪、党参、甘草、白芍、莪术、桂枝或肉桂、参三七等)加减治疗CAG114例,疗程10~30周,总有效率76%。
, 百拇医药
    (2)活血化瘀为主的基础方治疗:林纬芬等[10]以延胡索、五灵脂、白芨、制没药、木蝴蝶、草豆蔻组成理胃散,随证加减治疗CAG134例,疗程6个月,痊愈68例,有效58例,总有效率94.03%。王惠芳[11]拟舒胃汤(含柴胡、枳壳、乌梅、赤芍、香附、三棱、莪术等)加减治疗CAG3~6个月,55例总有效率81.8%。梁成等[12]用胃炎方(肿节风、丹参、徐长卿、片姜黄、银花)随证加减,治疗伴肠化和异型增生的CAG94例,结果临床症状和胃粘膜病检分别显效30、40例,有效60、40例,无效4、12例,总有效率95.7%、87.2%。胃粘膜萎缩、肠化及异型增生均与治疗前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胃粘膜病检转阴率83.3%。

    (3)滋阴生津为主的基础方治疗:杨红卫[13]报道一贯煎加味治疗CAG40例,疗程3个月,总有效率92.5%。许道文[14]运用养津润胃饮(含沙参、花粉、玉竹、麦冬、半枝莲、佛手、乌梅等)加减治疗CAG90例,疗程6~30周。总有效率90%。张文卿[15]独辟蹊径,以补肾滋阴立法,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CAG50例,总有效率94%。
, 百拇医药
    二、固定方治疗

    固定方的使用看似有悖辨证论治原则,但近年大量临床研究报道表明,多数综合了健脾疏肝、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等法则组成的固定方剂能切中CAG错综复杂的病因病机,对各种证型的CAG确有较显著疗效。王文仲等[16]以软坚散结方药(三棱、莪术、山葱菇、九香虫、皂刺、花粉、生麦芽、鸡内金)治疗CAG伴胃结膜异型增生及肠化115例,总有效率98.3%,优于维酶素组(P>0.05)。其中两组胃镜病理总有效率分别为73.0%、43.3%(P<0.01)。刘道清[17]报道56例CAG用萎炎散(含当归、檀香、郁金、三七、白芨、黄连、鱼鳔胶等)与维酶素组治疗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89.3%、60%(P<0.01)。马伟民等[18]用红藤愈萎理胃汤治疗HP阳性CAG(红藤、公英、石斛、半夏、黄芩、丹参、黄连、乳香等),与西药组(丽珠得乐冲剂、庆大霉素片、甲硝唑片)各治疗30例,总有效率均为83.4%,HP阳性总有效率分别为96.7%、46.7%(P<0.01)。闰勤[19]对54例CAG用党参、茯苓、赤芍、生黄芪、丹参、白术、当归、制没药、枳壳、元胡、五灵脂组方,治疗1~8个月,总有效率96.55%。吴滇等[20]用健胃灵合剂(含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当归、三七、丹参、黄芪等11味,治疗CAG伴肠化和异型增生61例,与维酶素组对照,疗程6个月,结果临床总效率分别为91.8%、54.8%,胃镜疗效86.9%、51.6%,病理疗效77.0%、41.6%(P<0.01)。
, 百拇医药
    三、中成药治疗

    施玉湘等[21]报道以养胃冲剂治疗CAG105例,与猴菇菌片组对照,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6%(P<0.05)。郭喜军[22]用摩罗丹治疗CAG伴肠化200例,3个月1疗程。1、2及2个月以上疗程的治愈率分别为10%、19.5%和29%,症状总有效率达98.5%。沈玉明等[23]对90例CAG用胃舒康口服液(含党参、白术、姜半夏、甘松、莪术等)与胃复春片组30例对照治疗3个月,结果分别治愈36、4例,显效41、9例,有效9、10例,无效4、7例,总有效率95.6%、76.7%(P<0.01)。郝淑然等[24]用胃丹胶囊(含金钱草、公英、王不留行、丹参、菖蒲等)治疗CAG80例,与摩罗丹组对照,结果两组胃镜、病理活检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2.5%;86.25%、70%(P<0.05),症状消失率分别为91.18%、83.6%(P<0.05)。
, http://www.100md.com
    四、现状与展望

    综合近几年国内运用中医药治疗CAG的临床研究情况,辨证论治、固定方药及中成药等治法均获得了近似的、优于西药的疗效,提示胃腺体萎缩及肠化、异型增生均能逆转,展现了中医药在该研究领域的广阔前景,以下就目前治疗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谈谈个人的看法。

    1.亟待制订符合CAG病理、病证特点的辨证分型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的CAG辨证分型标准,临床上多数参照1989年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标准进行分型,多年来的工作表明,该标准未能准确反映CAG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病理及病证特点,因而出现目前文献中分型众多的不规范现象。为了进一步研究探讨CAG的辨证论治规律,应尽早制订出统一规范、符合CAG病理病证特点,并且便于临床操作的辨证分型标准。

    2.搞好严格的临床疗效科研设计 近几年文献报道CAG的疗效差别较大,其中有病例选择上的差异、疗效评定标准与疗程不一致等原因。针对某些报道对病例的胃腺腺体萎缩及肠化、异型增生的程度未加区别予以治疗统计,并将临床症状与胃镜、病理疗效综合评价这一现象,作者认为今后均应以胃镜、病理检查为准。将胃镜、病理检查结果量化,并与临床症状分别观察、统计疗效,以利于对照比较。此外,疗程不同,疗效有较大的差别。现代研究[25]证明,胃粘膜的再生、重建以及恢复机能约需3~5个月;有学者[26]曾比较了3个月及6个月的临床有效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于本病的治疗时间,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3~6个月,治疗期最少3个月,疗程太短,将影响其疗效统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鉴于临床科研设计上存在的随机、均衡、对照等方面的问题,不少有识之士提出本病的临床研究应尽量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法进行,以减少主观偏见及对疗效结论的影响。

    3.以提高临床疗效为中心,加强有效方药的研究 相对现代医学而言,目前中医药治疗CAG的研究成果令人鼓舞,但尚无重大突破。临床治愈的仍少,重度腺体萎缩及癌前病变的逆转率欠满意。今后应继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为中心,进一步探讨CAG的辨证论治规律,加强有效方药的临床验证和筛选,摸索出针对各个证型相应有效的固定处方和单方验方,并在此基础上搞好剂型改革,研制出服用、携带、保存方便的剂型,以适合CAG疗程较长的特点。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1998-07-2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