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500037
脑脓肿诊治89例
http://www.100md.com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
     作者:马云富 苏芳忠

    单位:马云富(河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脑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苏芳忠(河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脑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关键词:脑脓肿;诊断;治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000365 中图号:R739.41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0-2790(2000)03-S0039-02

    0 引言

    我科自1989/1998-12共收治脑脓肿患者89例, 约占全科同期住院患者的1.6%, 现就诊治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对象和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对象 本组89(男60, 女29)例, 年龄在1.5~65岁, 平均33.25岁, 其中多发或多房性脓肿19例. 脑脓肿的部位及分类见表1.

    病程3 d~2.5 a, 平均60 d. 临床表现: 轻型5例, 有脑局灶症状, 癫痫或低热, 无颅高压征; 中型56例, 有颅高压征, 有或无脑局灶症状, 癫痫或发热; 重型28例, 有意识障碍及有颅高压征或癫痫与发热.

    1.2 诊断与治疗方法 诊断依据临床表现与CT检查. 治疗采取: ①非手 术疗法; ②穿刺抽脓或导管持续引流术; ③脓肿切除术.

    表1 脑脓肿类别及部位分布 类别

    额叶

    顶叶

    颞叶
, 百拇医药
    枕叶

    小脑

    合计

    构成比/%

    血源性

    15

    9

    3

    0

    0

    27

    30.3

    隐源性

    20
, http://www.100md.com
    7

    3

    1

    0

    41

    46.1

    外伤性

    4

    4

    0

    0

    2

    10

    11.2
, 百拇医药
    耳源性

    0

    0

    6

    2

    3

    11

    12.4

    合计

    39

    30

    12

    3

    5
, 百拇医药
    89

    100.0

    构成比/%

    43.8

    33.7

    13.5

    3.4

    5.6

    100.0

    -

    2 结果

    2.1 诊断 全组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表现为边缘密度稍高的低密度影, 周围有水肿 带, 可见明显环影增强, 其中边缘光滑72例; 囊壁内面有密度结节9例; 表现为混杂密 度, 周围水肿, 呈均一强化3例, 脓肿断面面积为1.0~70.2 cm2, 平均19.5 cm2. 术前19例误诊为颅内肿瘤(21.3%), 其中误诊为胶质瘤15例, 脑膜瘤11例, 转移瘤3例. 18 例由术中确诊, 1例经病检证实诊断.
, http://www.100md.com
    2.2 治疗 非手术抗炎治疗5例, 均为轻型, CT扫描脓肿直径≤1 cm. 4 例1~8 mo. 复查C T见病灶缩小, 水肿带消失, 1例失访. 行脓肿切除59例, 其中3例先行穿刺抽脓术后因效 果欠佳而行切除术. 反复穿刺抽脓或导管持续引流术25例, 术后0.5~9 mo复查CT 20例, 行脓肿切除术5例, 治愈13例, 穿刺2例, 2例病变缩小或呈小结节状. 脓肿手术切除与穿 刺术两种方式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84例脑脓肿不同术式疗效比较 术式

    中 型

    重 型

    合 计

    手术例数

    死 亡数

    %
, http://www.100md.com
    手 术例数

    死亡数

    %

    手 术例数

    死亡数

    %

    切除术

    38

    0

    0.0

    21

    2

    9.5

, http://www.100md.com     59

    2

    3.4

    穿刺术

    18

    0

    0.0

    7

    4

    57.1b

    25

    4

    16.0

, http://www.100md.com     合计

    56

    0

    0.0

    28

    6

    21.4

    84

    6

    7.1

    bP<0.01 vs同种术式中型.

    84例中好转或治愈78例, 死亡6例, 其中多发或多囊脓肿死亡5例, 死亡原因: 术后 脑疝未缓解5例, 术后持续高热1例.
, http://www.100md.com
    59例脓肿切除术, 2例术后脑疝未缓解死亡, 余57例中50例术中脓肿未破裂, 3例有低热 , 47例康复占94%. 7例手术分离过程中脓肿破裂, 术后1例伤口感染, 3例发热(38℃以上 , 持续10 d以上, 2例康复占28.6%, 1例复发).

    术后行脓肿液常规细菌培养50例, 35例无细菌生长, 变形杆菌生长2例, 乙型链球菌3例 , 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 表皮葡萄球菌3例, 大肠埃希杆菌2例, 催产克雷伯杆菌2例. 病 理检查84例, 非特异性脓肿60例, 1肺吸虫性脓肿6例, 霉菌性2例, 结核性16例.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CT的应用, 脑脓肿的诊断已较 为容易. 然而, 隐源性脑脓肿由于缺乏感染病史, 不少患者的临床经过酷似颅内肿瘤, 加之脑脓肿CT表现的多样性, 有时

    难与脑肿瘤相鉴别, 给一些患者的术前确诊增加了难度. 有人认为脑脓肿的CT球影多规则 均匀, 肿瘤的环影多厚薄不均, 增强前后整个病灶、 囊壁及囊腔的CT值, 肿瘤较脓肿高 1倍; 这两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本组89例CT扫描中, 9例环影边缘有向内的结节性突起,3 例呈混杂密度或均匀密度, 均匀强化. 因此作者认为, 术前定性诊断确有困难时, 对非 重要功能区及深部的囊性病灶, 采用术中穿刺确诊, 病灶完整切除的方法亦可取得满意效果,但对于深部及重要功能区的囊性占位病变, 则可借助CT立体定向术进行定性诊断与治疗.
, 百拇医药
    脑脓肿的非手术治疗, 有实验表明, 许多抗菌素能很好地透过脓肿壁进入脓肿腔, 其浓 度可达到治疗水平. 但疗效与脓肿的大小及病程的长短有直接的关系,直径小于2 cm, 处 于脑炎期者效果甚佳. 本组有5例采用抗炎治疗, 4例效果良好, 1例失访. 我们认为:非 手术治疗应选择病程较短, 病灶体积在1 cm×1 cm×1 cm左右或部位深在, 有或无轻度颅 高压征及全身感染症状, 基本可排除肿瘤者为宜. 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脑脓肿的主要方法, 本组根据患者术前有无意识障碍分为中重两型, 采用穿刺抽脓或导管持续引流术, 两型病 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 其原因可能为行此种手术的重型患者多属脑疝晚期, 难以 承受复杂手术, 穿刺抽脓又不如切除术减压彻底, 其次脓肿往往涉及脑重要区域. 患者全 身中毒表现明显, 故病死率较高. 采用脓肿切除术, 两型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 5). 两种术式病死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因而可以认为在两种术式可供选择的情 况下, 应首选操作简便、 安全性高的穿刺抽脓或导管持续引流术, 尤其适应于小儿薄壁 脓肿或部位表浅者. 本组脓肿切除术中分离过程脓肿破裂与否对术后恢复有影响, 术中应 尽力避免脓肿破裂. 死亡的重要原因为术后脑疝未缓解或颅内感染扩散, 致使患者全身衰 竭, 因此, 尽早解除脑疝, 防止颅内感染扩散, 仍为改变脑脓肿预后的关键.

    作者简介:马云富(1963-), 男(汉族). 主任, 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 杨树源. 十年来脑脓肿诊治概论[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85;1(4 ):244-247.

    收稿日期:1999-04-23

    修回日期:1999-05-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