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眼视光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503808
隐形眼镜验配提高课程(第三讲)
http://www.100md.com 《眼视光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吕帆

    单位: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27

    关键词:角膜塑型镜;治疗应用;近视;治疗应用

    眼视光学杂志000323

    [中图分类号] R778.3;R778.1+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8-1801(2000)03-0189-02

    第三讲:RGP镜片的特殊应用:角膜塑型镜

    1 概念和原理

    角膜塑型镜(Orthokeratology,OK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隐形 眼镜,中央部平坦、旁周边较陡,镜片戴在角膜上后,通过眼睑的压迫作用和泪液的冲击和 按摩的作用,将角膜中央变平坦,达到降低近视度数的效果。
, http://www.100md.com
    角膜塑型镜片采用倒几何( Reverse Geometry)的设计方式,镜片的光学后表面曲率(基弧)比角膜平坦得多,镜片的 第二弧比镜片基弧陡峭,如图1所示。镜片的平坦基弧达到压平角膜中央形状,即将角膜中 央曲率半径变大,减低近视度数的作用;陡峭的第二弧可以帮助镜片中心定位,同时积 聚泪液,湿润角膜表面,增加镜片中心部分与角膜中央相互作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图1 镜片设计原理示意图

    角膜塑型镜是通过以下因 素的共 同作用达到矫治近视的效果: ①硬镜片 的机械压迫作用:一 定厚度的硬镜片且中央平坦,对角膜产生了一定量的机械压迫,使角膜变平坦。②按摩作用 机制:眼睑的活动引起镜片的活动,使镜片在角膜上产生类似于按摩的作用,导致角膜变平 坦。③液压机 制:镜片与角膜之间的泪液承受眼睑 和镜片传递的压力,形成均匀的液压,改 变角膜表面形状。④角膜形态因素改变:硬镜引起中央区角膜变平 坦,旁中央区角膜变陡峭 ,使角膜形态因素值接近零(球性)。
, 百拇医药
    2 局限性和问题

    2.1 减低近视度数的局限性 角膜塑型镜是通过镜片在角膜上的机械冲击或压迫,改变了角膜形状而达到降低近视度数的 目的,但角膜形状的改变存在一定的限度。角膜形状比较陡时,改变度数的幅度大些,角 膜形状比较平坦时,改变的幅度小。根据临床观察,OK镜平均能降低-3.00D左右(角膜形状 陡者最大限度能降低-5.00

    D左右,角膜形状平坦者最大限度仅下降-1.75D左右,甚 至更少) 。

    2.2 散光矫治的局限性 对于散光者的矫治更受局限,一般适合近视 散光在100度以下、顺规散光者(散光轴位在180度左右),而且一定还有两倍于散光度数的 球性近视度数。如果是单纯的近视散光,使用OK镜后会变成远视眼。若为逆规散光,则无 法达到有效的降低效果。

    2.3 保持镜的终身使用 人的角膜形状为近似圆弧形,OK镜将角膜中央区变平坦 而达到了近视矫正的目的,但是角膜是有“记忆"功能的,一旦停止镜片的配戴,没有了镜 片 的压迫,角膜很快就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近视度数又会回升,称为“近视回退"现象。因此 使用 OK镜达到矫治目的后,必须终生使用“保持镜",定期配戴,维持角膜的形状,巩固已获得 的近视下降度数。
, http://www.100md.com
    2.4 对角膜的潜在影响 角膜塑型镜验配不同于一般的隐形眼镜验配,它直接作 用于角膜并对角膜产生机械作用,角膜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问题,如角膜磨损、角膜上皮脱落 、镜片偏心压迫后造成的散光等,这些问题若能及时发现,可以通过调整镜片、配戴方式或 用药得以完善解决。但是许多角膜初期的变化常常不被配戴者所感知,因此只有通过定期随 访,及时发现问题,才能保证眼睛的安全。一般随访时间为:配戴后一周、两周,以后每一 个月查一次;若为夜戴式镜片,第一次配戴后的次日早晨需要检查。

    3 配戴者选择

    3.1 以下配戴者是比较理想的角膜塑型镜的人选:①理解角膜塑 型镜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问题和矫治的局限性;②明确动机和非常好的依从性;③近视度 数在-3.00D左右,散光低于-1.00D,并为顺规散光;④经济状况适合。

    3.2 以 下 近视者为非理想人员:①不切实际地认为该方法能将近视治愈;②眼部疾患,如感 染、炎症、其它角膜、结膜问题;③屈光不正大于-5.00D,散光为逆规,散光度数大于 -3.00D;④年纪小于12周岁;⑤依从性不良;⑥经济状况差。
, 百拇医药
    4 验配程序

    规范的验配程序是保证角膜塑型过程有效 和安全 的前提,可以根据临床的规范程序将整个过程分为以下阶段:①眼部健康检查和记录;②规 范验光;③角膜塑型镜试戴评价和预定;④随访和随访资料分析;⑤镜片调整和问题处理;⑥保持镜验配、使用和随访。

    4.1 眼部健康检查和记录 在该阶段,检查方法同一般的临床检测和记录。由于 角膜塑型方法是在正常角膜上进行,并有一些限制和潜在问题,需要配戴者的理解,因此, 从维护配戴者和验配医师的共同权益出发,应该有双方签字的治疗备忘录。

    4.2 规范验光 规范而准确的验光是矫治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矫治过程中疗效 的判断指标,在作初次检测时,我们可以采用电脑验光、检影验光、主觉验光,自矫治工作 开始后,由于角膜中央曲率和旁周边曲率变化规律的不同,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就无法得出 合理的判断,因此在矫治过程中和矫治以后的随访,必须使用主觉验光。
, http://www.100md.com
    4.3 角膜塑型镜试戴评价和预定 通过验配过程,确定镜片的几个重要参数。每 个生产镜片的实验室预定的镜片参数要求各不同,但基本需要确定的参数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镜片基弧(BC);②镜片光学区直径(OZD);③镜片的总直径(OAD);④镜片的度数; ⑤对于镜片的第二弧曲率和第三弧曲率,每一设计的品牌有其特殊性,验配者也可以根据实 验室提供的验配资料,根据镜片试戴评价,提出意见,实验室也可以作出相应的调整。

    镜片验配和参数确定程序:①镜片基弧(BC)的选择:BC是第一个要确定的参数 ,因为屈光度数和镜片直径的确定都基于BC。BC应该比最平坦的角膜中央曲率平坦1.0~3.0 D。具体的量取决于近视度数的大小。近视度数越大,起始BC越平坦。②镜片光学中心直径 (OZD):OZD很关键。通常为6.0mm。如果增大RGP的OZD,镜片配戴变宽松,减小RGP的OZD ,镜片配戴变紧。这与传统的角膜接触镜的情况不同。③镜片中心定位:在角膜矫形的实际 操作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镜片中心定位问题。理想的镜片中心定位始终是角膜矫形镜片需 要重视的问题。④镜片活动:瞬目时活动度1.0~2.0mm。⑤镜片总直径OAD:OAD取决于以下 因素:a.所选定的BC;b.睑裂大小;c.眼睑张力;d.可见虹膜直径,通常为10~10.5mm。⑥ 镜片屈光度数:与角膜中央曲率和所选用的镜片的BC有关。例如主觉验光是-2.00 D,BC比 角膜曲率平坦1.50D,那么镜片屈光度数是-0.50D。⑦镜片中心厚度:平光镜片的 中心厚度 大约是0.22mm,每增加1.00D的负度数,中心厚度减少0.01mm,每增加1.0D
, 百拇医药
    的正度数,中心 厚度增加0.02mm。通常大多数实验室会自动计算镜片的中心厚度。

    我们建议使用诊断镜, 因为诊断镜的使用可以提供比较直观的科学评价资料,为镜片参数确定提供了合理规范的途 径。图2示为试戴验配的一种情况。

    图2 验配的荧光图分析

    4.4 预定镜片 一旦确定了初戴镜片的参数,就给实验室提供参数齐全的定单。

    4.5 分发镜片 首先通过检测手段,测试预定镜片的参数是否符合预 定 要求。对被测者检查戴镜视力,裸眼视力,进行荧光评价。镜片中央区要存在直径约2.0~3 .0mm大小的荧光缺损区,旁中央区荧光充盈,还要有足够的镜片边缘抬起。瞬目时镜片活动 度为1.0~2.0mm。

    4.6 镜片适应 配戴者的矫治经历以下几个过程:a.适应期:是眼睛对镜片的 适应阶段,适应期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为配戴初戴镜片的刚开始数小时到第一周。b.矫治 变化期:角膜形状发生明显改变,裸眼视力得到提高,但是不稳定,存在波动情况。c.稳 定 期:角膜形状不再发生明显变化,裸眼视力没有进一步提高,视力比较稳定。d.巩固期: 在进入稳定期后,为了防止视力的回退,有计划地配戴镜片来巩固疗效。
, http://www.100md.com
    4.7 随访及其问题处理 由于角膜塑形镜片与角膜中央有直接机械压迫作用,在 矫治过程中必须建立完整的随访计划,及时发现角膜和矫治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一般将 随访时间定为:初戴(过夜配戴)后20分钟内、1周、2周、1月,以后每月一次。可能出 现 的问题有:①镜片需要更换:配戴角膜塑形镜片后,角膜曲率迅速被改变,随之会出现镜片 过紧,此时就需要更换新镜片,不然会出现角膜磨损等现象。②角膜问题:角膜染色、角膜 磨损;③诱发性角膜散光:因镜片偏心引起的角膜散光。

    以上问题都可以通过调整镜片配 戴、更换镜片、及时用药等得以解决。

    4.8 固定镜片 固定镜片(Ret ainer Lens):当达到矫治终点时,由于角膜具有弹性和记忆功能,为了维持有用的裸眼视 力,需要选用特定设计的镜片巩固疗效。并需要终身配戴。但配戴的时间长短和间隔时间 长短与年龄、原屈光度、矫治疗程等因素有关,因人而异。固定镜的配戴也需要定期随访。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吕帆,女,浙江温州人,现为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副教授、副主任医 师,主要从事视光学教育、临床和研究。

    收稿日期:2000-06-2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