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492409
儿童不明原因长期发热86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年第4期
     作者:沈莉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儿科,如皋226500

    关键词:发热;病因;儿童

    南通医学院学院000458 [摘 要] 目的:为探讨儿童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的病因。方法:对符合FUO诊断标准的8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86例经各种检查或特异性治疗确诊79例(91.86%)。病因为:感染性疾病54例(62.79%);肿瘤性疾病10例(11.63%);结缔组织病6例(6.98%);暑热症4例(4.65%);药物热3例(3.49%);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2.33%);出院时仍未确诊7例(8.14%)。结论:感染性疾病仍然是FUO的主要病因,其次肿瘤性疾病,尤其要提高对脑肿瘤的警惕;结缔组织病中风湿热比例明显下降。

    [中图分类号] R725.9 [文献标识码] B
, http://www.100md.com
    [文章编号]1000-2057(2000)04-0404-01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是儿内科临床的疑难病症,我科1993年1月~1999年8月收治FUO 8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6例中男39例,女47例。<1岁14例,~3岁21例,~7岁26例,~14岁25例。居住城镇者25例,农村61例。86例均为持续发热2周以上、腋温≥38℃,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后未能确诊的住院患儿[1]

    1.2 诊断方法 86例中有79例经有关检验及观察确诊。确诊方法:(1)血清学和(或)细菌学方法38例(44.19%);(2)体液或骨髓检查12例(13.95%);(3)影像学检查16例(18.60%);(4)临床过程和(或)治疗反应提示13例(15.12%)。
, 百拇医药
    1.3 结果 经各种检查或特异性治疗确诊79例(91.86%),病因为:(1)感染性疾病54例(62.79%)中伤寒18例,败血症14例,肺部感染11例,泌尿系统感染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骨髓炎1例,结核病4例。(2)肿瘤性疾病10例(11.63%)中急性白血病6例,恶性淋巴瘤2例,脑肿瘤2例。(3)结缔组织病6例(6.98%)中幼年类风湿病3例,川崎病2例,风湿热1例。(4)其它疾病9例(10.47%)中暑热症4例,药物热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5)原因未明7例(8.14%)。

    2 讨 论

    本组资料FUO的病因中,感染性疾病占62.79%,居首位,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似。其中伤寒、败血症、肺部感染计43例(79.6%)。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增多,L型细菌产生,以及早期使用抗生素、激素,使疾病的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热型和热程对FUO的鉴别诊断常不能提供肯定的指导意义。本组伤寒3例病程>3周血肥达氏反应仍为阴性而血培养阳性。本组14例败血症的致病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显示机会菌败血症比例增高,其体温多持续在约38℃。
, http://www.100md.com
    本组资料肿瘤性疾病10例(11.63%),位居第二。本组2例脑肿瘤均以发热为主诉,其中1例5岁男童不规则发热半月余,病初颇似上感,唯头痛、呕吐较顽固,神经系统体检、脑脊液检查正常,脑电图呈高度抑制,经头颅CT证实为左小脑肿瘤。病程中有发热史是小儿脑肿瘤的一个特有表现,这与小儿脑瘤恶性者多与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有关[1]。因此,需提高对脑肿瘤的警惕。

    结缔组织病在本组资料中为6例(6.98%),其中风湿热仅1例,此与王叶红[2]报道有明显不同,可能与链球菌感染后广泛早期使用青霉素有关。幼年类风湿病本组1例9岁女童,在排除引起类似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后诊断幼年类风湿病,停抗生素,予强的松口服治疗,1周后症状渐改善。

    本组病例中药物热3例,其致热药物为青霉素、新青Ⅱ、头孢噻肟钠。对接受药物治疗者,尤其在原有症状正改善而出现发热或用药过程中没有感染中毒症状而持续发热者,都应考虑到有药物热的可能性。停药24~48h后体温恢复正常可确诊。

    引起FUO的病因很多,但大部分病例仍是某些常见病仅表现不典型而已,因此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全面查体、选择针对性强的辅助检查,大多数FUO可最终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09.

    [2] 王叶红.小儿长期不明热140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1996,22(1)∶48.

    (收稿日期:2000-04-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