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498411
颅脑损伤伴低血压全身麻醉期间输液选择
http://www.100md.com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年第5期
     作者:赵志斌

    单位: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 连云港222000

    关键词:颅脑损伤;低血压

    苏州医学院学报000529 摘要 目的:在颅脑外伤合并低血压全身麻醉期间,探寻一种较为合理的输液方案。方法:将颅脑外伤合并低血压(80mmHg
    中图法分类号 R651.150▲
, http://www.100md.com
    颅脑外伤伴有全身多发性损伤时,多伴有明显的低血压(SBP〈90mmHg)。常见的病理改变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和脑缺血。在行颅内血肿清除或去骨瓣减压术时,如何正确地输液,以维持合适的动脉血压和脑灌注压,对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脑功能的损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此类病人的输液方法作一简单的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将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压(80 mmHg
    1.2 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用惠普 3046及DETEX监测仪监测动脉血压,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压(MBP)、心率、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呼气末二氧化碳(PEPCO2),吸氧去氮后依次静注芬太尼4μg/kg、乙咪酯(清醒0.4mg/kg、昏迷0. 1-0.3 mg/kg)、维库溴铵0.1 mg/kg后行气管插管,接 Drager麻醉机行机械通气,维持呼吸频率12次/分,潮气量根据PEPCO2调节,维持其在30~40mmHg之间。之后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置入导管测定颅内压。术中吸入笑气/氧气(50:50)混合气体和1.5%左右的安氟醚,间断推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整个术前操作约需 1小时。
, 百拇医药
    1.3 所有病例均开放两路以上静脉。第一、第二小时输液 1000ml,以后每小时输液500ml。组1均采用平衡液(林格氏乳酸钠液,简称平衡液组),组2采用血浆和平衡液各为50%(简称血浆组)。术中出血量估计小于 1000ml。血压如不能维持,则采用麻黄碱、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

    1.4 记录进手术室到术后四小时内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并计算脑灌注压(CPP=MAP-ICP)。

    1.5 所有数据行 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

    2 结 果

    2.1 56例病人中有52例血流动力学随容量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SBP、MAP升高的速度和幅度上,血浆组明显优于平衡液组(P<0.05)。
, 百拇医药
    2.2 4例患者因 SBP持续低于60mmHg( >20分钟),遂选用血管活性药物。有2例使用麻黄碱30-60 mg后,SBP即可维持在80mmHg以上,另有2例则需加用多巴胺静脉维持(5-15ug/kg /min)。

    2.3 二组颅内压在打开骨瓣前的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打开骨瓣后颅内压均呈大幅度的下降,显示出良好的手术效果。

    2.4 二组的脑灌注压在术中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去除骨瓣以后呈大幅度上升。血浆组显著优于平衡液组(P<0.05)。

    3 讨 论

    外伤后,由于大量的血液丧失导致有效血容量的不足,动脉血压下降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当血压下降的一定水平将可能导致机体重要脏器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导致该脏器功能不全。脑血流灌注取决于动脉血压和颅内压水平,动脉压过低、颅内压过高至一定程度将使脑灌注不足。颅脑外伤可引发颅内压增高,如此刻还伴有失血性低血压必将影响脑血流灌注,引发脑缺氧。
, 百拇医药
    颅脑损伤伴低血压在进行脑外科手术时,必须以多方面考虑。首先要重视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恢复,同时也应注重脑血流的变化。SBP应维持在90mmHg以上,CPP应尽量维持在70~80mmHg之间[1]。合适的补液是恢复正常循环必备措施,对脑外伤病人的补液需充分考虑到以下因素,①补液量;②补液速度;③补液的品种,所补充的液体能较快地恢复循环功能,维持合适的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且不进一步增加颅内压。

    本研究中,采用了全部的晶体液(即平衡液组)和胶体晶体液混合使用(即血浆组)这两种方法,结果证明血浆组的补液效果即提升血压的效果明显优于平衡液组。晶体液进入体内后,随着晶体自由地进出血管壁而极易将补充入血管内的晶体液分布至血管外组织间隙;血浆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质(主要是白蛋白),不易透过血管壁。因此,补充进入血管的血浆能停留在血管内维持有效的胶体渗透压,同时也将液体留在血管内,这就是血浆组的补液效果由于晶体组的原因所在。

    本研究中,两组病人的颅内压在打开骨瓣前无明显的变化,在打开骨瓣后颅内压明显下降,但以后有维持稳定的状态。从理论上讲,由于晶体较易通过血脑屏障,大量补充晶体液在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同时存在增加颅内压的危险性,但在本研究中未能显示此中现象,也许这表明合理地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对颅脑外伤病人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颅脑外伤伴低血压病人给予一定的血浆可更快地提高病人的血压从而有利于防治脑缺血,同时,合理地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对颅脑外伤病人是安全的。

    参 考 文 献

    [1] Miller JD , J. Neurosurg,1981;54:289

    2000年1月10日收稿

    2000年4月10日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