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宁夏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498203
886例全层抽线缝合阑尾切口的临床探讨
http://www.100md.com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
     作者:徐力维 安治州 范杰

    单位:(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外科,银川 750001)

    关键词:阑尾;抽线缝合;切口感染

    宁夏医学院学报000518 摘要:探讨全层抽线缝合对阑尾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了886例阑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发生切口感染占3.27%,其中化脓性和坏疽穿孔阑尾炎分别为3.12%和7%,2例出现切口疝。表明全层抽线缝合法对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减轻皮下硬结、异物感有一定意义。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486(2000)05-0350-02

    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传统的关闭阑尾切口分五层依次缝合。我院外科自1989年3月起对阑尾切口缝合方式进行改进,截至2000年3月实施了886例阑尾切口全层抽线缝合,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886例阑尾炎全部为住院患者,男368例、女518例,年龄在2~50岁之间,以病检结果为依据,单纯性阑尾炎258例,化脓性阑尾炎416例,坏疽穿孔阑尾炎212例(其中42例放置引流),术后静滴甲硝唑和氨基甙类抗生素3~5d,平均住院时间7.58d。

    2 方法

    取麦氏切口,长约3~5cm,皮下小出血点仅钳夹一般不结扎止血,阑尾切除后不缝合腹膜,中间第一针用4号丝线自切口缘一侧将针线穿入皮肤、皮下及腹外斜肌腱膜,并自腹外斜肌腱膜下穿出,“U”形缝合腹横肌及腹内斜肌,并自切口缘另一侧穿出腹外斜肌腱膜皮下与皮肤表面(图1)。腹外斜肌腱膜、皮下及皮肤亦用4号丝线做“8”字形缝合(第二针和第三针图2)。术后伤口压砂袋6h,3d换药,7~8d拆线,切口内不留缝线。
, 百拇医药
    图1 “U”形缝合肌层示意图

    图2 “8”字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示意图

    注:三针缝完后,先中间后两边打结

    3 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258例切口无感染,化脓性阑尾炎416例感染14例,坏疽穿孔212例感染15例,全部切口感染病人经4~7d换药后痊愈,无慢性窦道形成。术后3月~半年切口软化,无硬结与异物反应,2例45岁女性肥胖患者术后3月内发生切口疝。本组切口感染率为3.27%(29/886),而化脓性和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分别为3.12%(14/416)和7%(15/212)。

    4 讨论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0%~30%,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可高达14.4%~67%[1]。近几年随着术后抗生素普遍应用,切口感染率不断下降,可以使单纯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为零。穿孔或坏疽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在10%以下[2]。影响阑尾切口感染因素很多,腹壁各层次缝线也是造成切口感染的原因之一,特别是丝线,细菌一旦渗入其中,可作为一种异物和感染源长期存在,尽管全身大量使用抗生素,也并不能杀灭线结内的细菌。一次性关闭切口较分层次缝合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腹壁各层无线结减少了细菌滋生的环境,不缝合腹膜对伤口潜在感染起到了内引流作用。即使切口发生了感染,由于没有固定深层(如腹膜)的污染缝线,经换药后也很容易治愈。
, 百拇医药
    全层抽线缝合阑尾切口尤其适用于化脓性和坏疽穿孔性阑尾炎,较为明显的降低切口感染率。但本组术后3月内出现2例切口疝提示:对于切口长、45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男性、身体过度肥胖、腹壁肌层薄弱者、合并妊娠的腹壁均不易采纳该种缝合。

    参考文献:

    [1] 汪中波.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因素与预防措施[J].实用外科杂志,1993,13(2):115

    [2] Krukowski ZH Preventing wound infection after appendectomy a review[J].Br J Surg,1988,10:1023

    收稿日期:2000-05-1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