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498460
小肠血管性病变的临床与DSA表现分析
http://www.100md.com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年第6期
     作者:卢又燃 吴伟成 王祁 朱文玉

    单位:苏州医学院附属三院放射科,江苏常州,213003

    关键词:小肠;血管性病变;肠出血;DSA

    苏州医学院学报000634 摘要 分析10例小肠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及DSA表现。认为根据其临床特点和DSA表现,可作出正确诊断。

    中图法分类号 R735.3204

    小肠血管性病变临床上少见,但却是引起小肠出血的原因之一。文献[1]报道国内约占2%~20%,国外占70%~80%,因其位于粘膜下,常规X线和内镜检查,均难以发现,诊断较难。近年来,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的应用,使该病容易发现和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本文总结了10例临床及DSA表现特点,现分析报告于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21~68岁,平均50.1岁。临床症状均为消化道出血,其中5例为反复发作性黑便,3例为近期间断性便血,2例为急性下消化道出血(>1500g/d)。合并SLE 1例,Ⅱ型糖尿病1例。在DSA检查前作胃镜、结肠镜检查6例,消化道钡透检查7例,其中1例ECT示有小肠出血,其余各项检查均为阴性。

    1.2 DSA检查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插入5-6F“C”形导管或肝管,分别行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下动脉选择性造影。造影剂为30%~40%欧乃派克300 10~20ml,速度为4~6ml/s,曝光时间包括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图像采集处理采用GE公司的DLX型DSA机。

    1.3 结果

    1.3.1 病变部位特点 位于空肠5例,回肠4例,空肠伴结肠多发1例。4例经手术证实,6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典型血管造影特点作出诊断。10例中,血管畸形9例,毛细血管瘤1例。
, http://www.100md.com
    1.3.2 DSA征象 (1)肠壁出现异常增多的细小血管,成堆或成丝,结构紊乱。本组7例。(2)供血动脉轻度扩张,动脉分支末端有不正常的血管丛。本组3例。(3)引流静脉早显,肠壁内静脉扩张迂曲,本组2例。(4)肠壁出现点状、斑点状造影剂浓集或造影剂外溢显示整段肠管。本组3例。

    2 讨论

    我国小肠血管性病变引起小肠出血比例较国外报道低,可能与我国小肠镜等特殊检查开展不普遍有关[1]。林三仁等[2]将血管性疾病分为:血管畸形、血管肿瘤及其他血管疾病(如Dieulafoy病变等)3大类。

    血管性病变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血管本身的异常或系统性疾病或某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之一[3]。Boley等[4]认为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血管退变导致的病变,反映在临床上以年龄大的患者发病为多。本组2例分别合并SLE和糖尿病,可能与这两种疾病引起细小血管局部血液动力学改变,促使先天性畸形血管出血。病理上,血管性病变可见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血管增粗、扩张、迂曲,大部分仅有内皮细胞层,多属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可见血管瘤及瘤样增生。此类粘膜是其表面形成浅溃病、合并出血的直接原因。该病在整个小肠无特别好发部位,呈散发。
, http://www.100md.com
    因小肠冗长,活动度大,且肠蠕动及器官组织间重叠等影响全面而细致的检查,胃、十二指肠镜及结肠镜可排除上、下消化道出血,尔后应用肠系X线检查,小肠镜、DSA直至剖腹探查等综合性手段进行诊断,其中DSA是目前临床唯一可靠的或是最重要的方法[5,6]

    因DSA可以利用同一部位造影前后2次成像相减原理单独显示血管结构,排除了其他组织结构的干扰,且使造影剂从动脉到毛细血管至静脉期是一个动态造影过程,可充分显示各级血管结构,又较常规血管造影时间短,且造影剂用量少。血管造影的时机和技术是两个决定性因素。Browder[7]研究发现,如出血后推迟6h造影,将导致28%的病例难以找到出血部位。所以,对于急性消化道出血,需急诊行动脉造影检查。本组2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均造影显示出血点,对于出血停止者,如无禁忌证,可行出血诱发试验,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血管性病变的血管造影表现,最有意义的征象是肠壁系膜侧出现聚集成堆的异常血管,供血动脉迂曲扩张,而肠段的染色显影,引流静脉的早显,可协助诊断本病。
, http://www.100md.com
    虽然DSA可敏感地显示本病,但对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性仍较差,主要需与小肠的炎性病变和肿瘤相鉴别。如能较好地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检查方法,多可作出正确诊断。)

    参 考 文 献

    [1] 王崇文.小肠出血.中华消化杂志,1997,17(2)∶63

    [2] 林三仁,丁士刚.肠道血管畸形和发育不良.见:潘国宗,曹世植,主编.现代胃肠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314

    [3] 鲁重美,吕农华,钱家鸣,等.小肠血管病变合并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附16例报告.中华消化杂志,1997,17(2)∶66

    [4] Boley SJ,Sammartano R,Adams A,et al.On the nature and etiology of Vascalar ectasisa of the colon.Gastroenterology.1977,72∶650
, 百拇医药
    [5] 王南下,王家马 龙,田得安,等.小肠出血诊断问题的探讨.中华消化杂志.1997,17(5)∶260

    [6] 邵国良,陈卫昌,倪才方,等.胃肠道血管畸形的临床与DSA特征(附11例分析).临床放射学杂志,1997,16(5)∶302

    [7] Browder W,cerise FJ,Litwin MS.Impact of emergency angiography in masire lower gastronintestinal bleeding.Ann Surg,1996,204∶530

    (1999年9月23日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