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501346
山茛菪碱对大鼠移植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00年第2期
     山茛菪碱对大鼠移植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马凯 卜献民 戴显伟 李延钧 王亮 戴阳

    摘要 目的:利用山茛菪碱具有稳定细胞膜和抗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在低温保存期间用山茛菪碱对移植肝脏进行保护,从而改善移植肝脏的质量。方法:建立大鼠下腔静脉内分流法自体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动态观察肝脏氧自由基及酶学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用山茛菪碱可减少再灌流后脂质过氧化物酶(LPO)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下降,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再灌流前应用山茛菪碱能减少再灌流后氧自由基的产生,可减轻缺血—再灌流对移植肝脏的损伤。

    关键词:肝移植 氧自由基 山茛菪碱

    肝移植早期并发移植肝术后无功能(PNF)的发生率为2%~23%[1],其发生原因与移植肝组织缺血缺氧-再灌流损伤有极为密切的关系[2]。近年的体外研究发现山茛菪碱具有稳定细胞膜和抗氧自由基的作用[3-4]。本研究通过在移植肝脏保存期间,保存液中加入山茛菪碱,以达到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
, 百拇医药
    材料与方法

    1.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5]:上腹正中切口,切断肝周各韧带,充分游离肝脏,切开肝下下腔静脉(IVC),内置“卜”字型三通管,上端超过肝上缘5mm,结扎IVC切口上下端;阻断肝动脉;切断门静脉,其远端与“卜”字型三通管另一口连接,行门-腔静脉临时性分流;使下腔静脉及门静脉血液经管内回流至心脏。近端插管注入含肝素1mg的生理盐水5ml,在肝上内置管处临时结扎肝上下腔静脉(SVC),打开IVC切口上方结扎线,经门静脉持续低温灌洗,使保存液从内置管外经IVC切口流出。灌洗保存液以0~4℃乳酸林格氏液为基础液,每升加地塞米松10mg,ATP100mg,胰岛素100U;各种实验因素处理后,再灌流前用36℃血定安(琥珀酰明胶)40ml经门静脉(PV)注入,使肝脏复温,取出“卜”字型三通管,套管法连接门静脉,解除肝动脉阻断,修补IVC切口,恢复肝脏再灌流。肝脏在体持续灌洗低温保存4h,灌注压力为90~100cmH2O,流速8~12ml/min。
, 百拇医药
    2.实验动物选择与分组:选用Wistar系雄性大鼠20只,体重(300±30)g,鼠龄10~12周。将20只大鼠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只。实验组在灌洗保存液中加入山茛菪碱40mmol/L,对照组不加山茛菪碱。

    表1 山茛菪碱对大鼠肝脏氧自由基动态变化的影响(x±s)

    检测时间

    检测项目

    LPO(nmol/100mg)

    SOD(nU/mg)

    GSH-Px(nU/mg)

    实验组

    对照组
, 百拇医药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血流阻断前

    48.50±2.53

    53.80±2.19

    109.70±4.23

    105.00±7.33

    81.70±1.49

    78.70±1.59

    再灌流前
, 百拇医药
    61.10±5.12

    72.30±2.44

    100.20±5.66

    97.60±6.35

    75.50±1.65

    72.50±0.61

    再灌流后30min

    164.40±10.55

    273.30±14.61

    72.50±5.60

    55.10±6.47
, http://www.100md.com
    56.80±1.86

    49.30±2.48

    再灌流后60min

    142.40±11.35

    242.40±11.92

    61.50±6.99

    43.10±6.61

    49.90±2.60

    41.60±3.08

    注:每组检测例数均为10只

    表2 山茛菪碱对大鼠肝脏酶学的影响(x±s)
, http://www.100md.com
    检测时间

    检 测 项 目

    ALT(U/L)

    LDH(U/L)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血流阻断前

    255.50±0.86

    234.50±1.46

    2918.00±11.76
, 百拇医药
    3191.00±11.16

    再灌流后60min

    1252.76±30.91

    2649.50±38.24

    7771.00±76.39

    13058.00±89.89

    3.样本的采集与检测:肝血液阻断前、再灌流前及再灌流后30min、60min各取肝组织500mg,测肝组织中SOD(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法)、GSH-Px(DTNB比色法)、LPO(硫代巴比妥酸法)。在肝血流阻断前及再灌流后60min各取下腔静脉血1ml。测血清中ALT(连续检测法)、LDH(连续检测法)。

    4.统计分析:各指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 果
, 百拇医药
    1.山茛菪碱对肝脏氧自由基动态变化的影响:肝脏血流阻断前、再灌流前和再灌流后30min、60min的LPO、SOD、GSH-Px的动态变化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见表1。而且再灌流后30min、60minLPO的增加和SOD、GSH-Px的下降,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说明氧自由主要产生于再灌流后,但用山茛菪碱可减少LPO的增加和SOD、GSH-Px的下降。

    2.山茛菪碱对再灌流后肝脏酶学的影响:肝脏血流阻断前与再灌流后60min之间比较,血清ALT、LDH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再灌流后60minALT、LDH明显增高,见表2。再灌流后60min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ALT、LDH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照组ALT和LDH明显增高。说明再灌流可使肝细胞受损伤,但山茛菪碱可减轻这种损伤。

    讨 论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是肝移植基础研究的重要实验方法。1973年Lee首次报道了大鼠原位肝移植,但手术时间长,难度大、成功率低,因此任何减轻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在移植技术上的改进措施都具有重要意义。1980年Miyata[6]改用袖套法吻合SVC、IVC、PV获得成功,显著地缩短了无肝期。然而,大鼠下腔静脉管壁薄,SVC部位较深且固定,应用不当会发生袖套扭转、脱落及静脉张开不全,导致静脉回流不畅等并发症,但手术成功率仍较低。本模型避免了手术难度较大的SVC、IVC、肝动脉、胆总管的吻合,简化了手术的难度;灌洗保存前经PV注入盐水,可驱使肝内血液进入血液循环,相当于自家输血,增加手术耐受力;肝脏在体低温保存期间保持下腔静脉及PV血流通畅,肝脏低温保存期间及再灌流后血液循环动力学稳定,其余手术步骤与异体原位肝移植完全相同。本模型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重复性好,可排除血管吻合技术上的困难及排斥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动物个体之间各处理因素所得结果的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氧自由基损害和微循环障碍是移植肝术后无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1-2]。近年的体外研究发现山茛菪碱具有稳定细胞膜和抗氧自由基的作用,对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4-5]。本研究是在低温保存期间用山茛菪碱对移植肝脏进行保护,结果显示:山茛菪碱对低温保存期间的LPO、SOD和GSH-Px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减少肝脏再灌流后LPO的产生,阻止SOD和GSH-Px的下降,其结果与血清ALT和LDH改变相同步。在缺血-再灌流时,细胞内Ca2+增多,激活Ca2+依赖性蛋白酶,Ca2+依赖性蛋白酶可使黄嘌呤脱氢酶转为黄嘌呤氧化酶(XOD),再灌流时大量O2的供应,次黄嘌呤、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通过有氧氧化途径产生尿酸,同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而山茛菪碱抗氧自由基作用的机制是与Ca2+发生拮抗作用,从而抑制黄嘌呤脱氢酶向黄嘌呤氧化酶转化,减少再灌流时次黄嘌呤、黄嘌呤产生的超氧阴离子,间接达到抗氧自由基的作用,减轻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稳定细胞膜,从而减轻再灌流时的肝脏损伤[4]
, http://www.100md.com
    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62280)

    作者单位:马 凯(110003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肝胆外科)

    卜献民(110003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肝胆外科)

    戴显伟(110003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肝胆外科)

    王 亮(110003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肝胆外科)

    戴 阳(110003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肝胆外科)

    李延钧(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肿瘤科)

    参考文献

    [1]Claven PA, Harvey PRC, Strasberg SM, et al. Preservation and reperfusion injuries in liver allografts. Transplantation, 1992, 53:957-978.
, http://www.100md.com
    [2]Ploeg RJ, D'Alessandro AM, Knechtle SJ, et al. Risk factors for primary dysfunction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multivariate analysis. Transplantation, 1993, 55:807-813.

    [3]赵世民. 茛菪碱类药物的抗氧自由基作用. 微循环技术杂志, 1993, 3:166-167.

    [4]孙晓青,谢桐,徐达,等.环孢素及山茛菪碱对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酶释放的影响.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5, 16:270-272.

    [5]马凯,卜献民,戴显伟,等.下腔静脉内分流法大鼠自体肝原位移植模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98, 27:356-358.

    [6]Migata M, Fischer JH, Fuhs M, et al. A simple method fo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rat: cuft technique for three vascular anastomoses. Transplantation, 1980, 30:335-34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