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501675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http://www.100md.com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年第3期
     沈洪

     关键词:早期静脉溶栓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1912年Herrick首先描述了急性冠状动脉(冠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提出冠脉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原因,但这一重要发现当时并未引起重视,遗憾的是在此后半个世纪这一学说都被否认。80年代DeWood等在AMI早期施行了冠脉血管造影,并证实在胸痛症状出现4小时内,与心肌梗死相关的冠脉完全闭塞。此后Rentrop成功地对AMI患者实施冠脉内链激酶(SK)溶栓治疗,从此宣告了AMI的治疗从预防、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进入到以减少梗死范围及心室重构,突出挽救心肌为目的的溶栓治疗时代。

    1 早期溶栓治疗的作用与意义

    80年代以来,国际多个大型临床试验证实,溶栓治疗可降低AMI病死率30%以上。可以通过溶解血栓、增加心肌血流、改善氧供使梗死范围缩小;通过防止血管再阻塞或减少心肌氧耗预防再梗死;通过降低心脏负荷,改善缺血损伤区的血供预防梗死范围扩展及心室重构,从而使AMI的临床治疗水平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
, 百拇医药
    1.1 溶栓对病死率影响的随机临床试验:SK治疗心肌梗死试验(GISSI)和国际心肌梗死生存试验-Ⅱ(ISIS-2)证实,SK可使AMI患者的病死率降低20%~25%,并提示病死率下降趋势至少持续1~2年。国际最大的溶栓试验ISIS-3比较了S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茴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3种溶栓剂的疗效,5周病死率分别为10.5%、10.3%和10.6%。溶栓治疗试验汇总资料表明,0~6小时溶栓组0~35日病死率为8.7%,较对照组11.1%降低了24%;7~12小时组病死率11.0%,比对照组12.6%也降低了15%;>13小时组病死率10.0%,比对照组10.5%降低了4%。对左室功能影响的多个随机试验结果提示,溶栓治疗可增加左室射血分数2%~6%。冠脉早期再灌注治疗减少病死率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①缺血损伤的心肌早期再灌注可直接挽救濒危心肌组织,限制梗死范围。动物实验资料提示,冠脉闭塞后4~6小时才出现心肌坏死,若尽早实现再灌注对挽救心肌至关紧要。②较晚期再灌注多可出现AMI后继发性梗死区域的心肌扩张。③大范围心肌梗死将在数周内出现心室重构,相关冠脉的再通将对心室重构产生有益作用。显然,溶栓治疗只有尽早期开始,在AMI后数小时内实施才能取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 百拇医药
    1.2 溶栓指征的扩大:曾制定持续胸痛发作<6小时,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年龄<70岁者适合溶栓治疗。随着大规模溶栓临床试验的开展,发现溶栓治疗对发病时间>6小时、年龄>70岁者亦有效果,其疗效虽不如适合溶栓指征患者显著,但仍有临床价值。其可能机制:①较晚时间的再灌注亦可预防梗死扩展和促进愈合;②人冠状血管闭塞的间歇性可延长心肌细胞的生存;③冠脉侧支循环可延长心肌细胞存活;④症状出现时间差别,缺血或严重胸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能由不完全冠脉闭塞引起,有症状时并未发生冠脉完全性闭塞和心肌梗死。晚期溶栓治疗的有效机制并非是挽救了濒危心肌,而是减少梗死后坏死瘢痕的伸展和左心室重构。左心室的扩张可能是决定梗死后预后不良的最重要因素。左心室明显扩张者病死率较高,预后差。有研究证实,梗死相关冠脉的再通和开放,即使未能挽救心肌,仍可减少左心室的重构和扩张,降低发生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倾向,增加缺血心肌区域的侧支循环。如患者心肌发生梗死后仍持续有胸痛和ST段抬高,即使超过“时间窗”,在延迟至24小时后才开始溶栓治疗,仍可能产生有益作用。老年AM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已证实,早期溶栓治疗能降低老年AMI患者的病死率和保护左心室功能。GISSI试验中,65~75岁组AMI患者病死率SK组较对照组减少了28%;>75岁组则较对照组减少18%。
, 百拇医药
    1.3 其它因素的影响:曾有心肌梗死史溶栓组与对照组0~35日病死率分别为13.2%和14.6%,无心肌梗死史的2组则分别为8.7%和10.8%。有糖尿病史溶栓组与对照组0~35日病死率分别为14.0%和17.5%,无糖尿病史的2组则分别为9.1%和10.9%。有高血压史的溶栓组与对照组0~35日病死率为11.9%和11.3%,无高血压史的2组则分别为9.2%和11.2%。男性溶栓组与对照组0~35日病死率为8.2%和10.1%,女性的2组则分别为14.3%和16.5%。心电图ST段抬高者溶栓组0~35日病死率比对照组减少22%,有束支传导阻滞者则减少25%,但对ST段下降及其它异常者影响不大。

    1.4 溶栓治疗的不良反应:①冠脉再闭塞和心肌再梗死的7个试验均提示t-PA轻微增加了再梗死率;ISIS2试验中观察到阿斯匹林可减少再梗死的发生。② ISIS2试验中SK组溶栓后严重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可能与肝素有关,而与阿斯匹林无关。北欧早期溶栓试验(ASSET)中t-PA(并用肝素)严重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③ISIS2试验中SK组低血压和(或)窦性心动过缓和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④在大多数SK溶栓试验中,第1日治疗组死亡人数多于安慰剂组,有死于心律失常的,但大多死于心肌出血和心脏破裂引起的心电机械分离。也有试验显示溶栓治疗可减少心室颤动及心脏停搏发生。
, http://www.100md.com
    2 溶栓药物临床应用与选择

    临床常用的溶栓药物有SK、尿激酶(UK)、t-PA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APSAC、尿激酶前体(Pro-UK)以及蛇毒抗栓剂等。溶栓剂临床应用的选择应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结合其临床再通疗效、作用特点、不良反应、经济负担能力、治疗中价格与效益比,并参考大型临床试验提供的效益与危险比等综合因素来决定。

    2.1 SK:通常采用方法为150×104 U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于1小时内静脉输入,全球应用链激酶和t-PA治疗闭塞冠脉临床试验(GUSTO-1)造影研究表明其90分钟再通率为54.0%。我国研制的重组链激酶(rSK)已经临床验证,表明其可作为新的安全、有效的溶栓药。

    2.2 UK:UK因价格因素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多的溶栓剂,国外临床试验较少,因其无抗原性和致热原性,可多次重复静脉推注。我国目前常用的给药方案为(150~200)×104 U溶于100 ml生理盐水,30分钟内静脉输注。其临床指标评价再通率为67.3%,冠脉造影证实90分钟再通率为53.0%。
, 百拇医药
    2.3 rt-PA:目前西方国家普遍应用rt-PA 100 mg静滴90分钟的溶栓治疗方案。结合东、西方人群凝血活性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及我国脑出血发生率高于西方的特点,国内采用小剂量(50 mg)rt-PA与UK治疗AMI对比(TUCC)研究,配合静脉应用肝素,在rt-PA用药前静注肝素500 IU,rt-PA输注完毕后即静滴肝素1 000 IU/h。90分钟冠脉造影通畅率为79.3%,TIMI 3级48.2%,明显高于UK组(分别为53.0%和28.0%),轻度出血发生率rt-PA组高于UK组。

    2.4 APSAC:其作用具有相对选择性,半衰期长达120分钟,单次注射可使作用持续4~6小时。根据APSAC溶栓治疗AMI临床试验-2(TEAM-2)研究,APSAC 5 mg于2~5分钟内静注,早期冠脉再通率为72.1%。

    2.5 重组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scu-PA)或Pro-UK:r-scu-PA在体内的半衰期为7~8分钟,其纤溶活性小于SK,高于rt-PA。在欧洲r-scu-PA和rt-PA治疗MI研究(SESAM)中r-scu-PA的90分钟冠脉通畅率与rt-PA相仿(分别为79.9%和81.4%),再闭塞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 http://www.100md.com
    2.6 新一代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突发体:①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r-PA)是t-PA的缺失突变体,突变导致半衰期延长至18分钟,其90分钟冠脉造影通畅率(85.2%)高于rt-PA(77.2%)。②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NK-t-PA)是t-PA的突变体,其从血浆中清除较rt-PA慢4倍,允许单剂静脉冲击量给药;其纤维蛋白特异性较t-PA强14倍,使之靶向性作用于梗死相关的血栓,而减少系统性纤溶酶原激活;对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L-I)的去活性抵抗力较t-PA强80倍。③Lanoteplase(nPA):是t-PA缺失和点突变体改变的分子,半衰期延长至约37分钟,可单剂量静注。

    2.7 重组葡萄球菌激酶(r-Sak):Sak最突出特性是高度的纤维蛋白选择性,有纤维蛋白存在时Sak在血栓表面高度抵抗α2抗纤溶酶的中和作用,从而使纤维蛋白降解发生在血栓局部,而限制系统性纤溶酶原激活。在STAR临床试验中给予r-Sak 10 mg或20 mg于30分钟内静滴,给药后90分钟达到TIMI 3级血流者r-Sak 10 mg组为50.0%,20 mg组为74.0%,rt-PA组为58.0%。用15 mg静脉冲击量给药5分钟内注入,30分钟后再重复静注15 mg,90分钟TIMI 3级者达到68.0%,而rt-PA组为57.0%。r-Sak作为异性蛋白,用药后会激发免疫反应,大多数患者在用药2周内产生抗体,持续至少7个月,但这些抗体是否会产生变态反应尚不清楚。
, http://www.100md.com
    2.8 食血蝙蝠唾液纤溶酶原激活剂(bat-PA):bat-PA是食血蝙蝠唾液含4种纤溶酶原激活剂中最大的蛋白质,其结构上与人类t-PA同源性最好。动物实验研究表明,bat-PA有高度纤维蛋白特异性,且比t-PA作用更快,有更持久的再灌注效果,临床试验尚在进行。

    3 早期溶栓治疗的策略与实施

    关于溶栓“时间窗”的问题,许多试验均证实早期溶栓治疗是挽救心肌的最佳选择,应提倡在急诊科或院前开展溶栓治疗。在欧美发达国家,经急救培训的救护队员、急救车转运及良好的通讯条件,为院前急救提供了快速的反应能力。据美国8个城市统计,从接通“911”到患者送至医院平均时间为46.1分钟,其中抵达现场7.7分钟,得到救治时间25.8分钟,转运时间12.6分钟。我国各大城市现行的院前急救模式虽各自不同,但就通讯、交通、医疗救护人员与患者的供求比例,以及居民对急救医疗体系(EMS)了解利用程度,还与国外先进的院前急救水平有相当距离。如何能在尽短的时间内实施早期溶栓治疗AMI?我国现行医疗体系中,城区地段、人口密集生活社区、大企业、机关都设有基层医疗机构,具备必要的院前急救设施,有受过医学教育的医护人员,与所辖区人员联系密切,更少受通讯、交通等条件的限制,这是早期实施溶栓治疗的有利条件。然而早期溶栓治疗AMI涉及具有一定专业难度的救治方法,普及开展应从以下环节入手。
, http://www.100md.com
    3.1 提高急救人员的反应能力:通过“120”或其它通讯求救联络,对即能明确AMI诊断的患者,应在现场或救护车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要求参加院前溶栓人员熟悉AMI的早期诊断,对溶栓适应证、禁忌证能很好掌握,同时能完成心律失常的治疗和心肺复苏;必备心电监护仪和除颤器;备置溶栓剂和辅助药品。在开展院前溶栓中医院急诊科要具有主动、有计划地指导和培训基层医疗单位的职能。通常,在开展院前溶栓工作前对有关基层医务人员加强AMI早期诊断专业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心电图变化的识别,使基层医务人员增强参与院前早期溶栓治疗的意识。急救医生在接到病情报告时,应与基层医生交流对患者诊断和病情判断意见,具体指导救治,如吸氧、镇痛、硝酸甘油静脉应用,严重心律失常的预防,心肌酶或蛋白标记物标本的留取等。具备专业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基层医疗单位可逐步在医院医生的指导下,在救护车未到现场之前开始溶栓治疗。

    3.2 基层医疗机构作用的发挥:尽管急救中心或医院急诊科在院前溶栓中发挥着支柱作用,可仍无法有效解决急救半径过长、交通堵塞、住址难找、医护人员聚集等因素耽搁到达现场时间的问题,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就地急救作用,比鞭长莫及的奔赴式急救更快捷,更体现出早期救治。仅就其有可能大幅度降低约1/3的AMI患者现场猝死这一点,注重培养和发挥基层医疗机构院前急救的意义十分重要。在院前急救中,基层医疗机构对抗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肺复苏救治相对易于实施,但对可能因溶栓所致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带来危险而感信心不足,因此常常表现出对开展早期溶栓治疗的重重顾虑。来自医院专业技术的有力支持,和对前期基层救治的快速衔接,无疑有助于基层医疗机构作用的发挥。
, 百拇医药
    3.3 加强病员及家人求救意识:所有AMI患者从发病到来院救治时间都有不同程度延误,一方面来自转运患者前往医院急诊,这里包含人们对“120”或其它求救方式了解程度,以及EMS与急诊患者的需求比例;另一重要方面是AMI患者对自身病情突发或恶化的忽视。国外统计,仅有20%的患者能在发病1小时内开始溶栓治疗,25%的患者6小时后才来医院救治,13%要延误至12小时以后。我国约有1/3的AMI患者较长时间(>24小时)延误就医或根本未医治,其原因可能:①不了解或未意识到突患AMI,未能及时采取应有急救措施;②原有心绞痛误认为是疼痛程度变化,或不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AMI,只自行一般抗心绞痛治疗;③心绞痛部位不典型,误诊为其它疾病,又未行心电图常规检查而漏诊。诸多因素都会影响AMI的及时救治,都可导致未能早期溶栓治疗带来的不良预后,甚至患者死亡。所以,普及心血管疾病知识,尽可能早期识别AMI发生,增强患者及家属自我判断疾病危险和求救意识,对开展早期溶栓AMI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者简介:沈 洪(1958-),男(汉族),上海市人,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委员,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作者单位:沈洪(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