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504665
心脑血管危险因子的检出与干预战略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0年第1期
     赵光胜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子

    众多研究新成果促使流行病学提出“危险因子”一词,从而纠正了一种心血 管病只有一个病因的错误观念。不认为危险因子的某水平系“正常界限”;而是强调其递增 效应,以最佳区间为“理想水平”,例如血压≤120/80 mmHg(1997年JNC-VI报告和1999年 的WHO/ISH准则)。危险因子检出和干预战略构成了近年来心脑血管病预防领域最重要的战略 转移和进展。它是探索本病病因病机-诊断-预后估量-合理防治的有效“抓手”,予以十 二分关注也不为过。

    判定为心脑血管的危险因子需具备3个条件:①该因子与疾病的发生有统计学联系,可以相 对危险(RR)、优势比(OR)表示,即有此危险因素时的发病机率与无时比较有几倍,在多 元回归分析中可以“标准回归系数”大小反映相对危险强度;绝对危险(AR)是指前瞻性观察 若干年内,因子影响心脑血管病罹患及(或)死亡的实际例数,为危险因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 “量化”提供了“循证医学”的实据。②该危险因素的暴露需在疾病发生前。③观察的联系 必须是可靠和可信的。危险因素仅是一个流行病学概念,与病因含义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流 行病学研究确定为危险因素的基础上,需进行一系列实验、临床和干预研究,才能证明其因 果联系。
, 百拇医药
    心脑血管危险因子的“个体聚集性”已成为众人的共识,诸如“脂质三联症”、“代谢综合 症”、“X征候群”等,提示“高血压病”隶属于“代谢障碍病范畴”绝非不可能!从而,一 个崭新的概念由此萌生:在抗高血压中,降压并非唯一目的,为了有效减低心脑血管罹患和 死亡,应将其有机融入到众多心脑血管危险因子全方位检测和立体防卫的战略中去。美国JNC-VI报告和WHO/ISH以“血压-危险因子-脏器受损”三位一体的综合分类 即是这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它为预后估量和合理化治疗注入了新活力。

    不同种族、人群间危险因子及其影响力度不一样;其水平高低也有异,我们固然应十分重视 国外有关危险因素研究及其临床分层的新成果,为我所用,但还需有自己适用的“危险谱” 计分“模式”,当务之急是实际起步前瞻性研究,以国外“费明翰(Framingham)”研究为样 板,若干年后,必有所获。年轻成年时对某危险因素的高相对危险经长期后可变成高绝对危 险;近十多年来,随社会经济、心理人文的纵向变迁,我国的危险因素(如超重、高血压、 高 血脂、吸烟等)的水平明显升高,特别在从危险因子增量到心脑血管病明显增幅间往往有十 年左右间期,预期在本世纪初将显现危险高峰,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人群进行心脑血管危 险因素的监控时不我待!
, 百拇医药
    危险因素存在“遗传易感性”,只有在认识遗传内因的基础上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危险因 子的影响。营养素不单是组织器官构成的必需成分;更对血压调节产生正、负面的“双向调 节”,高血半胱氨酸血症(包括叶酸、VitB12等辅酶摄入不足)与蛋氨酸-胱(半胱)氨 酸代谢酶基因 突变产生营养-基因关系障碍,可能是心脑血管病危险因子的一个新实例;而我们发现高血 压病存在遗传性苯丙氨酸转运延缓异常和苯丙氨酸干预能有效预防和逆转心血管病的病理基 础--心血管“重塑”,便是它作为保护因子的营养-基因关系的另一新实例,均值得探索 。从削减危险因子和增长保护因子两个侧面强化危险因素干预战略将使其更具实效和更富生 命力。

    作者单位:赵光胜(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2000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