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创伤杂志》 > 2000年第8期
编号:10503025
体外循环逆灌致创伤性窒息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创伤杂志》 2000年第8期
     体外循环逆灌致创伤性窒息一例

    杨建 袁宏声 徐小平 童莉

     关键词:创伤性窒息;体外循环 创伤性窒息为胸腹部撞击伤的并发症,非创伤原因所引起的创伤性窒息尚未见报道。笔者发现体外循环术中逆行灌注所致的创伤性窒息现象,报告如下。

    患者,男,56岁,1997年12月22日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阻断主动脉12 min发现空气泵入升主动脉。立即逆行灌注排气,将机器供血管改装于腔静脉三叉管,以40 mm Hg压力向上下腔静脉供血,经主动脉插管引流排除气体和血沫。逆灌毕恢复正常连接和转流,完成手术。

    停机—逆灌共19 min,逆灌流量2.0~2.8 L/min,桡动脉压4.93 kPa(37 mm Hg),逆灌期有尿20 ml。术后2 h患者清醒,神经系统无障碍,但上腔静脉引流区的皮肤黏膜及结膜出现广泛的瘀斑和出血点(“创伤性窒息”征),术后6~7 d消失。恢复过程正常,痊愈出院。

    讨论 一般认为创伤性窒息为胸腹部撞击伤瞬间产生的巨大胸内压,经血管内液向胸廓外传输。由于上腔静脉系统在解剖上缺乏静脉瓣不能阻止回流,高压主要传输到此区域并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和广泛的组织内出血。临床出现头颈上肢和结膜下广瘀淤斑和出血点的体征,严重者脑实质或眼底亦有出血。体外循环泵入空气后,逆行灌注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上腔静脉1.2~1.4 L/min的逆灌流量足以排出脑动脉气栓,并维持脑的灌注。下腔静脉一般认为不必逆灌,但有报道逆灌存活者发生截瘫和肾功能衰竭,提示肾和脊髓动脉气栓亦应排除。为此而进行的上下腔静脉同时逆灌必然因流量增加而增加逆灌压力,过高的逆灌压力作用于薄弱而且无瓣膜的上腔静脉系统,引起此区广泛的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皮肤黏膜下出血点和瘀斑,甚至渗出而发生水肿。笔者提供的非创伤所致的创伤性窒息征虽只1例,但已对创伤性窒息的传统概念提出以下思考:(1)该征的原因不限于创伤;(2)该征的机制中胸压增高或非必需。这一思路对认识和研究创伤性窒息有无参考价值尚可探讨。

    作者单位:杨建(成都,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610041)

    袁宏声(成都,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610041)

    徐小平(麻醉科)

    童莉(麻醉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