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眼科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501569
47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华眼科杂志》 2000年第4期
     47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治疗

    陈晓隆 高殿文 尹树国 刘继萍 吴景天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手术治疗 下睑内侧裂伤常伴有下泪小管断裂。笔者应用自行研制的系列组合针引导硬膜外麻醉导管,行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选择本院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47例,其中右眼19例,左眼28例。年龄18~65岁。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4年,共随访38例。

    2.器械及方法:系列组合针由镀镍合金制成(上海东风针厂生产,规格6.5cm)。根据针的直径、用途及弯曲部的长度不同,分别选用右眼螺旋针(4根)、左眼螺旋针(4根)及双眼直针(2根),共计10根。以右下泪小管断裂为例,手术步骤:(1)根据测量裂伤处距泪点的距离,选择合适的右眼螺旋针,自上泪小点进入,经鼻侧断端穿出,将硬膜外麻醉导管的一端剪成舌形,使其尖端穿入螺旋针末端的孔内(图1)。缓慢将螺旋针自上泪小点退出,同时引出硬膜外麻醉导管。(2)将一端有孔的直针从下泪小点进入,颞侧断端穿出,将硬膜外麻醉导管的另一端同法制成舌状,穿入孔内。(3)直针从原路退出,将硬膜外麻醉导管缓慢自下泪小点引出。泪小管断端两侧用9-0丝线缝合2针,泪小管周围组织用6-0丝线缝合3针。然后,逐层缝合结膜、皮下及皮肤。术后按常规处理,硬膜外麻醉导管留置30~45日,拔管后每日冲洗泪道,1周。隔日冲洗泪道,2周。
, 百拇医药
    图1 右眼下泪小管断裂

    手术示意

    二、结果

    47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中,痊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39例(83.0%);好转(轻度溢泪,泪道冲洗通畅)6例(12.8%);无效(轻度溢泪、泪道冲洗不通)2例(4.3%)。

    三、讨论

    泪小管断裂重新吻合的方法较多,但均存在一定的缺点。我们根据患者眼部解剖特征及泪小管断裂的位置自行研制了系列组合针,术中引导硬膜外麻醉导管行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47例中,痊愈39例(83.0%),好转6例(12.8%),无效2例(4.3%),其中好转及无效的患者可能与下睑内侧皮肤损伤较重、术后瘢痕形成明显以及眼睑缘轻度外翻及泪小管吻合处狭窄或阻塞等有关。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成功的关键是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目前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的方法较多,但多数由于外伤后时间较长、眼睑裂伤处局部条件较差及泪小管壁弹力纤维收缩等因素,致使寻找鼻侧断端困难。我们对年龄小、泪小管较细的患者,使用直径为0.8 mm的螺旋针,对年龄大、泪小管较粗的患者则应用直径1 mm的螺旋针;眼睑裂伤距离泪小点>4 mm者,应使用弯曲部为10 mm的螺旋针,如眼睑裂伤距离泪小点<4 mm者则应使用弯曲部为8 mm的螺旋针。选择合适的螺旋针,从上泪小点缓慢进入上泪小管,接近泪总管或泪小管在泪囊开口处时,螺旋针应向上向内轻度牵拉,并应保持螺旋针弯曲部与上、下泪小管在同一平面上,缓慢行进寻找下泪小管鼻侧断端。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对患者损伤较轻及成功率较高等特点,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百拇医药
    直接显微镜下泪小管吻合术已被认为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标准方法[1]。但Kersten和Kulwin[2]提出泪小管直接缝合会对泪小管壁有一定损伤,术后瘢痕明显,影响泪小管再通,并认为仅缝合泪小管周围的环形肌肉,可取得同样疗效。应用本方法在泪小管内插入支撑物后,直接缝合泪小管2针,再行泪小管周围组织严密缝合效果较好,这样既可避免过度损伤泪小管,又可保证泪小管较好愈合。

    裂伤处皮肤愈合情况可影响吻合术的效果。在缝合皮肤裂伤时,创口两侧应对合严密,尤其是睑缘断端与内眦部之间缝合应确切、牢固。术后7日内应每日换药。为防止泪液及分泌物影响创口愈合,术后应嘱患者行患眼颞侧卧位。留置的硬膜外麻醉导管应定期活动,以减轻泪小管断端吻合处的瘢痕形成。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委基金资助项目(98225004)

    作者单位:陈晓隆(110003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眼科)
, 百拇医药
    高殿文(110003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眼科)

    尹树国(110003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眼科)

    刘继萍(抚顺石油一厂职工医院眼科)

    吴景天(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眼科)

    参考文献

    1.Dortzbach RK,Angrist RA. Silicone intubation for lacerated lacrimal canaliculi. Ophthalmic Surg,1985,16: 639-642.

    2.Kersten RC, Kulwin DR.“One-stitch”canalicular repair:a simplified approach for repair of canalicular laceration.Ophthalmology,1996,103:785-78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