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504818
伊曲康唑治疗鼻曲霉病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年第33卷第5期
     伊曲康唑治疗鼻曲霉病一例

    高明阳 侯玉凡 管迎新 孙涵秋

    关键词:伊曲康唑;治疗;鼻曲霉病

    患者女,38岁。因鼻塞、流脓涕2年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鼻塞及流脓涕,开始未予诊治。数月后鼻塞症状加重且持续存在,流涕症状也加重,以右侧为重,有时脓涕向后流入咽部,偶尔出现血性涕。曾于当地多家医院给予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

    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耳鼻喉科检查:中鼻甲及中鼻道粘膜水肿,右上颌窦区压痛阳性,上颌窦穿刺洗出暗褐色粘稠脓液。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免疫学检查未见异常。X线示右上颌窦窦腔模糊。上颌窦穿刺洗出物做细菌培养阴性,做真菌直接镜检见分隔菌丝。连续3次取上颌窦洗出物接种于沙堡斜面培养基,置25℃培养,均获同一菌落生长,菌落生长快,1周左右充满斜面,表面见大量黑色小颗粒;沙堡平皿培养第2天见白色絮状疏松气生菌丝生长,第3天中央出现鲜黄色,第4天以后表面出现黑色小颗粒。钢圈小培养基培养不同日期取盖玻片并用乳酸酚棉蓝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第2天见分隔菌丝生长,第3天见无色分生孢子梗,壁厚而光滑,顶囊球形;第4天见小梗密生于顶囊整个表面,呈放射状,有两层;第5天开始见小梗上端生长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球形呈链状,黑褐色。上颌窦穿刺活检取出黑褐色坏死物质做组织病理HE染色:示大量较粗有隔菌丝团块,周围见肉芽组织;菌丝壁蓝紫色,孢浆不着色,分支呈锐角状。PAS染色菌丝壁染成红色。根据上述斜面试管培养和平皿培养观察菌落形态,以及钢圈小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孢子梗、顶囊、小梗和分生孢子的特征,并结合上颌窦穿刺物组织病理表现,菌种鉴定为黑曲霉。临床诊断:鼻曲霉病。

    治疗:给予上颌窦穿刺冲洗,冲洗后注入制霉菌素生理盐水溶液,每周1次,连续3次无好转后,除继续上述治疗外,又加用伊曲康唑胶囊(商品名斯皮仁诺)口服,400mg/d。1周后症状开始改善,伊曲康唑改为200mg/d。用药4周后脓涕消失,但仍有轻度鼻塞症状。上颌窦冲洗无脓液,2次取上颌窦洗出物离心做真菌镜检及培养均阴性。停止上颌窦冲洗,继续服用伊曲康唑100mg/d1周,共服药5周。停药后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治疗中无不良反应。1个月后再随诊时,患者除有轻度鼻塞外,无其他不适。体检见中鼻甲及中鼻道粘膜水肿,右上颌窦区无压痛。X线示右上颌窦腔模糊,但较治疗前有好转。

    志谢戴文英教授、林熙然教授对菌种鉴定及治疗给予指导

    作者单位:高明阳(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管迎新(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进修医师)

    孙涵秋(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侯玉凡(大连医科大学附属铁路医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