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2000年第12期
编号:10504893
肾小球疾病的针灸治疗概况
http://www.100md.com 《新中医》 2000年第12期
     肾小球疾病的针灸治疗概况

    余慧华 林峰 余鹏程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针灸治疗

    肾小球疾病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疾病。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本文拟就针灸治疗肾小球疾病的有关报道作一综述。

    1 临床研究

    1.1 体针 奚氏〔1〕单用针灸治疗15例慢性肾炎(其中2例因肾功能代偿不全针灸治疗前已内服中药)。取穴:甲组:肝俞、脾俞、肾俞、志室、飞扬、太溪;乙组:膻中、鸠尾、中脘、肓俞、气海、三阴交、复溜。以上2组交替使用。偏阳虚者加大椎、命门、关元(麦粒灸);阴虚者不灸,加京门、膈俞;面浮肢肿者加人中、阴陵泉、三焦俞、膀胱俞;血压偏高者加太冲、足三里;失眠加风池、涌泉;外感加大椎、身柱、列缺;咽痛加合谷、天容;胸部压痛加俞府、步廊;肾功能不全加胸椎5~7夹脊。结果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7例。认为慢性肾炎临床以偏阳虚者多见,故采用轻补浅刺手法扶正。张氏〔2〕治疗急慢性肾炎32例,采用针刺双肾俞、三阴交并配合健脾益气、利水消肿中药,结果显效22例,好转8例,无效2例。张氏〔3〕治疗54例慢性肾炎,取穴: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复溜、肓门、志室(均为双侧)、水分,并多配合西药治疗,认为本疗法对于脾肾气虚型疗效较佳,对气阴两虚型疗效最差。李氏〔4〕治疗慢性肾炎水肿,针药结合,针刺多选用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水分、水道、中脘、巨阙、天枢等穴;对于阴阳两虚,水肿消退而仅见尿蛋白阳性者,则灸命门、三焦俞、气海俞。
, 百拇医药
    1.2 电针 正田氏〔5〕治疗肾病综合征40例(急性肾病20例,慢性肾病20例),在给予小柴胡汤内服同时配合电针疗法,NA-J型低周波治疗器以4 HZ/80 UV的低周波电流刺激中脘、水分、天枢、关元、风池、天柱、三焦俞、肾俞、京门等穴,结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以及尿检、血液指标和病理变化都有明显的好转。

    1.3 穴位注射 王氏〔6〕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52例,应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肾俞、脾俞(均为双侧),尿白细胞、红细胞增多者配合当归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中极、血海穴,结果治愈23例,好转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曹氏〔7〕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肾病血尿39例(除6例慢性肾盂肾炎外,均为原发和继发肾小球疾病),穴取肾俞(双)、足三里(双),药物用鱼腥草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各6 ml,穴位注射,交替用药,每次注药加用磷酸川芎嗪2 ml混合使用;并辅用西药对症治疗,另2例狼疮肾用强的松每天1片。结果基本痊愈16例,好转16例,无效7例。
, 百拇医药
    1.4 HE-NE激光针疗法 李氏〔8〕治疗慢性肾炎和肾病39例,穴取肾俞、三焦俞、三阴交、水道,每次选择2穴,针刺深度1.5~2 cm,得气后用激光照射,辅以常规中药及对症治疗,结果显示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1.5 隔姜灸 陈氏〔9〕治疗肾病综合征Ⅰ型50例,采用隔姜灸:水肿期取水分(泻法)、气海(泻法)、关元(补法);无肿期穴取:气海、关元、右带脉(均用补法),2组交替,并配合相应中药治疗,结果完全缓解率62%,有效率为94%,经随访远期疗效满意。

    1.6 督脉埋线 芦氏〔10〕治疗慢性肾炎10例,沿背部督脉取胸椎5~6、腰椎1~2部位,用0~2号羊肠线3~4 cm皮下埋线,经治疗2~8天尿蛋白消除(+~++),15天后可转阴。

    1.7 子午流注纳甲法 张氏〔11〕报道治疗1例隐匿性肾炎,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针灸并施,以开穴为主,对症配用三阴交、复溜、交信、足三里、二间、委中、公孙、内关、太冲(每次选2~3穴),经治14次痊愈。
, http://www.100md.com
    2 机理研究

    2.1 针灸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针灸可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但当白细胞吞噬功能处于活跃状态时,又可使其吞噬指数下降。对于体液中非特异性免疫物质包括补体、备解素、裂解素、干扰素、溶菌酶等,针灸可明显提高其含量〔12〕。非特异性免疫是体内一切免疫防护功能的基础,并在抗感染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针灸对于非特异性免疫的增强和调整作用提示,针灸在防治肾小球疾病并发感染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针灸对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对于特异性体液免疫,针灸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对于正常人及细菌等病原感染直接引起的患者,针灸可以显著提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在病理情况下,针灸可降低病理性抗体水平〔12〕。针灸可通过降低病理性抗体水平,防止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从而避免肾小球炎症的发生和发展。针灸尚能显著增强红细胞C3b受体免疫粘附活性,调节和增强机体红细胞的免疫功能〔13〕
, 百拇医药
    动物模型实验〔14〕显示,艾灸大椎、肾俞(双)、命门或膻中、中脘、关元,对于用50 mg/kg牛血清白蛋白制造的家兔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模型,确实能减少CIC形成和白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释放,增加血清总补体CH50、C3、C4含量,提高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

    2.3 针灸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临床观察发现,针刺患者的肾俞、气海或照海、列缺、太溪、飞扬等穴,可使患者的肾脏泌尿功能有明显好转。针刺正常受试者的肾经穴位复溜和膀胱经穴位志室,多数于24小时内尿量、尿环磷酸腺苷及肌酐均显著提高〔15〕。动物实验证实,电针双侧三阴交、照海可引起肾血流量显著增加,输尿管蠕动频率加快,幅度增大,肾泌尿量及排钠量显著增加,而尿钾排出无显著变化,提示针灸确实有显著的利尿效应〔16〕

    2.4 针灸对肾上腺皮质的作用 电针或艾灸双足三里可显著减轻外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所引起的肾上腺皮质萎缩,对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7、18〕。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肾小球疾病的重要药物,然而其具严重的毒副作用和治疗后易复发、易耐药性。针灸对肾上腺皮质的良性保护作用有望用于对抗激素的这一毒副反应,即减轻耐药,避免复发。
, 百拇医药
    此外,针灸还可通过对其他生理系统的调节作用对肾小球疾病的治疗起协同作用。高脂血症、高血压以及微循环障碍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和加剧因素,因此针灸的降血脂、降血压以及改善微循环作用〔19〕与本病治疗机制关系较为密切。

    3 总结与展望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肾小球疾病有一定疗效。常用穴位有:水沟、水分、水道、三阴交、阴陵泉、中脘、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偏历、复溜、曲泉、天枢、脾俞、胃俞、肾俞、小肠俞、膀胱俞。治疗方法有多样化的趋势,其中穴位注射、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因其与中、西药物治疗紧密结合,或易于规范操作,有望代替传统的针刺、艾灸。各种针灸疗法中,灸法更适于肾小球疾病临床中开展。现代灸器的发展,如红外磁疗温灸器、氦氖激光照射仪的研制亦为在病房中开展灸法提供了方便。今后在临床上应把针灸疗法和中药辨证施治相结合,总结疗效较为满意的纯中药制剂。此外,在原有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加入灸法治疗,对于提高整体疗效,减少复发、耐药可能有帮助。
, http://www.100md.com
    机理研究方面,针灸影响免疫机能的研究数量较多,对其穴位的特异性亦作了大量研究,并且已经认识到针灸是通过神经系统从中枢到外周的影响而导致的血浆神经递质、激素和多种体液因素的变化而发挥其对免疫机能的影响。在对肾脏功能影响研究上,有关穴位特异性的研究极少报道,是今后应加强的研究方面。

    余慧华(广东省新会市中医院,新会市 529100)

    林峰(广东省新会市中医院,新会市 529100)

    余鹏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98级研究生 510405)

    参考文献

    1,奚永江.针灸治疗15例慢性肾炎的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1982(4)∶14~16

    2,张江红.针药治疗急慢性肾炎32例.陕西中医,1989,10(9)∶414
, http://www.100md.com
    3,张智龙.针刺治疗慢性肾炎54例临床观察.天津中医,1996,13(2)∶13~14

    4,李墨林.针药并举治疗水肿经验介绍.辽宁中医杂志,1984,8(4)∶35~37

    5,张琪岩.关于并用电针疗法和小柴胡汤内服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日译].中医药信息,1985,6(2)∶52

    6,王樟连.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2)∶52

    7,曹 阳.穴位注射治疗肾病血尿39例疗效观察和机制探讨.中国针灸,1996,16(6)∶6~8

    8,李新东.He-Ne激光针治疗慢性肾炎和肾病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1994,14(4)∶7~8

, http://www.100md.com     9,陈永明.隔姜灸为主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中国针灸,1993,13(5)∶9~10

    10,芦 安.督脉埋线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新中医,1989,21(11)∶32

    11,张玉栋.纳甲针灸法治愈尿血一例.吉林中医药,1999(1)∶22

    12,林文注,王 佩.实验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30~132

    13,钟志荣.帽炷温针对人体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的影响.四川中医,1990,8(4)∶17~18

    14,章健明.艾灸治疗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实验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94,13(4)∶185

    15,蔡乃真.针刺肾俞穴对肾泌尿功能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86(3)∶25

    16,唐嘉麟.针刺对家兔肾血流量、泌尿量及输尿管运动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2,11(3)∶30

    17,吴伟康.电针足三里预防地塞米松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的形态学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2)∶98~100

    18,岳广平.艾灸治疗肾上腺皮质萎缩的形态学观察.针灸学报,1990,6(2)∶14~16

    19,邓春雷,殷克敬.实验针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93,298,29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