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结直肠肛门外科》 > 2001年第1期
编号:10502891
痔与肛垫概念不宜混淆
http://www.100md.com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1年第1期
     痔与肛垫概念不宜混淆

    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 100010 荣文丹 李泽生 湿小一

    许小鹰 赖宇飞 张 羽 韩义红 江志峰 王宝光 杨志生 指导 王喜麟 张东铭*

     关键词:肛肠病

    1 问题的提出

    痔历来被认为是常见、多发病之一。但在当代有了另一种不同说法,认为痔不是病。

    例如:“痔是人体解剖的正常组织,不是病而仅是一种年龄标记[1]”又如:“痔疮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痔即正常的肛垫[2]
, http://www.100md.com
    对痔的这种说法,直接关系人们对痔的概念的理解,影响痔的诊断与治疗,故本文认为有必要加以讨论。

    2 “痔不是病”观点的由来

    “痔不是病”的观点来源于肛垫学说的出现和对当前“过度治疗”现象的批判。

    德国医生Stelzner通过研究将肛管粘膜下和皮下的组织称为“肛门海绵体”(corpus cavernosum of the auns,或称肛垫),它是由包括血管、平滑肌、弹性纤维和结缔组织等粘膜下层组织构成。痔的三个好发部位(截石位3、7、11点)恰由肛垫的“Y”形沟所形成,宛如三尖瓣一样,可以保证肛管的正常闭合。正常肛扩建可有各种形态,如薄型、凸型、湿型、充血型。他指出:任何原因造成肛垫的充血肥大或破坏了肛垫内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使肛垫失去支持而下移突入肛管腔内即成痔[3]

    在治疗观方面,认为一见到肛管粘膜隆起就诊断为痔疮,加以切除是不对的,国外叫“过度治疗”。有专家指出:肛垫膨胀作用占肛管压力的15% 。如果切除正常肛垫,26%出现轻度失禁;17%出现污便;3%出现漏气;9%出现漏粪[4]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3.1 痔是病

    正如我国现代著名外科专家黄莛庭教授所说:“痔字地本身就有病安旁,怎能说不是呢?”

    痔有明显的病理变化为依据。痔的病理本质是,局部水肿、出血和组织增生等。主要包括:①水肿和出血:表现为肛垫内毛细血管压升高,通透性增高,毛细血管壁受损后则红细胞漏出,肛垫体积增大、肿胀,即内痔的表现;②血栓形成:表现为痔丛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操作,血液凝固性增高,凝血物质积聚,管腔阻塞,形成血栓痔;③组织增生:表现为痔外丛血管闭塞,间质的纤维细胞增生,间质纤维化形成结缔组织性痔。

    痔有典型的症状,有明确的分类、分期、临床表现和相应疗法。临床上按痔的发生部位及表现,将痔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三种,而肛垫下移学说并不能全面解释所有的痔,因此它只是内痔成因学说之一。
, 百拇医药
    2.2 正常肛垫与痔的概念要分开

    痔的概念不宜和肛垫混为一谈。二者有明确的区别:痔是病理性概念肛垫是生理性概念;肛垫本身不是痔,肛垫下移可以形成痔;肛垫能提供有效的肛门自制,而痔则消弱这种功能。

    不应当有“生理性痔”、“病理性痔”的提法,否则即陷入所谓“白马非马”的混乱之中。这就好比细胞和癌细胞的关系。正如张东铭教授指出的“痔的生理性概念已不存在,其生理功能已不再是肛垫三尖瓣的功能。根据痔的大小、发生或多或少的病理性改变。”[5]

    以下说法显然应当纠正:正面话中所出现的“痔”应全部改为“肛垫”:

    痔疮不是病:痔是人人都有的正常结构;痔是肛门自制装置。

    痔与血管无关;痔血流是不会曲张的;痔是海面垫,有生理作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张东铭.肛肠外科解剖生理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46.

    2 荣文舟.中华肛肠病学图谱.科技文献出版社,1999.19

    3 Henrich M.Acta Anat,1980,106:161.

    4 Hass PA,et al.Dis Colon Rectum.1984,27:422.

    5 张东铭.大肠肛门局部解剖与手术学.安徽科技出版社,1998.71-8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