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屈光不正 > 散光
编号:10457852
OK镜还能不能戴?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1日 2001年08月30日《法制日报
     OK镜,到底为何物?

    OK镜在医学上称作角膜塑形镜片,之所以得“OK镜”这个俗称,并非它在功能上真的“OK”,而是其英文简称为“Ortho-K”。OK镜产品实际上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隐形眼镜,原理是用这种硬性镜片压迫眼睛角膜改变其弧度(即角膜矫形),从而阻止或减缓近视发展。简单地说,即是用一个比角膜的曲率更扁平更硬性的镜子扣在角膜上,晚上睡觉闭上眼睛时产生对角膜的压力,使角膜暂时被压平,以减低曲率暂时提高视力。

    OK镜进入中国已经3年,曾经风靡一时。据了解,目前我国配戴OK镜的青少年有几十万人,但由于人们缺乏对配戴OK镜知识的了解,忽视其并发症的可能性,大约有百分之二十四的配戴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症状。

    OK镜由于需要植入人体,并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进行严格控制。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OK镜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必须有警示标志,更应说明OK镜的不适应人群。
, 百拇医药
    有关专家认为,配戴OK镜,必须考虑患者年龄、近视屈光度、近视散光、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形态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无论是医院、经销公司,还是经营OK镜验配业务的眼镜店的商业宣传中,均没有警示标志和说明。消费者的知情权谁来保障?

    消费者:付出沉重代价

    龙萃,一个高三的女孩,右眼敷着厚厚的纱布。她视力不佳,左眼0.25,右眼0.2。在看了关于美国OK镜的电视广告和广告宣传单后,1999年7月,她在湖南省株洲市某部队医院接受OK镜的治疗,仅配戴前的检查就花了2600元。然而,配戴OK镜后,龙萃的眼睛多次出现眼红、流泪、畏光、有异物感的症状。但是,医生的建议仅仅是“点消炎药水”。龙萃一直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来使用OK镜,每天夜里戴,出了问题及时找医生。随着病情的加重,龙萃的父母越来越觉得不对劲,辗转找了几家医院,最后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医生的建议下,于今年2月来到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严重的棘阿米巴性角膜溃疡,眼角膜几乎穿孔。
, 百拇医药
    在北京,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龙萃才脱离危险期,但右眼视力为0,仅有点光感。如今,龙萃已经先后做了三次手术:一次角膜移植,两次激光手术。记者几次想进一步采访这个家庭,都被龙萃的父亲龙海帆婉言拒绝了,因为这件事情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全家人几乎都被击垮了。当记者问及龙萃的现状时,龙海帆在电话里痛苦地说:“现在的结果是,医生说先不要考虑视力,首先要保住眼球。还需要治疗多长时间,今后会怎么样,我们都不知道。”原本想通过配戴OK镜,永久摘掉不方便的眼镜,不料却引来了如此严重的后果。龙海帆没有想到,这个选择让孩子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价。

    医院:有验配OK镜资格吗?

    据龙萃的父亲讲,在龙萃配戴OK镜之前,家里还是比较慎重的。看过电视广告、医院在学校散发的宣传单,而且龙萃的同学也有配戴的,这些最终使龙先生为女儿选择了在当地眼科方面小有名气的医院。该院发的资料上面写着治愈率可达95%,还聘请了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和北京同仁医院的专家教授。接待的医生曾表示,OK镜引进了美国高科技,为每一个患者的每一只眼睛测量专门的数据,专门订做后再寄回来。龙萃一家人对此充满了希望。但如今,据北京市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为龙萃治疗的孙旭光教授介绍,龙萃是迄今病情最严重的一个孩子。
, http://www.100md.com
    在中消协提供的OK镜投诉案受害人情况一览表中,记者发现,45名受害人中有34人是在医院配戴OK镜的,还有1人是在当地的红十字会。而这45名受害人中有27人情况相当严重,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损伤甚至溃疡。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医院有没有配镜的资格?

    8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对OK镜致残案件作出首例判决,被告人民日报医院因其登记的诊疗科目中没有眼科,其配验OK镜的医疗行为超出了该院的诊疗范围,使配戴OK镜而造成十级伤残的小女孩王莹因此获得九万元的赔偿。这个判决无疑给那些没有配镜资格的医院敲响了警钟。

    有专家认为,OK镜并非单纯的商品,而是临床上用于近视治疗的医疗行为,必须由合格的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检查。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有关官员的答复是,按照国家药监局于今年7月5日最新印发的《角膜塑形镜经营验配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验配机构应具备如下条件:验配人员应是中级职称以上的眼科医生或视光师;验配场地总面积不得少于45平方米;应配备相应验配设备,至少包括:角膜曲率计、角膜厚度测定仪、镜片弧度测定仪等相关专业设备。
, 百拇医药
    那么,在此规定颁布之前呢?谁来保证这些验配机构合格与否?为什么问题如此之多的医疗行为能够在中国各种医院大行其道?我们有理由对医院的广告发出质问。

    中消协:OK镜广告“刺伤”

    记者从中消协了解到,自去年秋季以来,中消协收到因OK镜虚假不实广告的误导,导致花季少年眼睛伤害致残及视力下降的投诉已达45件,受害者基本上为在校学生,年龄最小的仅9岁,最大的也不过22岁。中消协提供的材料还证实,目前,市场上OK镜广告的发布途径主要来自于医院自制发布的未经批准的印刷品广告、一些医药经销公司在媒体上发布的广告或自行印制的宣传材料,以及眼镜店散发的介绍材料等,这些广告及宣传材料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和误导内容。

    前面提到的小姑娘龙萃,她就是通过电视广告和当地医院到学校散发的宣传单知道OK镜的,宣传单上面写着OK镜对近视的治愈率达95%……
, 百拇医药
    一心想上公安大学的黑龙江消费者赵玲,在校门口接过的牡丹江机车厂医院散发的广告宣传单则称:OK镜可以使500度以下的近视迅速降低到75度以内,成功率95%以上,一般一周左右可以恢复视力,一个月后巩固稳定……而赵玲却因配戴OK镜导致绿脓杆菌感染性角膜炎,治疗后仍遗有右眼角膜白斑。

    “视而锐”的广告甚至宣称:“配戴OK镜适应症者有效率达百分之百”,“1—2周内就可使600度以下的近视恢复自然视力,3个月后巩固稳定”。但事实上,OK镜并非适用所有近视患者。著名眼科专家张皙教授指出,OK镜一般只对近视300度以内的眼睛有效,至于散光眼,超过200度就不能配戴。

    广告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如果OK镜广告的宣传者能够依照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充分尊重消费者的安全权和知情权,将有关配戴OK镜的益处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告知消费者,就不会有今天的伤害结果。日前,中消协、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已联合中国法学会,向16位受到OK镜伤害的青少年提供10万元的法律支持金,以支持他们起诉,王莹就是此基金的受助者。
, http://www.100md.com
    那么,面对OK镜市场的混乱,OK镜到底有无质量标准呢?记者为此走访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监局:不能“一棍子打死”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产品注册处处长常永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媒体上说OK镜“尚无质量检测技术标准”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OK镜现在执行的是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常永亨对此解释,产品质量标准一般遵循的是“有国家标准依据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依据行业标准,没有行业标准的依据企业产品标准”,而就严格程度来讲是递增的。也就是说,企业标准一般不能低于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仅就目前来说,OK镜在中国的使用者将近二十万到三十万例,但目前投诉的不足百例,而到国家药监局投诉的也仅7例,可以说因配戴OK镜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比例,远远低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软性隐形眼镜在我国初上市时的并发症率。因此,有必要重新客观地看待OK镜。

    在今年4月23日于杭州召开的“OK镜使用、管理问题专家研讨会”上,21位来自医疗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眼科专家也对OK镜给予了肯定,专家们认为:目前在防治近视、特别是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方面尚无有效方法的情况下,角膜塑形术是一种可行的、能获得清晰裸眼视力的非手术矫正方法,但它的作用是暂时的、有限的,疗效是可逆的。
, http://www.100md.com
    5月21日,国家药监局公布了8家已注册的OK镜厂家目录,同时发布了《关于加强OK镜管理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明确要求已注册OK镜产品的制造厂家应对产品说明书核对补充以下内容:应客观如实地介绍OK镜的矫治原理,并说明“OK镜的作用是暂时的、有限的,疗效是可逆的”;明确产品适用的矫正范围、适应人群;明确禁忌症、注意事项;告之配戴者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明确与该产品配套使用的清洗、消毒与护理液。

    7月5日,国家药监局印发了《角膜塑形镜经营验配监督管理规定》。7月25日,重新公布的允许销售使用OK镜厂家只剩下5家,除2家因未及时补充说明未予批准其销售资格外,备受关注的大连欧科镜公司被查实在注册OK镜进口产品时使用了虚假材料,骗取注册。据记者了解,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还从未批准过在我国境内生产OK镜。

    针对中国消费者因配戴OK镜而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情况,常永亨处长认为应区别对待:如果是产品质量不合格,他们将依法追究生产和经营单位的责任,并给予行政处罚。比如,大连欧科镜公司不具备生产条件和资格,非法自行生产OK镜,他们生产的OK镜经检测,镜片透氧不够、湿润度低、表面光洁度差,配戴这样的镜片很容易划伤角膜,造成眼部感染。日前,该公司已被查封,有关管理部门已对其处以巨额罚款;如果是医疗使用环节的问题,消费者应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还有配戴者自身护理方面的不卫生情况等。
, http://www.100md.com
    专家:应客观看待OK镜

    记者手中有一份关于OK镜的公开信,这是上海康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德嘉润有限公司、北京东方纳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新地实业有限公司、上海鸥视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伟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6个单位联合写的。这6家公司就是国家药监局公布允许销售OK镜的5个美国公司的中国代理商。在公开信中,这6家公司呼吁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客观地对待OK镜。他们认为,尽管OK镜市场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有少数生产商和经销商以未经注册的国内生产的产品冒充已注册的进口产品而大肆推销,甚至部分经营或验配单位在利益的驱动下,将OK镜作为普通商品销售,但不应将此归罪于整个OK镜市场。

    对此,国际隐形眼镜教育学会理事、上海视光学研究所所长齐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由于OK镜导致严重的眼疾并发症,引发了社会上对OK镜大量的负面评价,但不能因此简单地将事故责任归咎于角膜塑形术。因配戴OK镜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其诱因不外乎为镜片的质量、验配的质量或护理的质量达不到起码的安全要求。
, 百拇医药
    据了解,现在国内普遍所用的OK镜,都是一片镜子戴到底。以龙萃为例,她从未听说过要配戴几副镜子,医生也从来没有讲过这方面的情况。而OK镜在国外最少要三副才能使孩子的近视稳定住。还有提出要六副的,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使眼球达到最佳的曲度。上海同济医院眼科主任杜蜀华教授赴美参加国际眼科年会时了解到,美国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目前只通过了这种材料作为白天配戴镜片的使用,而中国的OK镜却要求在晚间也配戴,这就提高了眼球污染概率。齐备教授则指出,严密观察是安全配戴OK镜的基本保证。在初戴OK镜3个月内,按照规定的时间到配镜处接受正规全面的复查至少需七次;戴镜3个月后,仍然需要每3个月定期复查。

    齐备教授同时指出,国内仿制的镜片,往往加工工艺粗糙且表面湿润性较差,易导致角膜表面持续性的损伤或上皮细胞脱落,加之有的镜片透氧性差,在配戴过夜时易诱发角膜氧代谢障碍。这些均可因角膜表面上皮细胞层的破坏酿成继发感染,从而导致严重的角膜溃疡。如果验配机构不具备OK镜起码的检测或关键的检测设备精密度不够,验配人员操作技术有误,或图省事在配戴者复查时随意减少复查项目和复查次数,甚至缺乏责任心,对戴镜不当引起的眼疾不能及时发现或掉以轻心,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不应据此对在我国销售的所有OK镜均一概否定。如果对于一切OK镜都予以取缔乃至追究责任,未免有失偏颇。虽然OK镜不是尽善尽美的近视矫正手段,只是一种可使近视眼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获得清晰视力的非手术疗法。

    目前,中国有几十万青少年配戴OK镜,其中一部分配戴者眼睛出现了问题。一方面,医院出示伪造的授权书,违纪违规发放医疗广告宣传单,使一些OK镜配戴者出于对医院的信任,忽略了OK镜可能造成的危害而导致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一些生产商、经销商受高额利润的诱惑发布虚假广告,他们虚夸OK镜的疗效,隐瞒其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正像北京眼科研究所眼微生物室的孙旭光大夫所说的:从事人员不规范、个别媒体的宣传报道不规范、验配单位的设备也不规范,才造成了OK镜损伤眼睛事件不断发生。但不管怎么样,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消费者。

    错也许并不在OK镜本身,而在于我们医疗市场亟待规范,法规也待完善。治理OK镜市场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而不仅仅只是把好产品质量关那么简单。, 百拇医药(柯榜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