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211157
培养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7日 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阎立钦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具有不同的方面和层次,它不仅是科技界和高等学校的任务,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只有从作为学校教育源头的中小学就开始抓创新教育,才会“使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可能。

    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前提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由于创新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会牵涉到教育的许多方面,所以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将会有力地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 http://www.100md.com
    在中小学学生中开展创新教育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首先,当今世界正在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信息文明迈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恰恰在于创新;其次,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创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第三,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主要动力,是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关键,也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根本出路;第四,创新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这一问题。

    应当指出,我们要求中小学学生达到的创新与诸如科学家、艺术家所从事的那种意义上的创新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系统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着手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事实表明,能否不断创新是人类在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社会中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是起重要甚至决定作用的。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努力做好创新的启蒙教育,不失时机地培养儿童、少年、青年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情况下,我国基础教育必须认真面对并积极研究解决的问题。
, 百拇医药
    尽管创新原本是人的基本特性,但主动积极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仍需要或者说更主要地靠后天培养,要靠创新教育、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迫使学生走进“读死书”、“死读书”的死胡同。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用划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来培养循规蹈矩、听话顺从的“乖孩子”,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也过于片面单一。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报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他们正逐渐失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为了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要有适宜这种人才健康成长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因此,必须以创新为核心目标进行整体、系统和综合的改革,其中既包含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的方式与习惯,也涉及教育的一系列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特别是关于人才创新的思想以及邓小平关于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破旧的教育模式,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经验,构建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系,培养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拼搏奋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 http://www.100md.com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实验:从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到教育模式与学校管理的变革;从课程教材改革到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从学生评价、学校心理卫生与健康到教育教学评价和教师进修的提高,等等。在课程与教学领域,要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包括现代信息文明为基础,改变以传统的书本知识为基础的状况;要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的转变;要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激励,允许探索中的错误,不求全责备;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选择性;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实践性,便于学生的操作和其他活动;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在教育评价方面,评价体系的重心要向创新能力倾斜,要以学习主体和谐发展为目的,改变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要以提高学习主体适应与改变社会的能力为观察视野,改变单纯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状况。在学校管理方面,要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摒弃僵化保守的管理手段,积极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和育人环境。

    资料来源:《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