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肛肠病杂志》 > 2001年第9期
编号:10503225
半闭合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临床总结
http://www.100md.com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1年第9期
     半闭合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临床总结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肛肠科(河北 石家庄 050051) 赵士彭 赵发 郭伶俐 张峰波 桂林

    摘要:为探讨肛裂手术的最佳术式,准确判断内括约肌离断范围的方法,对126例肛裂患者行半闭合式内括约肌切断术,随访77例3~18个月,治愈率100%。半闭合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手术简单有效,创口愈合时间短,且有利于内括约肌位置的准确判断,合理切断。

    关键词:肛肠病;肛裂;半闭合式内括约肌切断术;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采用半闭合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取得满意疗效,对内括约肌切断范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 资料和方法
, 百拇医药
    1.1 临床资料 肛裂126例,男52例,女74例;年龄19~44岁;病程4个月至7年。并发肛乳头肥大及前哨痔21例。

    1.2 手术方法 鞍麻成功后,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双食指交叉扩肛,可感觉到不松弛的环状肌即为内括约肌。以食指于肛缘外触及括约肌间沟,于7~8点位距肛缘0.8cm以外作切口长约1.5cm,以蚊式弯钳自切口分离即可进入切口下的括约肌间沟,以右食指引导,沿肌间隙向上分离并向内将内括约肌挑出切口外,内括约肌为银白色,将内括约肌作部分切断,钳夹切断之两断端止血2min,以双食指交叉感觉环状肌束张力,使肌环变窄张力减低为度,视病情轻重,一般切断内括约肌宽度为0.5~0.8cm,切口缝合1针。对肛管皮肤张力高者适度扩肛,如有前哨痔可同时切除。

    2 治疗结果

    本组126例,随访77例,随访时间3~18个月,77例全部治愈,2例曾有暂时性排气控制障碍,无肛门渗液污染内裤者。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天,创口愈合时间5天。77例手术效果均满意。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肛裂的治疗方法很多,急性期肛裂绝大多数可经保守治疗治愈,包括软化验粪便,局部坐浴,外用软膏等。慢性肛裂多需经手术处理,不同的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复发率[1]

    研究证实,肛裂基底部所暴露的括约肌为内括约肌,肛裂的形成与内括约肌痉挛有关。肛裂患者整个内括约肌都呈现持续的高张高压状态,并呈非对称性分布,在肛管远侧,前部压力较高[2]。所以内括约肌切断术便成为治疗肛裂的关键。在众多的内括约肌离断术式中,内括约肌离断的多少很难把握,造成一定的并发症,如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如何掌握切开内括约肌的比例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在我们的体会中,半闭合式内括约肌切开术对内括约肌切开比例的控制上颇为有利。

    我们的肛裂手术大部分是在鞍麻下进行的,在鞍麻成功后,以双食指扩肛,此时可感觉到一不松弛的括约肌环,此环即为内括约肌环。在鞍麻下或在良好的局麻下,此环下降但并不松弛,仍保持一定的张力,这是因为在脊麻下或阻断阴部神经的情况下,外括约肌虽已麻痹,而内括约肌的自主神经供应未受影响[3],我们在手术中部分离断此环并加以轻度扩肛,使肌环张力减低为度。部分离断内括约肌既能降低肛管内压,促进肛裂愈合,又可减少肛门失禁的发生率[4]
, http://www.100md.com
    在正常情况下,内括约肌除有机械性关闭作用外,尚参与随意性抑制作用。有便意时,外括约肌可随意性收缩,阻止内括约肌放松,后者通过神经反射抑制直肠收缩,使粪便潴留在直肠内,从而达到肛门自制的目的,此种过程称随意性抑制作用。内括约肌的全部切断将破坏上述反射活动,直肠就会持续收缩,而外括约肌易疲劳,导致肛门失禁。曾有一患者肛裂术后有便意时会突然出现排便急迫感,大便不能控制,可能与内括约肌切断过多,破坏了内括约肌的随意性抑制作用有关。因此对内括肌缺乏认识或不能很好地掌握内括约肌的切除范围,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不完全性肛门失禁的发生,严重降低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半闭合式内括约肌切断术不仅能很好控制内括约肌的切断范围,而且简便易行。有经验的医师在局麻下也能很好地掌握离断范围,较扩切术而言,除容易掌握内括约肌切断范围外,患者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一般术后第2天即可出院,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本术式适用于无严重肛管狭窄的所有肛裂患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