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疾病百科 > 信息
编号:10120262
焦虑:别让你的心太累(大病防治《焦虑障碍篇》)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28日 《健康时报》 2002.03.28
焦虑:别让你的心太累(大病防治《焦虑障碍篇》)//
焦虑:别让你的心太累(大病防治《焦虑障碍篇》)//

     本报记者 李晓宏

    编者按:在情绪障碍中,焦虑是仅次于抑郁的第二大精神障碍,它不仅与躯体健康有关,而且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工作成败、社会交往和个人发展。在我国,随着竞争加剧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焦虑障碍也猛增起来,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华精神科学会主任委员张明圆发起成立了中国焦虑障碍研究协作小组,从事该领域的临床、科研和教学。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崔玉华教授和中国焦虑障碍研究协作小组成员、北京协和医院的魏镜副教授。

    什么是焦虑?

    魏镜副教授告诉记者:焦虑障碍是一种与生物因素密切相关,还与心理、社会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患者大脑首先存在生物性变化,在一定的心理或社会等诱因刺激下产生焦虑障碍,但不是所有的焦虑都需要外界诱因才能出现,如惊恐,没有外界刺激时也会发作。广泛性焦虑多发于30-50岁的人群,更年期妇女更多一些,这可能与雌激素降低及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下岗就业等因素有关。社交焦虑障碍是青少年心理障碍中的首发疾病,家族遗传、性格、教养环境和方式,童年创伤与经历,特别是青春发育期的性教育和由性而产生的压抑等社会心理因素是它的诱发因素。
, http://www.100md.com
    魏镜副教授说,焦虑障碍广义上讲包括广泛性焦虑症、惊恐发作、社交焦虑(恐怖)症、广场恐怖、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狭义上主要指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发作。

    粮票不够用了怎么办?———广泛性焦虑症

    广泛性焦虑症包括主观体验和客观症状两方面:主观上,患者有种焦虑心情,表现为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恐怖,也说不出什么原因,总是提心吊胆,总感到大难即将临头或危险迫在眉睫。客观症状有两种:一是运动性不安,如头发紧发胀,后颈、四肢和腰背肌肉紧张酸疼,姿势僵硬、不自然,严重者坐立不安,不时做些小动作,比如搓手搔头、来回走动等;二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口干、心慌、气短、出汗、胸闷、有窒息感、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泄、尿急尿频、易昏倒等症状。

    崔教授强调,以上主、客观症状都出现时才能确定为焦虑症,只有焦虑心情而没有任何客观症状很可能是常人在一定处境下出现的反应,单纯根据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便视为焦虑症是错误的。崔教授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那是十多年前用粮票年代的事儿了。
, 百拇医药
    病例:一位省报离休的女编辑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住院,每天醒后一睁眼,就开始念叨:“我住院花这么多钱怎么办呀?老伴陪我,粮票不够用了怎么办?我们在这儿,小孙子上学谁接送呀?让车碰着可怎么办?”按说,她是位离休干部,医疗费能全部报销,为此操心显然多余。

    点评:崔教授说,我们的年轻大夫一般很怵焦虑症患者。每天早晨查房时,她们早早就等在门口了,一见到医生便跟在后面不停地问这怎么办那怎么办,医生查完10个病人了,她们的怎么办还没问完。

    没有任何病变却感死期将至———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指病人平时完全正常,只是发作时极度恐慌,有心慌胸闷、大脑失控感和濒死感,以心脏、呼吸、消化、神经肌肉和植物神经症状最为突出。张先生是位中年男性,日前,一年龄相仿的同事心脏病突发去世使他颇受震动,由此深感生命的脆弱。不久,张先生也出现胸闷、气喘、胸口疼的症状,去北京阜外、安贞等十几家医院就诊,做遍了各种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后来,他病情越发严重,胸闷气短时伴发死亡将至的恐惧,检查不知做了多少次,都显示不是心脏的问题。最后,阜外医院的医生对他说:“我给你推荐一位医生,她或许能解决你的症状。”这样,他才来到协和医院神经科魏镜大夫这儿接受对症治疗,经检查,张先生便是位惊恐发作患者。
, 百拇医药
    轻度可心医 重度辅药物 双管齐下治焦虑

    魏镜副教授说,对于轻度的焦虑障碍可采取心理治疗,但中、重度患者必须药物治疗辅以心理治疗。通常情况下,我们先用见效较快的安定类药物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焦虑,症状减轻了,医生的指导语言患者就容易接受,听得进去了。同时,应用非安定类药巩固,并给以心理支持,增强患者信心,训练他的自我调节能力。

    崔教授说,大多数社交恐怖症患者到门诊就医时,其病程多半已达数年乃至十几年之久。中年以上患者就诊的较少,并不是说他们的社交恐怖症已痊愈,而是他们在长期痛苦的情况下,已经从心理上适应并接受了它。

    病例:有位知名的学者,因患社交恐怖症多次拒绝做报告的邀请,有一次实在是躲不过去了,便去找医生,医生给他开了一剂抗焦虑药,嘱他出场前服下,结果他顺利地完成报告,博得好评。

    点评:崔教授说,这种临时应急的方法,长此以往也会形成新的社交适应。由于不经常服药,偶尔一次用药,效果可维持最佳水平,不仅满足了应急之需,还没有药物副作用的顾虑。对怕与人交往的患者,我们让他先吃药,在不害怕不紧张的情况下再去见人,如此一次两次地锻炼下去,适应后逐渐撤掉药,恐怖也不会再来了。
, 百拇医药
    草木皆兵 怕社交———社交焦虑(恐怖)症

    社交焦虑(恐怖)症是一种过分的境遇性害怕,即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注视的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以致影响正常生活、工作或学习。

    病例一:大学生小孙,从上学起一直在小教室上课,上大学后每当在大教室上课时,她便早早去占坐,赶在别人还没进教室前坐定。如果去晚了,在进入教室或穿过走道时,她心里就打起鼓来,感觉全教室人的目光都向她射来,这时她的身子就僵硬发直,紧张、出汗、脸一阵红一阵白,举步维艰地坐到位置上,全身控制不住地发抖。

    点评:崔教授说,大多数人在见到陌生人或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多少都会感到紧张,这本是人的正常反应。虽说紧张,我们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紧张是短暂的。但对社交焦虑(恐怖)症患者来说,这种紧张不安和恐惧是一直存在并无法控制的。小孙同学害怕单独进入大教室,于是紧张、出汗、颤抖接踵而来,她明知没必要害怕,但无法控制,这些反应,其实是一种焦虑的表现。
, http://www.100md.com
    病例二:30多岁的王女士是家企业的工程师,幼时因与身为大学教师的父母的“高标准严要求”总有距离,经常受到指责和批评,在长期苛求的重压下,她变得敏感而自卑。如今,在单位她每天低头干活,不敢说话,不敢看人,唯恐哪句话和哪个眼神不对遭同事耻笑或误会。她虽不爱与人交往,但对周围人的态度很敏感,同事们的言行常常引得她猜疑不安。回到家后,她也放松不下来,丈夫不经意的举

    动也让她忧心忡忡。点评:崔教授说,王女士的症状首先是害怕,其次是回避,在回避的时候,发生“过敏性牵连”,对害怕的场面或人,发生“草木皆兵”的心理泛化,产生异常过敏的反应。在王女士看来,同事们和丈夫的一举一动,都暗示着对她的讨厌、排斥和无奈。过敏性牵连,严格说来已把人的正常心理引上斜路,因为它脱离了现实,患者常常以病态的心去度他人之意。一个社交恐怖症患者,达到过敏牵连的程度,说明她的病情比较牢固了。

    专家出诊时间表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崔玉华主任医师 周四 全天,周一、二上午

    北京协和医院

    魏镜副主任医师 周二、三上午普通门诊,周一上午特需门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