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477861
科学家述说“基因图谱”幕后故事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6日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4月5日电 中国科学家通力合作、独立自主绘制出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使人类第一次在基因组层面认识水稻,这一消息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人们注意到,在《科学》杂志这篇科学专论的4名主要作者于军、胡松年、王俊、王开书外,“其他作者”多达90余人,分布在国内12家科研单位。这么多科学家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承担此次框架图最多工作量的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中科院基因组生物信息学中心执行

    主任汪建说:“完全是‘大科学’本身具有的极大魅力,吸引着科学家们走到一起!”

    汪建把参与框架图工作的科学家誉为“科技界的志愿者”。他说,众多作者都是各领域的顶尖专家,他们的加盟,完全是自愿、自发、无偿的一种个人行为。这些专家都认为,参与这样的项目,对中国、对人类都极富意义,所以,在本单位的支持下,很多人牺牲了个人时间和精力,甚至是自带设备前来加盟。“所有参与的科学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粮出粮。而华大中心对他们无以回报。他们的付出,只能在这份长长的专论作者名单中体现一二”。
, http://www.100md.com
    在多领域专家的通力合作下,项目启动仅一年多,就得以在去年9月5日进行第一次论证、9月7日通过论证、9月18日进行项目数据冻结。“如此快的进度极为罕见”。

    在长长的作者名单中,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中科院基因组生物信息学中心主任杨焕明位列最后,倒数第二位是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倒数第三位是原中科院遗传所副所长朱立煌。对此,汪建解释说,这完全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在国外,谁是项目的老板,谁的署名就在最后。汪建说,项目协调人杨焕明博士其实就是项目负责人,是“掌舵的”。他的工作是对各合作单位、研究的各个环节进行随时的策划和协调。

    屡次在人类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计划中露脸的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是何角色?汪建主任解释说,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是1999年成立的一家基因研究机构,民间性质,500多号员工中仅有8人人事关系挂在中科院。但是,正是这家民间研究机构,在由两院院士评选的2001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中独中两元———人类基因组1%框架图完成和水稻基因组计划阶段性成果,分别被列为第二、第三项奖。一个单位在同一年度有两项科技成果得到进展奖的认同,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 百拇医药
    华大3年迈上3个台阶,折射出了中国基因研究的进步:1999年上半年,华大等3家国内机构合作启动了耐热菌基因组测序工作,测序量为300万碱基;1999年下半年,华大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合作,接受“中国卷”测序任务,测序量为3000万碱基;2000年5月,华大启动水稻基因组测序项目,测序量一下猛增至约4.6亿碱基。从国内合作到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再独立完成项目,“走到第3步时,已表明了中国人不但有能力参与国际合作,而且已跻身于国际前沿水平。说明中国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软件开发综合技术等领域,都把很多国家甩在了后头———因为目前能够独立完成测序的还只有美国。因此,水稻基因图谱的分析完毕,对中国对世界,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贡献”。

    谈及下一步的科研目标,华大的科研人员雄心勃勃。他们将力争在年底拿出水稻基因组工作完成图。接着,将启动杂交稻母本基因组研究(此前进行的是父本基因组研究),以及完成猪基因组研究,而猪基因组的碱基是水稻基因组碱基的7至8倍。

    “华大目前还欠债1个多亿。”华大新闻发言人称。据华大科研人员透露,尽管中科院、科技部先后对项目拨款,杭州华大的所在地杭州市政府也对华大鼎力扶持,但还有大量资金至今尚未完全到位。本报记者陈娉舒,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