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预测
编号:10176513
风险投资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18日
     半年前的“9·11”事件阴影尤在,美国经济仍受到其强大冲击波的影响整体上处于萧条,但是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中的生物科技类股票却一枝独秀,相对于当前IT产业的寒冬,大有取代网络成为新经济热点的态势。 风险投资 → 生物医药发展的原动力

    美国股市是风险投资资本从项目中退出从而变现增值的重要渠道,生物科技股的热门,反映了风险投资对这一领域的热衷。从全球风险投资所占比重来看,2001年全球风险资本总量的34%投在生物医药领域,另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统计的数据来看,生物医药所占比例正在以每季度0.4个百分点稳步上升。

    生物医药之所以如此受风险投资者青睐,这是与生物医药的产业特点密切相关的。

    1、高收益、高附加值吸引风险投资

    生物医药产品特别是生物工程药品的高收益在于其技术的垄断性保证了其在市场上的独占性。生物医药企业由于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的附加值高,在生产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具有很强的获利能力,特别是这一产业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的扩张能力较强。生物医药产业是一项高利润高回报的产业,它的利润率达到了17.6%,是信息产业8.1%的两倍。我国有200多家现代生物技术企业,1998年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115亿元人民币。以国内几家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为例,其1999年年报显示企业的利润继续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如以生产核酸诊断试剂和基因工程药物为主的复星实业,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44%;以生产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风疹疫苗等预防制品为主的天坛生物,其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28%;以生产免疫核糖核酸制剂和其他生化药物为主的海王生物,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0%。在国内全部医药类上市公司中,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业绩要明显好于平均水平。这恐怕也是近年来不少非医药类上市公司纷纷跨行业涉足生物医药业的根本原因。1999年年报的结果分析显示,在所有行业中,生物医药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1999年没有一家出现亏损,而且复星实业、天坛生物、海王生物和金花股份等四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5%。这表明生物医药的获利能力是比较强的。
, http://www.100md.com
    2、高投入、高风险决定风险投资

    生物工程属于典型的技术、人才、资金密集型产业,进入壁垒高、风险大。由于其技术超前,当前某些企业盈利水平并不高,甚至还处于亏损,其价值大多蕴含在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中,大量的投资也花费在研究开发上。同时由于许多本行业创业者只有技术而缺乏资金,又没有多少资产可以抵押,故银行通常不愿对该领域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提供长期贷款。而一家处于创业阶段或成长阶段的生物医药企业,它可能是由某些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出来创办的,也可能是由一些拥有技术的留学人员归国创办的,风险投资则不但可以向这些拥有技术的创业者提供大量的创业资金,使技术型的创业者能最终将一个试验室中的技术变成可大量获利的产品,同时风险投资商还向风险企业提供有效的企业运作指导。在风险投资中,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家实际上是在共同创业。从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家达成初步投资协议时开始,双方就是一种合作关系,共同计划融资方案,寻找尚缺资金,以求最终实现投资;此后双方继续紧密合作,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让企业顺利成长并促其最终成熟,使企业家圆其创业梦,风险资本家也得以撤出投资获得高额回报。 风险投资 → 上游药物创新的主体
, 百拇医药
    我国生物医药的上游领域长期以来是由政府拨款支持的(纵向资金),具体地说是由若干基金推动的,如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攻关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以及各省市级的新药创新基金等。这些政府基金对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上游领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这些扶持基金极其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科研需要。如国家自然基金在生命科学领域每年的总投资不到一亿元人民币,而这仅仅是美国一个新药研发经费的1/10,一些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研人员以很好的项目申请专项资金拨款,可往往申请到的资金离实际需求资金相距甚远,多则几十万,少则几千元,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科研项目做到一半即告夭折,甚至科研仪器还没买全、项目还没开工就流了产,最后对付几篇不痛不痒的论文了事,对提高我国生物医药技术水平起不到任何作用,对项目的产业化无能为力。

    由此可见,目前生物医药基础性研究以及生物技术产品前期研制的经费主要还是由国家投入,但政府科技扶持资金不能满足生物医药上游领域资金要求,企业又不具备较强的基础研究能力,大部分企业更愿意直接购买成熟的技术。这一方面使得基础性研究和上游研制因得不到足够的资金而放慢速度;另一方面,购买成熟技术也使投资方的回报率大为降低。而风险投资在该领域则能发挥很强的杠杆作用,在美国,风险资本是药物创新的主体,以人类基因组研究和基因工程药物为例:人类基因组计划源于攻克癌症这一科学难题,虽然其目的和范围远远超出了新药设计,但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活跃的领域仍然表现在制药工业中。从结构基因组计划到功能基因组计划,再延伸到药物基因组计划,风险资本的纷纷介入起了推波助澜(可能是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众多的医药公司和制药厂对基因工程┪镆延卸嗄昃椋庑┚槿繁K悄芫】熳蜃榧苹淖钚卵芯砍晒涣硪环矫妫揭┎返目⒅芷谙喽越衔硐耄郊又岛芨撸吠斗攀谐『竽芙峡斓鼗厥昭芯靠⒊杀荆缓慰鲎畛醯幕蚬こ桃┪锶缫鹊核亍⒏扇潘氐榷际墙柚镆窖а芯孔式鹂⒊晒Φ模蹲驶竦没乇ê蠼徊娇垢惴旱纳镆窖Щ⊙芯恳簿统闪怂忱沓烧碌氖虑椤?p> 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有别于其他学科研究之处,就在于它持续发展的后劲必须直接植根于产业化或商业应用之中。一旦科学研究和商业资本在产业化这个环节找到契合点,利润机制被恰到好处地引入科学研究体系,企业就成了现代生物工程领域技术创新的主体。人类基因组计划草图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前宣告完成,就是企业作为基因组技术创新主体,甚至作为基因工程药物技术创新主体而高效运行的业绩。
, 百拇医药
    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国政府一系列科技扶持基金对生物医药的投入仅能满足基础研究,向产业化转化过程所需费用需有其它途径,这样才能弥补产品开发费用的不足,开发出一流的产品,避免长期走仿制的低水平,低档次道路。故我国应该力促企业和风险投资的结合以介入生物高科技的研究开发,重点扶持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和研发能力强的科研院所,彻底摆脱生物技术研究仅靠国家那么一点杯水车薪投入的不利局面,成为开发我国创新产品的生力军。 风险投资 → 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生物医药的下游领域直接决定了科研成果能否顺利产业化。我国生物技术的研究起步晚,基础较差,产业化水平低。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新产品开发能力上远远落后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据估计,我国生物工程上游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接近,但下游技术相差10年左右,中试力量薄弱,大部分技术成果尚无法进行产业化转化。

    生物医药的下游领域直接决定了科研成果能否顺利产业化,自然也成了风险投资决策的焦点。如著名的生物技术公司--基因工程技术公司(Genentech)就是风险投资作用于生物医药下游领域的典型例子。1976年初,风险投资家斯文森看到了生物学家鲍伊尔教授DNA重组技术的价值,并与之合作共同将该成果进行产业化,此后,该公司利用风险资本开发成功一系列成熟的生物工程医药产品。1980年,基因工程技术公司上市,一个小时内每股从35美元剧涨至88美元,公司的身价因此激增至3500万美元。这一事件是美国股市涨幅最大的案例之一,正像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所说:“以这些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对美国90年代经济的‘低通货膨胀、高就业和高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外类似的风险投资作用于生物医药下游领域成功案例很多,国内也有了这方面的成功尝试。1995年,深圳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吸纳了美国汉鼎亚太投资公司(HNQ)1.2亿元的风险投资。当时科兴主打产品α-1b干扰素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产品,上游技术相当成熟,但由于投资周期长,下游产业化资金严重不足,4000万元贷款无力偿还,账户被严密监控,上门讨债者络绎不绝,销售额基本上为零。吸引风险投资之后企业焕发生机,其生产的基因工程干扰素仅用4年多的时间就控制了国内60%的市场份额,1999年销售额达2亿元,利润6000万元,利润率为40%。目前,科兴公司正积极准备上市,融集更大规模资金。正是风险投资给予了科兴第二次生命,同时上市后的科兴也将给风险投资公司满意的回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