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121121
德艺双馨 公慈勤和(现场)
http://www.100md.com 2002年5月30日 《健康时报》 2002.05.30
     本报记者 赵绍华

    时间:2002年5月24日地点:北京儿童医院礼堂人物:胡亚美、张金哲、江载芳、潘少川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庆祝会:不是因为它的仪式有多隆重,意义有多深远,而是因为这四位站在台上受表彰的老人。

    四位年已古稀的老人,站在台上微笑着,朴实、真诚,甚至有点孩子气。当被邀向大家致意的时候,他们竟像小学生一样有点不知所措,忙乱地挥舞着手里的鲜花。

    他们的确与孩子结下了一生的缘,有数不清的孩子是因为他们而恢复了健康、挽回了生命、成就了事业。所以医院为他们从事儿科医疗事业50周年举行的庆祝大会也选在“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前夕。

    这四位老人是:胡亚美、张金哲、江载芳、潘少川。他们都称得上是中国儿科医疗事业的开拓者。

    胡亚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在防治小儿贫血、腹泻病等方面颇多建树之时,她以近花甲之年毅然将全身心投入到白血病的研究中。现在,北京儿童医院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张金哲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被国外称为中国小儿外科的先驱。如今,80多岁的张金哲仍按时出门诊、查房、手术、讲学,参加义诊咨询活动。

    江载芳教授,我国儿科呼吸及结核专业最早的学术带头人,不仅医术精湛,还培养了40多名硕士、博士、博士后。

    潘少川教授,与张金哲教授一起在北京儿童医院创立小儿外科的他,因患儿的需要又献身于小儿骨科的创立和发展。

    记者发现,他们有太多的相似:一开始就满腔热情地选择了儿科,这种热情一生未变,直到今天,他们还活跃在病房里、教室内;他们事业上的大转折都与孩子有关,胡亚美攻克白血病,潘少川转向骨科,都是为了挽救更多孩子的生命……

    记者曾经几次采访过胡亚美。她很忙,但只要是约定好采访,她都会准时等你。永远的齐耳短发,永远真诚的笑容,永远清澈的直逼你心灵的眸子,永远的对小患者的款款深情。听她说话,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对自我的教育。她的年轻同事说:在没有接触胡教授之前,她简直就是我们眼中的“神”。今天,当我们有幸和她朝夕相处之后,才真正认识到,她不是“神”,她是一位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一位受人尊重、平易近人的长者。胡教授是一位大学问家,却非常谦逊,不耻下问,还常常以“学生”自居。

    胡亚美爱孩子,孩子更爱她。记者注意到,她在庆祝会上又穿上了那件每逢重大场合就穿的衣服,这是一位她治愈的白血病患儿在成为服装设计师后专门给她做的衣服。她珍惜这份与患儿之间的真挚感情,将此视为患儿对她的最大的褒奖。

    坐在记者身旁的一位医院的前党委书记颇有感触地说,这四位老人一生最牵挂的就是每一个患病的孩子。听着他对四位老人治学与为人的介绍,记者不禁想到诸福棠,这位中国现代儿科学的奠基人,北京儿童医院的老院长。他一生都在提倡“公慈勤和”,这四位老人不正是用一生在实践着这四个字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