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针骨推拿 > 针灸讲义
编号:191482
下篇(针灸治疗各论-第一章内科病证-34、痹证)
http://www.100md.com 德宏中医按摩院
     三十四、痹证

    痹有闭阻不通的意义。外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能畅行,因而引起肢体关节等处,出现疬、痛、麻、重的证状,临床较为多见。

    【病因病机】

    发病原因,多由起居失调,卫气不固,腠理空疏,或劳累之后,汗出当风,涉水冒寒,久卧湿地等,以致风寒湿之气乘虚侵入,经络闭阻,发为风寒湿痹。此外有因素体热盛,复受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发为热痹者。

    【辨证】

    (一)风寒湿痹:关节疬痛或一部分肌肉疬重麻木,日久不愈,可发生肢体拘急,甚至关节肿大为主证。又因感受风寒湿三气的偏胜不同,而分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1、行痹 肢体上下左右走窜疼痛,痛无定处,有时兼有寒热,舌苔黄腻,脉浮。

    2、痛痹 遍身或局部疼痛,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冷更剧,舌苔白,脉弦紧。

    3、着痹 肌肤麻木,肢肤麻木、肢体关节疬痛,疼痛有定处,易受阴雨气候的影响而发作,脉濡缓,苔白腻。

    (二)热痹:关节疬痛、局部热肿,痛不可近,关节不能动,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并兼有发热、口渴等全身证状,苔黄燥,脉滑数。

    【治疗】

    (治法)以循经的远道、患部取穴为主,亦可采用阿是穴。行痹、热痹用毫针泻法浅刺,并可用皮肤针扣刺;痛痹多灸,深刺留针,如疼痛剧烈的可兼用揿针或隔姜灸;着痹针灸并施,或兼用湿针、皮肤针和拔罐法。

    (处方)肩部:肩禺 肩廖 挠俞

    肘臂部:曲池 合谷 天井 外关 尺泽

    腕部:阳池 外关 阳溪 腕骨

    背脊部:水沟 身柱 腰阳关

    脾部:环跳 居廖 悬钟

    股部:秩边 承扶 阳陵泉

    膝部:犊鼻 梁丘 阴陵泉 膝阳关

    踝部:申脉 照海 昆仑 丘墟

    行痹加膈俞 照海

    痛痹加肾俞 关元

    着痹加足三里 商丘

    热痹加大椎 曲池 阿是穴

    (方义)本方主要根据病所的经络循行部位选穴,以疏通经络气血的闭滞, 使经气流畅,卫外有权,则风寒湿三气无所依附而痹痛得解。病在皮肤肌肉当浅刺,病在筋骨当深刺留针,应随其证情变化,运用各种不同的治疗和操作方法。大椎、曲池清热解表治热痹;膈俞、血海是活血要穴,以治行痹 ,取血行风自灭之意;着痹取商丘、足三里,是因水湿的停留,必先由中土不运,脾主四肢,运脾为治湿之本,故用之以健运脾胃而化湿。至于痛痹久延,阳气必衰,配关元、肾俞灸之以益火之原,振奋阳气而驱寒邪。,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