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针骨推拿 > 针灸讲义
编号:191501
下篇(针灸治疗各论-第二章妇、儿科病证-7、肠痈)
http://www.100md.com 德宏中医按摩院
     七、肠痈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于饮食不节或恣食生冷等物,致食滞中阻,肠胃传导不利,气机壅塞而成;也有因用力过度,跌仆损伤,或暴急奔走等,导致肠络受伤,瘀血凝滞于肠中而成者。

    【辨证】

    初起绕脐疼痛,随即转移于右下腹为甚,以手按之,其痛加剧,痛处固定不移,腹皮微急,右腿屈而难伸,发热恶寒,恶心欲吐,便秘,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象数而有力;如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洪数,腹痛更剧,腹皮拘急,拒按,局部或可触及肿块,壮热自汗,则为重证。

    【治疗】

    (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留针时间20至40分钟,一般每日针刺一至二次,病重者可隔四小时针刺一次,在未化脓时,可获良效,如已化脓,应转外科治疗。

    (处方)足三里 上巨虚(取压痛点)曲池 天枢

    (方义)本方的主要作用是通调手足阳明的经气,使经脉气血通畅,肠胃机能恢复正常,达到散瘀消肿,清热止痛之效。因为肠痈的病机,是由于大肠气机不和,血液瘀凝而为痈肿,因此,本方根据《内经》“合治内府”的原则,而取胃经之合穴足三里,大肠经之下合穴上巨虚,以疏导手足阳明经腑之气;且大肠主津,由于阳明郁热耗灼津液,致大便秘结,故取大肠之合穴曲池,以疏泄热邪而存津液;继取大肠之募穴天枢,以宣通肠腑之气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