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针骨推拿 > 针灸讲义
编号:191529
附篇(9、耳针的运用)
http://www.100md.com 德宏中医按摩院
     九、耳针的运用

    耳针疗法是用金属制成的毫针或环针,在耳部的压痛点或一定部位进行针刺。施以手法,以使患者感到针刺处剧烈疼痛为度。或可留针2至7日,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1、耳针的作用 要懂得耳针的作用,首先要了角耳区与内脏的密切联系。如《灵枢.经脉篇》说:“足阳明之脉上耳前;手太阴之脉却入耳中等;足太阳之脉从巅至耳上;手少阳之脉 从耳后入耳,出走耳前;足少阳之脉 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这是十二经脉中有五经联络于耳。《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又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这更说明耳与经络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用针刺激耳部,通过经脉循行,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脉,达到治病的作用。

    2、耳区的解剖 耳针所刺的部位是耳区,现将耳区的解剖,扼要的分述于下:

    (1)耳输:是耳廓软骨的空离帽状缘体,下分:
, 百拇医药
    耳轮脚:是耳廓软骨凹面中央的横贯突起部。

    耳轮棘:即耳轮脚突起部。

    耳轮结节:耳轮肥大部。

    耳轮尾:近耳垂部。

    (2)对耳轮:对耳轮与耳轮平行向上成为弓形突起部,对耳轮脚为对耳轮向上前的分叉部,有上下脚分别。

    (3)三角窝:是对耳轮上下脚之间的凹部。

    (4)耳舟:是对耳轮和耳轮之间的凹部。

    (5)耳屏:是耳甲腔前外耳道开口处之突起瓣状部,下分:对耳屏:与耳屏相对。

    耳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部。
, 百拇医药
    (6)耳甲:在耳部正中凹腔间,下分:

    耳甲艇:在耳轮脚上腔隙间。

    耳甲腔:耳轮脚下的腔隙间。

    (7)外耳道:外耳道开口处,是在耳甲腔前耳屏所遮盖处。

    (8)耳垂:耳廓下充满脂肪的皮皱襞部分。

    3、耳针的针刺部位

    (1)耳轮上部:是外生殖器、尿道、直肠的针刺部位。

    (2)对耳轮:是腹、胸、腰、背、颈的针刺部位。

    (3)耳轮上脚:是趾、踝、膝、臀的针刺部位。

    (4)耳舟:是腕、指、肘、肩、颈的针刺部位。
, http://www.100md.com
    (5)耳屏与耳甲之间:是鼻、咽喉的针刺部位。

    (6)耳甲艇:是大肠、小肠、胃、膀胱、肾、胆、肝、脾的针刺部位。

    (7)耳甲腔:是食道、口、胃、肺、心的针刺部位。

    (8)耳垂:是额、颚、颊的针刺部位。

    4、压痛点的检查 当身体某部患有疾病时,耳部往往出现压痛点,此点即在上述的部位,为施针时的依据。故压痛点的检查是否正确,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

    检查方法,是根据身体部位在耳部的反应点上用探针或毫针柄进行轻轻的按压或划压(亦可用电探针检查和经络控测仪检查)。当压到痛点时,病人即有蹙眉皱额眨眼或摇头呼痛的表情,即在此点下针。若反应点局部未发现压痛时,可在该点的邻近部位寻找;如仍找不到痛点,则在反应点上进行针刺,往往也可秦效。
, 百拇医药
    5、耳针的操作方法

    (1)痛点检查确定后,用28号的毫针(五分或一寸)直接沿皮刺入痛点,针至二、三分为度,但不能穿透耳廓。

    (2)针刺入皮肤后,即进行捻转,以病人呼痛为止。若刺时痛点愈痛,则疗效愈高。但慢性体虚者宜用中等手法。

    (3)耳针刺激的手法,除捻转外,还有留针手法。一般的病证,留针约20至30分钟,重病留针40至60分钟。留针中每隔5至10分钟提插捻转一次。

    (4)对于四肢关节痹痛或扭伤挫伤等病,留针时宜活动,可以提高疗效。

    6、耳针的适应范围 耳针所适应的病证,一般对于以下的几种较有效。

    (1)对外伤所引的疼痛,如挫伤、扭伤、裂伤等有显著疗效。

    (2)慢性的疼痛病亦有效,如痹症、胃疼、腹疼、头疼、腰背痛等。

    (3)炎证所引起的疼痛,如喉痛、胸痛、肋痛等。

    (4)慢性的哮喘病、胃病先进。,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