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针骨推拿 > 经筋疗法
编号:192531
(下篇-第一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第六节重点经筋区的施治方法)
http://www.100md.com 《经筋疗法》
     1.头部眶膈筋区的施治方法眶膈筋区,系指鼻骨与眼眶内缘之间部位,及眶上沿区域。本区域以理筋手法及针刺疗法施治。施治时运用指合力,以拇指尖切按鼻泪骨间沟肌筋2~3分钟,而后向下切按,延达“迎香”,再将拇指尖移向眶上沿及内上角,切按大皱眉肌及肌筋;切按时,把拇指尖指向内上角,忌向眼球触压。接着切按眶上缘中部及尾部。最后揉按或切按眉间印堂。再将手法移至眉梢上部施以适宜的治疗(参见图示)。需要时,配合单穴皮肤点刺法针治。

    2.颞筋区的施治方法额筋区,系指头部颞上线以下、耳根前与眼眶外之间的区域。本区主要有颞前肌、颞后肌及小皱眉肌与筋膜。结构较薄而坚紧,血管神经丰富,常运用手法与针刺疗法联合施治。手法施治,重点对上述三肌及筋膜,运用拇指腹借助指合力,先行揉抹手法松解局部的肌筋;继之以切按手法,对“结灶”施以“切拨”。切拨的用力量度宜轻,以患者感到可耐受而舒适为标准。切拨的次序,一般按三线(即颞上区线:颞筋区二线及眉梢耳枕线)及三区(颞一区、颞二区及颞三区,详见图示),自前向后,逐一“消灶”。手法“消灶”每次施以3~4个灶点,达到初步松解为度。对病症广泛病例,应加颌骨“冠突”,及耳前筋灶点的施治。
, 百拇医药
    颞筋区的针刺疗法,一般运用对三肌的结灶各施治一针;必要时,对颞肌腱(即上关穴)加施一针,均以“结灶”为肠,直入直出,不予留针。(参见图示)

    3.枕筋区的施治方法枕筋区,系指枕骨外粗隆,上项线以下至风池、风府之间的筋区。

    本筋区附着颈部部份肌筋,易发生筋性劳伤。但本筋区半长毛发,头皮薄紧,“病灶”隐蔽,紧接颈项,查灶及施治均需花费时间和精力。主要的施治方法,是运用手法及针刺治疗。“病灶”常见于脑户、玉枕、脑空、风池及风府。手法乃以切按为主,适当加用掐捏、揉捏。针刺以“结灶”与腧穴相结合为主要施治部位,采用切按固灶的单针点刺方法施治。(参见图示)

    4.颈项筋区的施治方法颈项筋区,系指后颈及后颈侧,自头至肩之间的筋区。该筋区的肌肉筋膜,层次较多、走向的方向变动较大,同时有哑门及重要神经血管,施治时宜特。别谨慎。一般施用掐握手法及捏揉手法,施治后,按经筋图线或“结灶”,以两线三点针刺。用掐提穴固定法,或按压固定针刺腧穴,直入直出,不予留针。针后施以拔火罐治疗。(参见颈部图示)
, 百拇医药
    5.肩部筋区施治方法肩部筋区,系指颈至肩之间的筋区。本筋区肌筋较丰厚,属肌筋病症的好发部位。但该区的深部有肺尖及重要血管,施治时,宜注意。常用捏揉手法及臂按压手法。以掐提方法固定针刺灶穴,用自外向内的一线三点至四点灶刺治;必要时以左手掐旋的手法,转动肩前的灶穴施行针刺,用直入直出的针刺手法。针后加施拔火罐。

    6.肩臂肘筋区的施治方法肩臂肘筋区,系脂肩臂至肘腕部的筋区。本筋区的范围较广,是经筋病症的好发部位之一。常用按压、捏揉、捏搓、掐搓、弹拨等手法施治。针刺以肩顶、肩前、喙突、时窝等筋区为主要施治灶位,向“结灶”刺治,以单针直刺手法,不留针。针后投拔火罐。

    7.背部筋区的施治方法背部筋区的面积较宽,其重点筋灶,是夹脊、肩胛内上角、岗下及部分肋结节筋带。施用的手法,常先以滚动法推滚全背及腰部,继之以按压手法,对筋结显著部位,作沉压与放松的施治;对岗下肌、肋结节,以指合力的拇指指腹按压法或切按施治;对浅层的斜方肌,以适当的体位,作掐捏手法施治;对大小菱形肌筋,以按压及提捏施治,获得全面肌筋的松解,全背舒适为度。
, 百拇医药
    针对主要“结灶”,以紧压的固灶方法,施以点刺达筋膜表层,对肩胛内上角及结节的“结灶”,以紧压病灶于骨面上加以点刺;对夹脊肌筋,用推向脊椎方向压紧刺疗,疏密度适宜。本筋区的肋间隙内不可深刺,以免刺入胸腔造成严重后果。针刺后,于针刺孔皮表,加施拔火罐治疗。

    8.胸前筋区施治方法胸前筋区,以锁骨下肌筋、胸锁关节及胸肋关节、胸骨表面、肋弓及剑突为常见的经筋“结灶”好发部位;部份病例有胸肌肌筋及肋部肌筋的损伤病灶,亦可查及左五肋胸肋关节及11、12游离肋端的“结灶”;肋弓缘的“结灶”亦可查及。

    对胸筋区施治,常用揉抹手法、点切法、切拨法、掐揉法等施治,以轻手法为主,力戒粗暴。胸部针刺,以紧按将“结灶”固定于骨质表现,而后行点刺治疗;对可提掐的肌筋,以提掐方法(如胸肌肌筋),将刺治的肌筋提离胸壁后刺治,针尖不可向胸腔方向行刺。肋部一般刺治的灶位为3~s个,针刺后,以吸力较轻的拔罐器行拔罐施冶。

, 百拇医药     9. 腰部筋区的施治方法腰部筋区,以腰椎两侧的肌筋及腰三横棘突的病变损伤,为常见部位,其上连胸脊,下入腰骶。常以推滚、臂压、掐捏、拇指腹揉抹等手法施治;病人体位,以腑卧及侧位分次行施。针刺,以紧压固定“结壮”后行刺,常用腑卧位直刺与侧卧位的侧刺方法,针刺向腰椎体方向刺人,忌向后腹腔方向行刺。为避免刺伤肾脏右腰2~3椎体横突间以上(距正中线外向5~7.2cm)及左腰节二腰推体下缘以上的部位,切忌深针。第十二肋骨以上的区域,属胸腔范畴,忌误刺入。腰部筋区针刺,一般施治三个灶位,但注意分浅、深层肌筋的“结灶”位置。针刺后投入轻吸力的火罐施治。

    10.腹部筋区的施治方法腹部筋区,按九区划分法,分上腹、中腹、下腹三个区域。施治者,需对每一筋区的解剖情况熟悉。腹部常见的“筋结”,多见于腹直肌肌筋、腹外斜肌筋、腹白线及脐下“五皱襞”。对腹部的手法施治,常用轻浮的抚揉法、轻切揉法;腹侧有时采用掐揉法;对深部“缓筋”,常以拇指腹,行切拨及切揉施治。腹部的针刺治疗,是对上述常见肌筋的“结灶”作间隔的点刺,全腹点刺5~7针,运用按压固灶或提握固灶方法。所刺深度,限于腹壁,切忌刺进腹腔。刺治后,行拔火罐治疗。
, http://www.100md.com
    11.臀骶筋区的施治方法臀骶筋区,指腰骶区间、骶部筋区及臀部筋区的联合筋区。本区域是经筋病症的高发区,结构复杂,肌肉丰厚,上下并联,牵涉面广泛。对本筋区的手法施治,一般使用较重的手法,如指腹弹拨法、臂部按揉法、时尖按揉法及指尖切拨法等。重点施治部位:髂脊、腰眼、骶背八、臀中及臀侧与臀后坐骨结节等的筋结病灶。

    臀筋区的针刺,主要以按压固灶及压拨固灶方法。行刺的重点,针刺对肌膜结索及其尽筋头、受损的韧带施治。针刺后行拔火罐治疗。

    12.下肢筋区的施治方法根据“四维相代”原理,下肢伤筋,具有拮抗面、立体性、广泛性的联合损伤特点。大腿前侧结灶,好发于伏兔、股内及股外侧肌筋的中部,及其下端尽筋头;大腿后侧结灶,好发干中线及左右侧线的肌筋,以中线为高发筋线,可触及明显的索状结灶物;大腿内上侧肌筋的结灶,于腹股沟上下股动脉外侧;股后侧肌筋的损伤者,步行艰难,其筋结主要来于坐骨结节。膝腹筋区的结灶,好发于膝眼及股、胫肌筋的附着点;胭筋区的结灶,呈倒“三角”形状态,上两角深伏于 胭窝上两侧,腓肠肌内外侧头),下角于胭下中部,另一筋结偏于中部外侧(跖肌肌筋)。小腿后侧的筋结呈y字形状倒口向上,依经筋标本线图形状分布,上两支筋汇合至承山伸向足跟。小腿前外侧的筋结,好发于胚前及腓骨沿浅区,后者以其中下部位的筋结最为突出。

    腿部的手法施治,以联合手法为主,对筋结各部位逐个分筋。针刺多以针对结灶使用各之所宜的刺治手法。针后投拔火罐治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