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针骨推拿 > 经筋疗法
编号:192575
(下篇-第三章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38.不明原因性下肢软瘫的经筋疗法)
http://www.100md.com 《经筋疗法》
     38.不明原因性下肢软瘫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

    下肢软瘫,病因复杂,一般认为本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神经原变性疾患。临床表现主要是两下肢渐进性的乏力乃至瘫痪,多伴见肌筋逆冷及萎缩。

    【机制释义】

    本症属于中医痿证中的足免症,与脏腑、经络、气血及感受外邪关系密切。《素问·痿论》云:“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辟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屡”。这段经文说明,心、肺、肝、脾、肾五脏的生态失衡,是导致肌肉、筋膜与筋脉病变产生的基本因素。在基本因素作用下,外邪入侵机体,导致经络阻滞,尤其是导致经络之海的冲脉“下温足胫”的机能障碍,便可产生下肢肌肤逆冷、筋肉萎软乏力的病症临床表现,中医古著称之为足免症。《灵枢·动输》云:“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足下,其别者,邪(斜)入踝……注诸络,以温足胫”。《灵枢·百病始生》曰:“厥气生足免,免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张景岳说:“寒逆于下,故生足免,谓肢节痛滞,不便利也”。足免与痹症,两者之区别,在于寒邪与湿邪的孰多孰少而定之。如《素问·痹论》云:“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素问·调经论》云:“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从举引的经文可知,下肢软瘫的主要病理病机,乃是气虚而形成寒湿的一种病症。按照中医古著所称“按之则气足以温之”的治疗方法,可将本病症治愈。
, http://www.100md.com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①患肢毛孔较常人粗显,下肢厥冷,温度降低,肤色苍白。②肢体肌筋萎软、萎缩,感觉减弱。③主动运动功能降低乃至丧失,步行艰难。④多伴存脏腑的虚衰临床表现;五脏的虚衰中,以肝肾及脾虚为主。

    病灶体征:经筋查灶,采用足三阴及足三阳的多维检查法,详细作各经筋的循经检查时,常见足三阳经及足少阴经呈节段性的筋结阳性病灶形成。其中足小腿、髀股及腰腹的气街节段性病灶尤为突出。这种现象,恰如《灵枢·根结》所云:“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读者,皮肉宛瞧而弱也。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经文在指出“三折”之后,并指出“当穷其本”。这便是说,要对“三折”的临床症状表现,要加以考究它的产生原因。从经筋学的理解认为,腰腹深部的筋结形成,乃是下肢不明原因性软瘫的主要根源。因为腰腹深筋形成筋结状态之后,既形成经络的“三折”,更成为经络之海的冲脉“下温足胫”发生阻滞,于是下肢的“肉节渎”、“痿疾起”而“不安于地”等随之出现。
, http://www.100md.com
    本病症“筋结”导致经络发生“三折”的具体表现是:①小腿后侧的肌筋中,以足少阴经筋(详见足少阴经筋标本图)的索样筋结形成最为显著。②髀区筋结病灶,常于臀上部,形成面性的三个块状结灶的品字形排列。③股筋区的结灶,于冲脉(即股动脉)外2~3公分处形成。④腹部深筋(即腹缓筋)呈结块状的肌凝块症,可分别于脐外及侧腰:2~3、3~4横突间触及。

    【治疗方法】

    根据筋挛产生对经络的压迫,舒筋以活络,及古典所述“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的治病原理,采用综合疗法手段:①对足三阴三阳经筋,作每一条经筋的线性手法疏通治疗;对其结硬性的节段性筋结点,以局部固灶行针的刺治方法施治。②对腹缓筋脐外筋结病灶,运用边查灶边消灶方法的舒筋方法施治。③对髀区、股筋区及腰筋区的筋结,先用理筋手法施治,再用固灶行针法刺治。④对可行拔火罐的腰腿施治部位,施以拔火罐治疗。⑤教导病人作点穴按摩治疗。③辅以外洗、热熨疗法。①对于机体明显偏虚的患者,分别予补阳或补阴的中药饮片煎服。
, http://www.100md.com
    【病例择举】

    病例一,赵某某,女性, 35岁,广西宁明县医院清洁工人。患不明原因进行性下肢软瘫四年。曾于当地及广西南宁多家大医院进行包括CT、核磁共振检查,皆未查明致病原因;针药及其他多种疗法长期施治未见病情好转。投向经筋科求治。经筋检查,见两下肢逆冷过膝,毛孔粗糙,皮色苍白,肌筋弛缓,腱反射减弱,知觉尚良好;右下肢大腿周径较左下肢细2.5公分。两下肢小腿的伸肌群及屈肌群皆呈明显的结索佯改变;大腿的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半腱肌及半膜肌,呈弛缓性萎软并萎缩;腰大肌呈结块状,梨状肌呈筋结性萎缩。按照经筋学的辨证,认为系腹缓筋的劳损性筋结导致下肢假性软瘫。予综合理筋疗法施治。①理筋法。按下肢六经分布,分别作循经揉筋手法,以疏通各经络的阻滞。②针对腹缓筋的劳损性筋结状态,分别于冲脉点(即腹股沟股动脉外侧筋结点)、脐旁外下点及腰点,采取相应的体位,进行揉筋点穴法以解其结。针刺治疗。对足六经行程线的明显筋结点,作分次分期分批施以固灶行针法的针刺施治;对腹缓筋的股部筋结点、梨状肌点及腰2~3、3~4,横棘突间点,施以固灶直入直出的针刺治疗,令结灶松解。③拔火罐治疗。分别于腰臀及腿部针孔皮部拔火罐,增强血脉的流通。④辅助治疗。中草药煎水外洗;教导病人自我点穴按摩,每周施治两次。本病例经过施治两次,下肢的皮色及温度明显改善,下肢的沉重乏力感,向轻松的自主运动复苏。坚持治疗四个疗程,获得康复。

    病例二,梁某,男性, 62岁,广西宁明县农资公司职工。患不明原因下肢软瘫不能走动,病史两年。曾多方求治,病情如故,由家属用手推车送来就诊。经筋检查:下肢萎软乏力,不能自行站立,肢端厥冷,皮色无紫斑,毛孔增粗,肌力二级,知觉存在,反射减弱,未引出病理反射阳性征。循经筋线查灶,可见弛缓性的肌筋中存在经筋的节段性结灶;腹缓筋呈肌凝块状结硬。诊断:腹缓筋性下肢萎软。治疗方法,综合理筋疗法,具体施治方法同病例一。施治三个疗程,患者两下肢恢复正常。,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