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综合信息 > 信息07
编号:10378447
为何国际中药市场我国份额不足5%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0月9日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9月27日电(记者朱旭东)目前国际市场上每年中药销售额高达160亿美元,而产自我国的中药只占其中的3%至5%,且大部分为原料中药材和保健药,其他份额主要被日本、韩国等国瓜分。在国际中药市场,出现“教会徒弟饿了师傅”的尴尬。

    据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正贵介绍,中药一般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我国现有35大类、43种剂型、共5000余种中成药,其中有些产品经过长期临床观察,诸多方面优于西药。但由于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与西方现代医学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我国中医药长期游离于国际主流医药市场之外,大部分中药产品与国际医药市场的标准和要求存有差距。

    我国的中药以复方药为主,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用身体试验出来的药方。据了解,复方中药药物多达十几味,添加某种药物有时是为了消除另一种药物的副作用,组合起来治理某种疾病效果更好。具体哪味药起什么作用,很难说得清楚,在许多方面还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比如阿胶,其补血的作用已经得到多种中医著作的论证,为国内人士承认,但是国外医药界希望能指出阿胶中哪些成分帮助提高钙吸收,哪些成分帮助补血。对于这种要求,目前国内还没有研究机构能够确认。而恰恰是这种问题,挡住了中药在国外申请药准字的道路,于是人参、银杏、黄芪这些非常有名的中药制成品在外国得不到认同,美国FDA(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也不认同其为药品,销售只能在食品柜台上,而进不了药店。金陵药业的主打产品——脉络宁注射液,目前也只能以口服液的形式打入美国市场。
, 百拇医药
    洪正贵打了个比方:中国人烧菜,放调料时一般就是凭感觉,大厨师也是这样,但烧出来的口味就是好。西方人学烧中国菜,一定要问放多少克盐?多少克糖?即使这样,烧出来的口味未必好。

    当中国的很多复方药因为一时“说不清楚”而在国际市场门外徘徊时,日本等国的“洋中药”却大行其道。日本等国所生产的中药以单方为主,比较能说清楚每种药物的作用。被日本称为汉方制剂的中药,大多数有明确的标准、药理研究及临床功效的数据,在生产过程中融入了现代新科技,从品质到外观均优于我国。据了解,只有210个汉方药制剂的日本,处方主要来自我国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等,原料的75%又由我国输入,但在国际市场的覆盖率却已达到80%左右。泰国在2000年加入到承认中医、中药合法化的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后,也迅速占领了一部分国际市场。

    我国国内是国产中药的最主要市场,一直占我国中药市场销售额的90%以上。但近年来,“洋中药”返销中国也已经不是新鲜事。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一些相当于中国藿香正气丸之类的药品,就开始进军中国市场。资料表明,1998年我国进口日本、韩国生产的中药超过1亿美元,远远大于我国中药同期出口到两国的金额。如今,我国每年进口的“洋中药”已经超过6亿美元,在不久前广州举办的现代中药产业新经济论坛上,国务院办公厅调研局副局长俞明称,2001年,我国原药材产量占全世界的90%以上,中药材净顺差达到2.38亿美元,但是中成药逆差达到了3.9亿美元,两者相抵,相差1.52亿美元。
, 百拇医药
    中药大国没能成为中药强国,固然与国际上的不认可有关,与“洋中药”的不断发展壮大有关,同样也与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苏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仁茂认为,我国多年来的计划经济模式,使得中药产业的各项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如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产权市场的不完善,使得中药产业的发展效率不高。另外,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企业产权的不清晰,科研开发和产业的脱节,创新机制的缺乏和风险的不合理分担,也使得中药产业前进的动力不足。近年来,我国的中药生产工艺虽有一定的进步,但离现代化医药工业优质化生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中药产业的生产技术尚未根本摆脱作坊式生产的局面,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和质量控制手段,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性。传统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的标准规范不严格,我国在中药上的传统至尊地位,已经受到强有力挑战。

    可以说,我国目前拥有很多的中药配方,而日本等国却拥有更多的国际市场。难怪有人说,我国中药产业如果不迎头赶上,中药恐怕要改姓了。

    2002.10.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