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216754
唐慎微
http://www.100md.com 中国传统文化网
     在李时珍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出现之前,有另一部在我国医药界影响了将近五百年之久的药学巨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它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的药学家—唐慎微。

    唐慎微,字审元,原为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后迁居成都行医,也有人称他为成都华阳人。约生于宋嘉祐一年(公元一O五六年),卒于绍兴六年(公元一一三六年)。

    唐慎微在行医中,广泛收集和积累了历代本草文献上的大量资料,获得广博的医药学知识,在《嘉祐本草》和《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写出了一部巨著—《证类本草》,突破了它以前诸家本草的水平,风行上下五百年之久,倾动了名公巨卿,使当时刊行的各类本草大为逊色。

    这部本草书共三十卷,六十余万字。收载药物一千五百五十八种,其中有八百种是以前本草书从未记载的,并收方三千余人。集有北宋以前各家医药名著以及“经史传记”、“佛书道藏”、“田父里妪”的有关本草知识,并附有图谱,在药物主治等方面均加以阐述和考证,资料十分丰富。更可贵的是,每药之后,附有制药方法和古今单方共约三千余个。这是他首创的。此书不仅保存了丰富的方药知识,也为后世的本草整理工作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这本书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刊行以前,成为本草学的范本。它在中国医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起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李时珍对其评价很高,他说:“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行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他认为唐慎微的书虽然“瑕疵不少”,但较为完善。后来,他编《本草纲目》就以它为蓝本,在书中“引用医书凡八十四家,而唐慎微居多”。
, http://www.100md.com
    唐慎微自小就爱读书,读书的范围很广,诸如经子传记,佛书道藏他都看,至于古代医经和历代诸家方书,看得就更认真。当代编的本草书,他更是反复揣摩,认真校核,找出它们的优缺点。他在阅读过程中,把有用的资料一一记录下来。以后,就把这些资料收录在自己写的书里。目前已经失传的《开宝本草》、《日华子诸家本草》和《嘉祐本草》等书的内容,就是依靠他,才保存下来的。

    可是,私人的藏书毕竟有限,为了更多、更广地涉猎,更全面地收集资料,他常常借看病的机会,向病家借书看,或请他们代找有关资料。据宇文虚中在《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跋中说,唐慎微给读书人看病,“不取一钱”,只问他们家中有无名贵的孤本方书,借他抄录一下。当时的读书人,很喜欢他,在经史诸书中,看到“一药名,一方论,必录”,来送给他。唐慎微用这种方式积累了不少资料。

    唐慎微想到,积累资料,不仅要从书上勤读、勤找,而且应当深入实际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考察访求。唐慎微是个士大夫出身的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所谓“儒医”。在当时,这样的医生一般是脱离实际,瞧不起群众,瞧不起“铃医”的。但是,唐慎微并不如此,他经常到各地采集药物标本,绘图鉴定,并虚心请求“田父里妪”。只要他们从记忆里搜索出一两个方子,哪怕是草头方子也好,向他提供出来,他就千道万谢,看病也不要钱。在他看来,一个试验有效的草头方子,价值比一百两金子还要大。他更注意向有经验的“铃医”学习。一次,他应征从四川到汴凉(开封),一路过船行马,每遇到江湖草泽的“铃医”,他都恭恭敬敬地对待他们,邀他们同饮同食,讲座医药问题。这种不耻下问,虚心求教的态度,使他向“铃医”学到了许多实际知识,并抄录了不少失传的古方。

    他编的书收集的资料非常丰富、全面,录方也甚多,质量远远超过医官编的,受到后人的衷心赞扬。这是他治学上的成功之处。

    总之,他在医学上的成就,不难看出他是一位医技高超、医德高尚的好医生,也不愧为一代名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