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216769
王怀隐
http://www.100md.com 中国传统文化网
     王怀隐,约生于925年,卒于997年,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起初为道士,居住在京城开封建隆观,善医治。太平兴国初(976年)奉诏还俗,任命为尚药奉御,升至翰林医官使。978年,吴越王钱叔遣其子入朝,在京得病,太宗下诏令王怀隐诊治,应手而愈。他在京供职,直到至道间(995-997年)去世。

    据说宋太宗未登基时曾留心医药,收藏名方千多首。即位后,下诏翰林医官院各献家传验方,共得方万余首。太平兴国中,命王怀隐等4人,校勘编类,每部以隋代太医令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关论述冠其首,而方药次之,于淳化三年(992年)成书100卷,太宗御制序文,题名为《太平圣惠方》,凡1670门,录方16834首。

    在学术思想方面,王怀隐等人“搜隐微,求妙删繁,探赜要,诠括简编”,撰成《太平圣惠方》一书,书中强调医生治疗疾病必须辨明阴阳、虚实、寒热、表里,务使方随证设,药随方施,并论述了病因病机、证候与方剂药物的关系。王怀隐等采用按脏腑和各科病证分类的体例,先论后方,在每门下面先引《诸病源候论》的理论为总论,然后汇集方药,体现了理、法、方、药较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百拇医药
    另外,他们还重视脏腑疾病,把“脏腑疾病”置于所载各种疾病之首,对脏腑的生理病理、虚实寒热、主证诸方,均作了论述,计有13种肝胆病方,14种心与小肠疾患,18种脾与胃疾患,14种肺与大肠疾患,16种肾与膀胱疾患。如肝脏病,就记有治肝虚补肝诸方,治肝实泻肝诸方,治肝气不足诸方,治肝脏中风诸方,治肝风筋拘挛诸方,治肝壅热头目不利诸方,治肝气逆面青多怒诸方,治肝脏风毒流注脚膝筋脉疼痛诸方和治肝风冷转筋诸方等,然后又根据每一类型中所出现的不同症状,施以不同的治法,有纲有目,条分缕晰。对五脏用药,他并加以明确归类,其中肝脏用药有蕤仁等28种,心脏用药有麦门冬等23种,脾脏用药有黄芪等25种,肺脏用药有款冬花等26种,肾脏用药有肉苁蓉等21种,这种归类方法,对后世医家有很大影响。此外,他们还总结出95种病的通用药,并选用了一些前代罕用或不用的药物,故宋人蔡襄曾说《圣惠方》多“异域瑰奇”之品。

    同时,他在经络、腧穴以及刺灸、治法等方面,也“采摭前经,研复至理”,有所发挥提高。他们还非常重视医德和医术的修养,并设专篇阐述,在《太平圣惠方卷第一·叙为医》中指出:“夫为医者,先谙甲乙素问,明堂针经,俞穴流注,本草药对,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虚实,阴阳盛衰,诸家方论,并须精熟,然后涉猎诗书,该博释老,全之四教,各以五常,明希夷恬谈之门,达喜舍慈悲之旨,……是以学者必须傍探典笈,递审妍媸,服勤以求,探赜无厌,忽恣道听,自持已长,炫耀声称,泛滥名誉,……夫如是则须洞明物理,晓达人情,悟造化之变通,定吉凶之机要,视表知里,诊候处方,常怀拯物之心,并救含灵之苦,苟用药有准,则颇疾必瘳。若能留心于斯,具而学之,则为医之道,尽善尽美,触事皆通矣。”其对医术修养方而后要求,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王怀隐等编著的《太平圣惠方》,总结了唐宋之际各种方书的有关内容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经验,既是各家验方的汇编,又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巨著,其内容丰富,理论观点也比较统一,对文献研究和中医临床实践均有重要价值。,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