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216842
高鼓峰
http://www.100md.com 中国传统文化网
     名斗魁,字旺中,约生于1623年,卒于1670年。早年作诗习方,工书法,并兼好医药方书。1660年,开始行医,由儒转而精医,一时名声大振。当他行医于吴越间时,用他自己的余财,救济困苦的亲友。所以,其治病收入随手散尽,导致临终时家徒壁立,差点没能入殓。

    其主要著书有《四明心法》(又名《医家心法》)3卷,《四明医案》1卷,发挥张景岳、薛斋、赵养葵诸说,参以已验,后之医家宗之者颇多。另外,他还著有诗文《桐斋集》、《冬青阁集》等等。

    他治病偏重内因,重视脏腑功能失调,尤其着眼于真阴真阳的偏盛偏衰。治疗上着重调整水火之偏,补上升阳和疏肝理郁,并有一定的创见。

    1、对温补学说的阐发。他认为人以主气为本,病以内因为主,治疗应不要忘记顾护元气。并认为“人之元气有限”,故补不嫌早,攻不嫌迟,用药偏于温补,主张用扶正的手段达到祛邪的目的。同时,他将温补学说广泛用于内伤杂病和外感热病,提出温病后期伤阳的问题,创用益气助阳法,以治疗温病后期阴损及阳,以及亡阳厥脱之证,这是清代温病学家所不及之处。

    2、对阴虚郁证的论治,尤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疾病无论内外,皆由“拂郁”而起。对于郁证的治疗,多以逍遥散、越菊丸加减 ,还有他创制的滋丸清肝饮,药用六味地黄丸加柴胡、白芍、归身、山栀、枣仁。取六味地黄丸滋阴,山栀降火,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枣仁养血柔肝,更适合阴虚之郁证。

    此外,他对于杂病的治疗。如对痢疾的治疗,提出治滞下,当调气不当破气,当和血不当利血,并创“泽泻汤”及加减四方,经王汝谦实践证明“治痢甚验”。

    他一生中,习医20多年,穷研《内经》、参究张景岳、李东垣、朱丹溪、薛立斋、赵献可等等,尤其宗于赵献可之学。有人称其“熟于赵氏之论,而独悟其微。”在治病方面,侧重真阴真阳盛衰和六味、八味的加减运用,重视内因,偏于温补,这既是其特点,也是其所偏。但总的来说,他仍不失为一代名医。

    总之,他习医20余年,研究《内经》,参究张景岳、李东垣、朱丹溪、薛斋、赵献可,尤字赵氏之学。治病侧重真阴真阳盛衰和六味、八味的加减运用,重视内因,偏于温补,即是其特点,也是其所偏。, 百拇医药